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提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专项训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暑假提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专项训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5 2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暑假提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专项训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把下面每组中与众不同的图形找出来。( )
A. B. C.
2.小丽和小云玩游戏,两人一共玩了20次,观察下边的记录,( )的记录出错了。
A.小丽 B.小云 C.小丽和小云
3.下面是同学们喜欢吃的蔬菜调查情况。
喜欢吃的蔬菜名称 西红柿 黄瓜 茄子 土豆 白菜
人数(人) 18 16 10 8 12
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蔬菜是( )。
A.西红柿 B.黄瓜 C.茄子
4.奇奇和妙妙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猜拳15次,下表记录了奇奇的成绩,妙妙赢了( )次。
赢 输 平
正 正 丅
A.8 B.5 C.2
5.明明和冬冬一起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下面记录了明明的游戏结果,冬冬赢了几次?( )



A.8次 B.5次 C.2次
6.下列3种物品不同类的是( )。
A. B. C.
7.亮亮想了解全班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下面做法中比较合适的是( )。
A.调查全班每人一周做几次家务劳动
B.调查2个好朋友一周做几次家务劳动
C.让全班每人写出一种家务劳动的名称
D.连续一周记录全班每人在学校的劳动次数
二、填空题
8.下面是文文调查的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记录单。
跑步:√√√√
跳绳:
打球:
游泳:×××××××××
(1)整理记录的结果,填写下表。
最喜欢的运动 跑步 跳绳 打球 游泳
人数 ( ) ( ) ( ) ( )
(2)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
②最喜欢跳绳的比最喜欢游泳的多( )人。
9.下面是某年9月份的天气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数一数,再填空。
天气
天数 ( ) ( ) ( )
(2)( )天最多,( )天最少;晴天比雨天多( )天。
10.李老师调查了二年级(1)班同学最喜欢的手工活动情况,结果如左下表。(每人只能选择一种)
泥塑 正正正
剪纸 正
编织
(1)根据李老师调查的结果,填写下表。
泥塑 剪纸 编织
( )人 ( )人 ( )人
(2)一共有( )名同学参与了这次调查,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手工活动项目是( )。
(3)如果李老师想选一项手工活动作为本班特色,选( )比较合适。
11.把下面的纽扣按两种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并填一填。
按( )分
( ) ( )个
( ) ( )个
按( )分
( ) ( )个
( ) ( )个
12.学校组织乒乓球比赛,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比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人员 赢 输 平
甲 4 2 1
乙 1 4 2
丙 3 3 1
(1)( )赢的次数最多。
(2)( )输的次数最多。
(3)( )的成绩是三人中最好的,( )的成绩是最差的。
(4)( )比丙赢的比赛次数多一次。
13.下面是李明同学在交通岗亭三分钟内观察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情况,请你帮他完成下表,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公交车 轿车 出租车 轿车 摩托车 公交车 公交车 轿车 出租车 轿车 轿车 轿车 轿车 摩托车 公交车 轿车 摩托车 出租车 公交车 公交车 轿车 出租车 出租车
机动车种类 合计 公交车 轿车 出租车 摩托车
辆数
(1)公交车比出租车多( )辆。
(2)在机动车中,( )最少,( )最多,它们相差( )辆。
(3)你认为1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 )。
14.下面是二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同学性别与爱好情况调查记录。
(1)画“正”字记录。
男生
女生
(2)组长不小心把调查表弄脏了,你还能把表填完整吗?
音乐 5人
美术 4人
体育 ( )人
三、判断题
15.某面包房一天内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这个面包房这一天内共销售面包24个。( )
品种 奶油面包 巧克力面包 豆沙面包 香草面包 三色面包
数量(个) 22 15 15 5 24
四、作图题
16.看图解答。
(1)按规律把空白部分的图形画出来。
(2)看图形统计。(包括画出来的部分)
形状 圆形 正方形 五角星 三角形
个数
颜色 白色 灰色
个数
五、解答题
17.二(1)班准备去游学,以下是他们想去的地方投票情况:
科技馆 博物馆 天文馆
○○○○○○○○○ ○○○○○○○○○ √√√√√√√√√√ √√ 正正
( )人 ( )人 ( )人
(1)请把每个地方投票人数填好。
(2)他们班最终会选什么地方去游学?为什么?
18.二(8)班竞选班长,班上共有学生52人,每人都投了票,候选人共有3人,分别是王明、陈一诺和周小丽。
王明 陈一诺 周小丽
正 正正 正 正正
(1)陈一诺得了多少票?
(2)周小丽得了多少票?
