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暑假预习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暑假预习练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6 10: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已知两点在数轴上,点表示的数为,,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右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左运动(点、点同时出发).经过几秒,点、点分别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
A.5秒 B.5秒或者4秒 C.5秒或秒 D.秒
2.某车间原计划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12小时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还多生产60件,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则所列方程为 ( )
A. B.
C. D.
3.如图,在一个三阶幻方中,填写了一些数、式子和汉字(其中每个式子或汉字都表示一个数),若处于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等,则这个幻方中m的值为( )
A.3 B.1 C.-8 D.-10
4.下图是某月的月历,在此月历上可以用一个“十”字图出5个数(如3,9,10,11,17)照此方法,若圈出的5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38,则这5个数的和为( )
A.50 B.85 C.95 D.100
5.如图所示,,已知长方形的长,宽,内有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小正方形,其重叠部分为长方形.若长方形的周长为14,正方形的面积为( )
A.156 B.144 C.81 D.49
6.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记载:今有清酒一斗直粟十斗,醑酒一斗直粟三斗.今持粟三斛,得酒五斗,问清、醑酒各几何?意思是:现在一斗清酒价值10斗谷子,一斗醑酒价值3斗谷子,现在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问清、醑酒各几斗?如果设清酒x斗,那么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7.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图书y本,则可以列方程为( )
A. B.
C. D.
8.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不答或答错一道题倒扣3分,要得到34分必须答对的题数是(  )道
A.6 B.7 C.8 D.9
9.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3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40元,问这种商品的定价是多少.设定价为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在明代的《算法统宗》一书中将用格子的方法计算两个数相乘称作“铺地锦”,如图1,计算,将乘数82记入上行,乘数34记入右行,然后用乘数82的每位数字乘以乘数34的每位数字,将结果记入相应的格子中,最后按斜行加起来,既得2788.如图2,用“铺地锦”的方法表示两个两位数相乘,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的值为6 B.a为奇数
C.a的值大于3 D.乘积结果可以表示为
11.正整数1至300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如表所示,若将表中三个涂黑的方框同时移动到表中其它的位置,使它们重新框出三个数,那么方框中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315 B.416 C.530 D.644
12.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某博物馆门票的收费标准如下:
门票类别 成人票 儿童票 团体票(限5张及以上)
价格(元/人) 100 40 60
小明和小鹏两个家庭分别去该博物馆参观,每个家庭都有5名成员,且他们都选择了最省钱的方案购买门票,结果小明家比小鹏家少花40元.则小明家购门票共花了(  )
A.200元 B.240元 C.260元 D.300元
二、填空题
13.某玩具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加工完一批玩具.若每天只加工100个玩具,在规定时间内还差100个玩具才能完成任务;若每天加工120个玩具,在规定时间内可比任务要求多加工100个玩具.该玩具厂加工这批玩具的规定时间为 天,加工任务为 个玩具.
14.某店铺举行庆新年促销活动,将一批进价为80元/条的短裤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每条短裤的利润率为,则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 元.
15.七、八年级学生共587人,分别到雷锋纪念馆、毛泽东纪念馆参观,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比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x,则可列方程为 .
16.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完成需要h.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整理4h,然后增加4人与他们一起整理2h,完成这项工作.若工作效率相同的前提下,则先安排了 人.
