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爬山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爬山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00:3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爬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默读课文,体会父亲说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四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九个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崎岖、智慧、似懂非懂、若隐若现、慢条斯理、一五一十。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他们愿意学,喜欢学也想要学,但对课文中关键句和关键词的还不能完全理解。同时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理解文中关于父亲的话的句子上会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主
线,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进一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同时,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2、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1.2学时重点
1.学习课文,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
4.1.3学时难点
1.理解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2.
理解“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爬山吗?说说感受(累,快乐,有成功的喜悦)有个人和你们一样,爬山的经历令他26年来记忆犹新,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同穿越到他十岁的童年,再次去爬山。(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一、攻破字词,扫除障碍
(一)打开预习笔记,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组长汇报预习中出现的问题
1.“煌”
扩词只有辉煌
2.蝉、燃、煮都是翘舌音
3.“彗星”的“彗”不是“慧”
4.斯的意思是这,举例:斯时,斯人
(三)自读预习笔记上面的词,边读边默记
(四)师抽查
1.月光小组和星光小组的3号读词比赛。
2.胜利小组和光明小组的4号读字比赛。
3.开心小组1号每字组两个词。
4.男女生接读
字词内容:1.凝视
煮熟
蝉声
点燃
辉煌
若隐若现
智慧
逞强
哲学家
山路崎岖
慢条斯理
2.斯








活动3【讲授】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字词关似乎太轻松了,课文读得怎么样,谁能给大家开个好头,你来。(指名接读)。
2.评价一下,谁读得最好,谁进步最大。
3.就以这两名同学为榜样,我们都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必须答出三方面的内容:征服自己,尽力,欣赏美。
4.是啊,爬山使我从青山身上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5.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课文分成几部分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呢?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谁的分法更合理一些。
生:1/2---7/8---9/10/
1/2---9/10/
1/2---10/
6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第一种分法更合理一些。我们认为第一自然段独立成段,谁来给同学们读一读,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7.自由读本段,说说你从字里行间读懂了什么?
生:我认为
“尤其”一词突出了我在父亲心目中的地位。
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
8.这种写法叫面中取点法,我们在作文中都可以用,比如在众多植物中,你最喜欢吊兰,你会怎么说,在小动物中,你最喜欢小猫,可以怎么说。(提示孩子用上尤其)
活动4【讲授】三、总结过渡
最喜欢我的父亲,在爬山过程中也不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父亲说了几次话,那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父爱。
2.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4.2.2学时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在爬山过程中说的三次话。
4.2.3学时难点
引导学生从父亲所说的话中受到深刻的启示。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父子俩去爬山。(板书山的简笔画)。
2.回顾上节课老师留的任务,父亲在什么地方,说了哪些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没画全的补上。
3.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
活动2【活动】二、出示第一段话:
1.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2.哪个小组想谈谈这句话。
(生1:我觉得“征服”这个词还可以换成“战胜”,父子俩战胜了许多困难。
生2:我们战胜了山路的又弯又窄,天气的越来越热,汗水的越来越多。
生3:我似懂非懂,是因为我年纪太小,爬山的目标很单一,就是能爬到山顶。
生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的情况下需要战胜自己。)
3.师过渡:我们就代替作者把这句似懂非懂的话,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好吗?(多种形式读)
活动3【活动】三、出示第二段话
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1.哪个小组接着汇报
(生1:我认为父亲的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什么事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二是只要尽了力,事情没有成功,也是问心无愧的。
生2:我认为我的数学没有尽力,所以我的脸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这一段话应该读得低沉。我来读给大家听。
生3:我们年组正在轰轰烈烈地举行拔河比赛,虽然我们班输给了二班,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气,手掌拔红了,XXX的手都破皮了。所以我们虽败犹荣。)
生4:我们小组想分角色来给大家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
2.哪个小组更能读出这种味道,指名朗读。
3.男女生分角色读。
活动4【活动】四、过渡:父亲的话使我们懂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欣赏大自然的过程又有哪些学问呢。
出示第三段话:
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
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哪个小组没发过言,你们优先。
(生1:父亲的话使我们急着回家的心沉静了下来,使我有机会去欣赏周围景色的美。
生2:我们写作也是这样,
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写,要动用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这样才会感受深刻。
生3:我听到了微风的吹拂声,鸟鸣蛙叫声,清脆的蝉声,仿佛是一首来自大自然的美妙交响曲。
请同学们一起读出大自然的美,好吗?
活动5【活动】五、回顾全文,整体感受父亲说的哲理性话语。
1.结束:还记的我和父亲刚刚爬山时的情景吗?
活动6【练习】五、回顾全文,整体感受父亲说的哲理性话语。
2.师生接读课文:
当朝阳刚刚露出笑脸时,(第一段话)当阳光越来越烈,我们爬到了山顶,(第二段话),下山的途中我又跑又跳,(第三段话)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艳丽的色彩。(最后一自然段)板书:夕阳
星星
月亮
长夜
山路
山林
都市
青山
父亲
(屏幕出示最后一段,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自由背诵,检查)
3.总结全文:青山就像一位沉静的老人,慈祥可爱,它默默的见证着我们父子俩爬山的过程,父亲那些哲理性的话语伴随着我的漫漫人生路,26年来,我进步着,我幸福着,我快乐着,我陶醉着,因为,从青山那儿,(生: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生:我学到了智慧)
活动7【作业】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喜欢的语句记录在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未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