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暑假预习练(含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暑假预习练(含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5 21: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一根绳子对折三次后长9厘米,绳子的全长是( ) 厘米。
A.30 B.27 C.72 D.12
2.小红比妈妈小24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小红今年多大了?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x+3x=24 B.24-3x=x C.3x-x=24
3.( )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A.式子 B.等式 C.算式
4.下面各式中,(  )是方程。
A.3a+b B.7x 2<5 C.32÷8=4 D.4.1x=0
5.小亮身上的钱正好可以买12块橡皮或4支圆珠笔,他先买了3块橡皮,剩下的钱还可以买( )支圆珠笔。
A.1 B.2 C.3
6.3个连续偶数,最小一个是a,最大的一个是( )。
A.a+l B.a+2 C.a+4 D.a×a×2
7.一个长方形长x厘米,宽1.5厘米,周长9厘米,求长方形的长,用下面的哪一个方程?( )
A.x+1.5=9 B.2 x+1.5=9 C.2 x+1.5×2=9
8.a×a×1可以写成( )
A.2a B.1a2 C.a2 D.a×2
9.如果x=4,y=1.5时,3x2+2y的值是( )。
A.27 B.51 C.52
10.小华今年x岁,爸爸比小华大b岁,再过a年后,他们俩相差( )岁。
A.a+b B.x+a C.x+b D.b
二、填空题
11.公园里杨树和柳树共有48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倍,请根据以上条件写出一道等量关系式( )。
12.□×216,要使积是三位数,□里可以填写 .
13.1千克苹果需a元,买15千克需 元。如果a=3.5,买15千克需 元。
14.全场商品八五折,如果一件衣服原价a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元.
15.一只家鼠的最长寿命是x年,一只猫的寿命是家鼠的5.5倍,一只猫的最长寿命是   年,一只猫的最长寿命比家鼠的寿命多   年.
三、判断题
16.10=4X﹣8是方程。 。
17.a×2.5×b=2.5ab
18.a·18=18a( )
19.15×6和16×5的结果相等。( )
20.x个3.6相加,和是3.6+x。( )
四、计算题
21.甲数是28,比乙数的两倍少6,求甲乙两数的和。
22.脱式计算。
①904-(230+196) ②245×3+245
五、解答题
23.每张门票多少元?
24.两辆运送防疫物资的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6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行驶一段时间,甲车距全程中点15千米,乙车距全程中点35千米,两车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少小时?
25.有两桶油,第一桶油的质量是第二桶油的1.5倍,若把第一桶油倒入第二桶4千克,第一桶仍然比第二桶多2千克,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0米,长是宽的1.4倍.求长方形的面积(使用方程和列式方法解题)
27.用小棒摆三角形。

(1)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

(2)如果不画,那么这样摆下去,第10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3)搭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C C C C B D
1.C
【分析】绳子第一次对折,绳子被分成了2份;绳子第二次对折时,绳子被分成了4份;绳子第三次对折时,绳子被分成了8份,这个时候绳子的长度9厘米就是每一份的长度,根据乘法的意义,9厘米乘8份即可求得绳子的全长。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9×2×2×2=72(厘米)
所以绳子的全长是72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大部分同学会把对折三次理解为分为三段,继而选择错误的B选项;正确理解对折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C
【详解】解:设小红的年龄是x岁,则妈妈的年龄就是3x岁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3x-x=24。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进行选择。
【详解】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关键。
4.D
【详解】略
5.C
【分析】小亮身上的钱正好可以买12块橡皮或4支圆珠笔,所以1支圆珠笔的价钱相当于3块橡皮,他先买了3块橡皮,相当于先买1支圆珠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3支圆珠笔。
【详解】12÷4=3,
所以1支圆珠笔的价钱相当于3块橡皮,
他先买了3块橡皮,相当于先买1支圆珠笔,
4﹣1=3(支),
答:剩下的钱还可以买3支圆珠笔。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应用题,关键是得出1支圆珠笔的价钱相当于3块橡皮。
6.C