17.将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纸片()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长方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长方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第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恰好是正方形,则的值为 .
三、解答题
18.注意: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本题,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你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完成填空,并完成本题解答的全过程.如果你选用其他的解题方案,此时,不必填空,只需按照解答题的一般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和车各几何?”这个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若每3人乘一辆车,则余2辆空车;若每2人乘一辆车,则余9人需步行,问共有多少辆车,多少人?
(1)设有x辆车,根据题意,用含有x的式子填空:
“若每3人乘一辆车,则余2辆空车”即共有________辆车坐满3人,则乘车人数可表示为________;“若每2人乘一辆车,则余9人需步行”即共有________辆车坐满2人,则乘车人数可表示为________.
(2)列出方程,求出问题的答案并写出答话.
19.如图所示,A、B、C是一条公路上的三个村庄,A,B间的路程为,A,C间的路程为,现欲在C,B之间建一个车站P,设P,C之间的路程为.
(1)若P为线段的中点,求的长;
(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
(3)若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则车站应建在何处?
(4)若要使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总和最小,问车站应建在何处?最短路程是多少?
20.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计算,若输出的值为5,求输入x的值.
21.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间飞行,无风时每小时飞行552km.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飞机顺风飞行用了5.5h,逆风飞行用了6h,则这次飞行时的风速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22.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亮借助两根小木棒、研究数学问题:如图,他把两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的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已知,,.
(1)求和的值.
(2)小亮把木棒、同时沿轴正方向移动,、的速度分别为个单位长度和个单位长度,设平移时间为.
若在平移过程中原点恰好是木棒的中点,求的值;
在平移过程中,当木棒、重叠部分的长为个单位长度时,求的值.
23.小王自主创业开了一家服装店,经营一段时间后,小王发现每件进价为200元的A种服装,按标价的八折出售时的利润率为.
(1)求A种服装的标价为多少元?
(2)已知B种服装的进价为300元,小王售完两种服装后,又以原来的价格购进A,B两种服装共110件,所用资金为28000元.
①求购进的A,B两种服装各多少件?
②由于小王对市场需求了解不清楚,换季时,A种服装虽已全部售出,但B种服装按标价400元只售出了10件,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小王决定对剩余的B种服装打折处理,在B种服装恰好保本的情况下,剩余的B种服装打几折处理?
24.如图,已知点在线段上,且,,若是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思维过程展现:
设.
因为,所以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解得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
因为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所以.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A B C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C
【分析】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一元一次方程与行程问题,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点表示的数,及运用时间,设运用时间为秒,分类讨论,第一种情况,点在原点左边,点在原地右边;第二种情况,点都在原点左边;第三种情况,当点在原点右边时,运动时间大于秒,则点在点坐标,不存在;图形结合,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点表示的数为,
∴,
∵,则,
∴点表示的数为,
∵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右运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左运动(点、点同时出发),
∴点从点到点的时间为:秒;点从点到点的时间为:秒;点从点到点的时间为:(秒);
根据题意,设经过秒,
∴点表示的数为:,点表示的数为:,
第一种情况,点在原点左边,点在原地右边,
∴,,且
∴,
解得,;
第二种情况,点都在原点左边,
∴,,且,
∴,
解得,;
第三种情况,当点在原点右边时,运动时间大于秒,则点在点坐标,不存在;
综上所述,当秒或秒时,点、点分别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故选:C .
2.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实际12小时生产的零件数=原计划13小时生产的零件数,根据此等式列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根据题意得:

故选:B.
3.A
【分析】根据幻方的特点列出算式m+1-9=-5+0,求出m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知m+1-9=-5+0,
解得:m=3,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幻方的特点.
4.C
【分析】可以设中间数为x,根据日历的特征列出其上下左右四个数的式子解题即可.
【详解】解:设中间数为x,则最大的数(下面的数)为:,最小的数(上面的数)为:,左边的数为:,右边的数为:,总和为:,
∵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和为38,
∴,解得:,和为:,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够根据日历的特征列代数式是解题关系.
5.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其周长可建立方程求解,进而可求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
∵长方形的周长为,

解得:,
∴正方形的面积为.
故选:D.
6.A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设清酒x斗,则醑酒斗,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清酒x斗,则醑酒斗,
由题意可得:,
故选:A.
7.B
【分析】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图书y本,根据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可知图书数为本,班级人数为人;根据每人分4本,则缺25本可知图书数为本,班级人数为人,由此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图书y本,
由题意得,,,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理解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出答对的题数,利用答对的题数得分不答或答错题的得分分,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解;设答对的题数为x道
故:
解得:.
故选:C.
9.C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根据该商品的进价为定值,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定价为x,由题意,得:;
故选C.
10.C
【分析】设的十位数字是m,个位数字是n,根据“铺地锦”,列出符合条件的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设的十位数字是m,个位数字是n,则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根据上图乘积结果可以表示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1.C
【分析】设最左边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进而可得出三个数之和为,令其分别等于四个选项中数,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由x为整数、x不能为第六列及第七列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最左边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
∴三个数之和为.
根据题意得:
A、,解得:,
B、,解得,
C、,解得,
D、,解得,
∵x是最左边的数,
∴x为整数且不能在第六列,也不能在第七列,
∴,,,都不可能,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2.C
【分析】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若小明家的购票方案为5人团购,则小鹏家花费340元,据此组合验证是否能凑成整数张成人票和儿童票;若小明家的购票方案是成人票和儿童票分开购买,则可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并验证.
【详解】解:若花费较少的一家(小明家)是(元),则花费较多的一家(小鹏家)为340元,经检验可知,成人和儿童共5张票无法组合成340元.
设花费较多的一家(小鹏家)是(元),则花费较少的一家(小明家)花了(元),
设小明家有成人x人,儿童人,则,
解得,(人),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理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13. 10 1100
【分析】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设该玩具厂加工这批玩具的规定时间为天,然后根据总量相等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该玩具厂加工这批玩具的规定时间为天,
∵若每天只加工100个玩具,在规定时间内还差100个玩具才能完成任务;若每天加工120个玩具,在规定时间内可比任务要求多加工100个玩具.
∴,
解得:(天),
规定加工的零件个数为:(个);
故答案为:10,1100.
14.120
【分析】设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元,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即这批短裤每条的标价为120元,
故答案为:12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方程是解题关键.
15.
【分析】根据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是到雷锋纪念馆人数的2倍多56人表示出到毛泽东纪念馆的人数,进而得出方程.
【详解】解:设到雷锋纪念馆的人数为人,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得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16.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人,则,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人,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故答案为:
17.或
【分析】经过第一次操作可知剩下的长方形一边长为,另一边长为;若第二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恰好是正方形,则所以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分别为 、;根据第2次剩下的长方形分两种情况讨论,若第三次操作后,剩下的长为正方形,则可列方程.
【详解】解:第1次操作,剪下的正方形边长为,剩下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由,得,第2次操作,剪下的正方形边长为,所以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分别为 、,
①当,即时,则第3次操作时,剪下的正方形边长为,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分别为、,则,解得;
②,即时则第3次操作时,剪下的正方形边长为,剩下的长方形的两边分别为、,则,解得.
综上,的值为 或.
故答案为: 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8.(1),,,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列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读懂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正确的列出代数式和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即可;
(2)根据人数不变,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设有x辆车,若每3人乘一辆车,则余2辆空车”即共有辆车坐满3人,则乘车人数可表示为;若每2人乘一辆车,则余9人需步行”即共有辆车坐满两人,则乘车人数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
(2)由题意,得:,
解得:,
∴,
答:有15辆车,39人.
19.(1)
(2)
(3)车站应建在村庄C的右侧处
(4)车站建在村庄C处,路程和最小,最短路程是
【分析】本题考查了线段长的计算、代数式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1)根据计算出,再根据P为线段的中点,即可解答;
(2)由题意列出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再求和即可;
(3)由题意得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4)由题意得车站到三个村庄的总路程为,根据代数式的特点求出最小值,找到车站位置即可.
【详解】(1)解:,
∴.
又∵P为线段的中点,
∴,
∴;
(2)解: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

(3)解:若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之和为,则,
故,
即车站应建在村庄C的右侧处;
(4)解:要使车站P到三个村庄的路程总和最小,即最小,故取,
这时车站建在村庄C处,路程和最小,最短路程是.
20.2
【分析】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能准确理解并运用程序规定计算方法进行运算.根据题意,得,再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即输入x的值为2.
21.
【分析】设这次飞行时的风速是,根据顺风飞行和逆风飞行的路程相等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这次飞行时的风速是,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这次飞行时的风速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2.(1),;
(2)①;②或.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2)①先求出平移前木棒的中点,再根据原点恰好是木棒的中点,可得,进一步求解即可;
设经过秒,木棒、重叠部分的长为个单位长度,分情况讨论:当在后面时,当在前面时,分别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
,,
,,
,;
(2)平移前木棒的中点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设经过秒,木棒、重叠部分的长为个单位长度,
当在后面时,

根据题意,得,
解,
当在前面时,



综上所述,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3.(1)A种服装的标价为300元
(2)①A种服装购进50件,B种服装购进60件;②剩余的B种服装打七折处理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设A种服装的标价为元,根据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列方程求解即可;
(2)①设购进的A种服装有件,则购进的B种服装有件,根据购进A,B两种服装共110件,所用资金为2800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
②设剩余的B种服装打折处理,根据只售的10件的金额加上处理部分的进而等于B种服装进货总额,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设A种服装的标价为元,
由题意得:,
解得:,
答:A种服装的标价为300元;
(2)①设购进的A种服装有件,则购进的B种服装有件,
由题意得:,
解得:,
则,
答:A种服装购进50件,B种服装购进60件;
②设剩余的B种服装打折处理,
由题意得:,
解得:,
答:剩余的B种服装打七折处理.
24.;2;10;6;14;;7;;;13
【分析】设,根据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可设,
因为,所以可列方程为,解得,
所以,,
所以.
因为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2;10;6;14;;7;;;13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与几何的应用,线段的和差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得对应线段的长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