21
爬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慢条斯理、若隐若现、似懂非懂、一五一十”等词语。
2.品读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有比较强的预习和自学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学习的方法上,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汇报分享,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3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爬山过程中说的意义深刻的话。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2.1学时目标
1.品读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2.2学时重点
1.理解课文,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
4.2.3学时难点
理解父亲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上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学生对照复习检查。(指名学生回答)
2.师过渡:同学们出色的表现告诉我: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你们都很用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以同样精彩的表现来继续接下来的学习,好不好?现在来看看我们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多媒体出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活动2【活动】二、整体感知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26年前的一个夏日,我和父亲爬山。“我”是一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和父亲一起爬山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那我到底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课件出示自学任务)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课件出示)
2.理解“沉静、智慧”的意思。
(一次爬山的经历让我学到了沉静,还让我学到了智慧,那么在爬山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学到了这些呢?)
活动3【活动】三、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探究,师相机辅导。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活动4【活动】四、听取学生汇报,品读感悟父亲的话,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1.品读感悟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课件出示)
①孩子们自由读读父亲的这句话。“征服”可以换成什么词?怎样做才叫征服山?征服自己呢?(战胜困难)
②读2至4自然段,说说哪些词语能体现“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
③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句话的?从父亲这句话中“我”学到了什么?
④父亲的话富有哲理又饱含深意,他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2.品读感悟父亲说的第二句话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课件出示)
①父亲说这句话是什么语气?(相机理解“慢条斯理”)
②什么叫尽力?在这次的数学考试中,“我”尽力了吗?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我脸红说明我很羞愧?我为什么羞愧?(我羞愧是因为我说了谎,并且被父亲看出来了。)
③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④我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从父亲这句话中“我”学到了什么?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品读感悟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课件出示)
①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从父亲这句话中“我”学到了什么?
②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转换的句型练习:“如果你……又怎么能……..?”
③师小结:父亲像个哲学家似的说了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要享受大自然,也告诉我们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④同学们,父亲的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活动5【讲授】五、再一次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①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②这段话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③通过对父亲三次话语的理解,你肯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说一说“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哪些智慧?
板书设计:
征服自己
21爬山 做事尽力 学到沉静和智慧
欣赏大自然
活动6【活动】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屏幕再次显示父亲说的三次意味深长的话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师:父亲富有哲理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富有智慧的教育,也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文中的“我”也从中得到了珍贵的人生智慧。
3.同学们,你从父亲的身上学到了哪些智慧呢?
4.学生对照课时目标自查学习成果,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活动7【测试】七、课堂测试
一、读拼音,写词语。
níngshìzhélǐzhìhuìránqǐzhúshǒu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色彩()的山路
()的山林()的蝉声
()的树海()的都市
三、结合课文,说说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1.我似懂非懂地听着。()
2.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
3.父亲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
4.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
活动8【作业】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文课后练习题第三题。
2.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活动9【活动】九、教学反思
《爬山》这篇课文是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26年前父亲带着“我”去爬山的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难点是读懂父亲说的智慧指的是什么。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教学重点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抓住父亲三次富有哲理的话语,通过抓关键词语去理解感悟句子的深刻含义,通过引导学生的朗读和发问,启发他们的思维,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但是教学上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老师讲得比较多,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性的语言也很单一;其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词语,如“似懂非懂”、“若隐若现”、“自以为是”、“一五一十”等,没有很好地放在原文中理解。还有在理解父亲说的第三句意义深刻的话时,我应该出示一组配音美景,让学生试着用眼、耳、心、脑并用的方法欣赏,再谈谈自己的体会,这样的扩展方式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以后会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