【分析】因为每相邻的两个偶数的差是2,所以如果最小一个是a,则另外2个是:a+2,a+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出:最小一个是a,最大的一个是a+4。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再结合所求的问题,即可得出答案。
7.C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代入字母或数据即可得出方程。
【详解】(x+1.5)×2=9
2x+1.5×2=9
故选:C
【点睛】关键是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列出方程解答。
8.C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知道an表示n个a相乘,任何数乘1,都等于它本身,所以a×a×1=a2;由此做出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知:a×a×1可以写成a2;
故选C。
【点睛】注意:字母与数相乘时可以简写,即省略乘号,把数字提到字母的前面。
9.B
【分析】将x与y分别带入算式中进行计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由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x=4,y=1.5时
3x2+2y
=3×42+2×1.5
=48+3
=51
故答案为:B。
10.D
【详解】根据“小华今年x岁,爸爸比小华大b岁”,说明他们的岁数相差b岁,因为再过a年后,他们都增长了相同的岁数,所以他们岁数的差不变,由此即可作出选择。
因为,再过a年后,小华和爸爸都增长了相同的岁数,所以,他们的岁数相差仍是b岁。
故答案为:D
11.柳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总棵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总棵数”、“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3”,根据以上两个数量关系写出一道等量关系式即可。
【详解】等量关系式为:柳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总棵数。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杨树与柳树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将杨树棵数代换成 “柳树棵数×3”。
12.1、2、3、4
【分析】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可用1000除以216,求出它的商,只要比它的商小的非零自然数都是可以.据此解答.
【详解】1000÷216≈5,因216看作200,估小了,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216×5的商大于1000,所以□可小于5的非零自然数1、2、3、4.
故答案为1、2、3、4.
13. 15a 52.5
【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求出买15千克苹果需要的钱数;
(2)把a=3.5代入(1)所求出的含未知数的式子,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1)a×15=15a(元),
(2)把a=3.5代入15a=3.5×15=52.5(元),
故答案为15a;52.5。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字母当做已知数,根据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14.0.15a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明白折数的含义,一件商品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把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就是原价的85%;
比原价便宜了1﹣85%,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解:a×(1﹣85%),
=0.15a(元);
故答案为0.15a.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折数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15.5.5x,4.5x
【详解】试题分析:①求一只猫的最长寿命,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②求一只猫的最长寿命比家鼠的寿命多多少年,用猫的寿命减去家鼠的寿命解答即可.
解:①5.5x(年);
②5.5x﹣x=4.5x(年);
故答案为5.5x,4.5x.
点评:此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找出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进行解答即可;用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16.√
【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10=4x﹣8符合条件,故可以解决问题。
【详解】10=4x﹣8是等式,含有未知数x,
所以是方程;
故答案为:√
17.√
【详解】表示字母与字母相乘要省略乘号,表示数字与字母相乘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同时省略乘号.a×2.5×b=2.5ab,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8.√
【详解】省略算式a 18的乘号,数字要放在字母的前面.
19.×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15×6和16×5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判断。
【详解】15×6=90,16×5=80;
90≠80;
所以,15×6和16×5的结果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先求出它们各自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0.×
【分析】乘法的意义:表示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的简便计算。
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个相加,可以用“”表示,据此判断。
【详解】
个相加,和是。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4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乙数×2-6=甲数”,据此求出乙数,再与甲数相加即可。
【详解】解:设乙数为x;
2x-6=28
2x=34
x=17;
17+28=45
【点睛】列方程解答一般设一倍量为未知数,再找出等量关系解答。
22.①478;②980
【分析】①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减法;
②乘法与加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即可。
【详解】①904-(230+196)
=904-426
=478
②245×3+245
=735+245
=980
23.5元
【分析】可以利用方程来求解,等量关系是145×单价-132×单价=65。
【详解】解:设每张门票单价x元。
145x-132x=65
13x=65
x=5
答:每张门票5元。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因为四年级和五年级买的票数不同才会造成65元的差价,各年级的票价=单价×数量。
24.1.5小时或2.7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驶一段时间,甲车距全程中点15千米,乙车距全程中点35千米”可知,行驶一段时间后,可以分两种情况:(1)两车都没有超过,甲车离中点还有15千米,乙车离中点还有35千米,此时可列等量关系式:甲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15=乙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35;
(2)因为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还有一种情况是:甲车此时超过了中点15千米,乙车离中点还有35千米,此时可列等量关系式:甲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15=乙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35,据此设经过x小时后,甲车距全程中点15千米,乙车距全程中点35千米,据此根据两种情况先求出行驶的这段时间,进而求出两车从出发到相遇需要的小时。
【详解】解:设经过x小时后,甲车距全程中点15千米,乙车距全程中点35千米,则
(1)60x+15=40x+35
60x-40x=35-15
20x=20
x=20÷20
x=1
(60×1+15)×2÷(60+40)
=(60+15)×2÷100
=75×2÷100
=1.5(小时)
答:两车从出发到相遇需要1.5小时。
(2)解:设经过x小时后,甲车超过中点距全程中点还是15千米,乙车距全程中点35千米,则
60x-15=40x+35
60x-40x=35+15
20x=50
x=50÷20
x=2.5
(60×2.5-15)×2÷(60+40)
=(150-15)×2÷(60+40)
=135×2÷100
=2.7(小时)
答:两车从出发到相遇需要2.7小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5.30千克;20千克
【分析】设第二桶油的质量原有x千克,则第一桶油的质量是1.5x千克,把第一桶油倒入第二桶4千克,此时第一桶油的质量为(1.5x-4)千克,第二桶油的质量为(x+4)千克,根据等量关系:“此时第一桶油的质量-此时第二桶油的质量=2千克”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第二桶油的质量是x千克。
1.5x-4-(x+4)=2
1.5x-4-x-4=2
1.5x-x-(4+4)=2
0.5x-8=2
0.5x-8+8=2+8
0.5x=10
2×0.5x=10×2
x=20
20×1.5=30(千克)
答:第一桶油的质量原有30千克,第二桶油的质量原有20千克。
26.3500平方米
【详解】试题分析:方法一: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设宽为x米,则长为1.4x米,列出方程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计算可求长方形的面积.
方法二:求长方形的面积先求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是240米,长是宽的1.4倍”,因为长方形的周长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所以周长÷2,求出长和宽的和,分别求出长和宽,据此解答即可.
解:方法一:
设宽为x米,则长为1.4x米,则:
(1.4x+x)×2=240,
2.4x×2=240,
4.8x=240,
x=50;
1.4x=1.4×50=70,
70×50=3500(平方米).
方法二:
长和宽的和:240÷2=120(米);
宽:120÷(1+1.4)=50(米),
长:50×1.4=70(米),
面积:70×50=3500(平方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3500平方米.
点评:综合考查了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周长公式列出方程求得长方形的长和宽.
27.(1)见详解
(2)21根
(3)(2n+1)根
【分析】(1)结合图形观察发现: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需要增加两根小棒,因此摆五个三角形,需要11根小棒;摆六个三角形,需要13根小棒,据此画图即可。
(2)根据上述规律可知,第一个图形用了2×1+1=3根小棒;第二个图形用了2×2+1=5根小棒;第三个图形用了2×3+1=7根小棒……依次类推,第10个图形用2×10+1=21根小棒。
(3)结合图形,综合上述规律可知: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详解】(1)如图:

(2)第10幅图形的小棒数:
2×10+1
=20+1
=21(根)
答:第10个图形用了21根小棒。
(3)第n个图形用的小棒是:
2×n+1
=2n+1
=(2n+1)根
答:搭n个三角形需要(2n+1)根小棒。
【点睛】本题考查看图找规律,通过图形发现每增加一个三角形,就需要增加两根小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