19.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每个节日的民俗活动都不一样。为了了解二(1)班学生最喜欢的节日的情况,老师调查了全班学生,结果如下: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正正
(1)把调查的结果整理到下表中。
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人数
(2)二(1)班一共有( )名学生。
(3)最喜欢( )和( )的学生人数一样多。
(4)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呢?写出你的理由。
20.小华和小芳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小华记录过程如表:
赢 正正
输 正
平 正
(1)他们一共玩了( )次。
(2)根据小华的记录结果想一想,小芳赢( )次,输( )次,平( )次。
(3)这轮游戏( )赢了。(填“小华”或“小芳”)
21.计算和统计。
(1)直接写出得数。
56÷7= 12+23= 4×9= 700+60=
1200-800= 21-14= 9×7= 40÷5=
97-19= 900+200= 30÷5= 2600-600=
(2)统计。
①上面算式中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算式各有多少道?请你填一填。
算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道数
②上面算式的得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的各有多少道?请你填一填。
得数 一位数 两位数 三位数 四位数
道数
《【暑假提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专项训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A A B B B A
1.C
【分析】观察图形面的个数,辨析是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详解】通过观察可知,图中的前两个图形都有多个面,而最后一个图形只有一个面。前两个是立体图形,最后一个是平面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将图形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2.A
【分析】根据题意,每人记录的总数应为20次,数出她们记录的数量,找出错误的即可。“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次。
【详解】小丽记录了21次;小云记录了20次。可知小丽的记录出错了。
故答案为:A
3.A
【分析】调查数据中人数最多的项即为最喜欢吃的蔬菜。
【详解】因为18>16>12>10>8,即喜欢吃西红柿的人数最多,所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蔬菜是西红柿。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数据的分析与整理。
4.B
【分析】用“正”字统计法在表格中记录(说明:1画代表1次,一个“正”字5画,代表5次)。奇奇的成绩和妙妙的成绩刚好相反,即奇奇输的次数即是妙妙赢的次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表格中奇奇输了5次,即妙妙赢了5次;
奇奇和妙妙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猜拳15次,妙妙赢了5次。
故答案选:B
5.B
【分析】一个正字代表5票,每一笔代表1票,明明和冬冬两个人比赛,明明输了几次就是冬冬赢了几次,据此解答。
【详解】明明输了5次,所以冬冬赢了5次。
故答案为:B
6.B
【分析】
和表示天气情况;而是叶子,不表示天气,故,是与其他两种物品不同类。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是与其他两种物品不同类。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按不同标准分类,关键是找准分类标准。
7.A
【分析】由题意得,亮亮想了解全班同学做家务劳动的情况,需要进行对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地调查。我们需要逐个分析选项,直至找出最满足题意的选项。
【详解】A.调查全班每人一周做几次家务劳动,满足题意。
B.调查2个好朋友一周做几次家务劳动,调查数量太少,不能代表全班同学的情况,不满足题意。
C.让全班每人写出一种家务劳动的名称,与我们需要了解的情况关系不大,不满足题意。
D.连续一周记录全班每人在学校的劳动次数,调查的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劳动情况,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A
8.(1)4;12;14;9
(2)①跑步
②3
【分析】(1)依次数出各项运动的人数填空即可,注意“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人;
(2)①比较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找到人数最少的即可;
②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游泳的多几人,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即喜欢跳绳的人数-喜欢游泳的人数。
【详解】(1)跑步的有4人;跳绳的有12人;打球的有14人;游泳的有9人。填写如下:
最喜欢的运动 跑步 跳绳 打球 游泳
人数 4 12 14 9
(2)①14>12>9>4
最喜欢跑步的人数最少。
②12-9=3(人)
最喜欢跳绳的比最喜欢游泳的多3人。
9.(1) 13天 11天 6天
(2) 晴 雨 7
【分析】(1)分别数出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即可;
(2)比较三种天气天数,再计算晴天与雨天天数相减的差。
【详解】(1)
天气
天数 13天 11天 6天
(2)13>11>7
13-6=7(天)
故,晴天最多,雨天最少;晴天比雨天多7天。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数据整理能力和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
10.(1)19;8;3;
(2)30;泥塑;
(3)泥塑
【分析】(1)正字的一笔表示数量1,一个正字表示数量5,据此数清楚各种做各种手工的人数即可。
(2)根据加法的意义,将参加各种手工活动的人数相加,即可得出答案。再根据20以内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可的而出哪项手工活动最受同学们的欢迎。
(3)根据参加各种手活动的人数,选择人数最多的,最具有代表意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根据李老师调查的结果,填写下表。
泥塑 剪纸 编织
19人 8人 3人
(2)19+8+3
=27+3
=30(人)
所以一共有30名同学参与了这次调查。
19>8>3,所以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手工活动项目是泥塑。
(3)因为喜欢泥塑的人数最多,所以李老师选泥塑手工活动作为本班特色比较合适。
11. 孔的个数 两个孔 10 四个孔 6 颜色 黑色 8 白色 8
【分析】观察如图的纽扣,按形状可分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按孔的个数可分为两个孔、四个孔;按颜色可分为黑色、白色;再根据表格的特点选择合适分类方法补充完整。
【详解】
按孔的个数分
两个孔 10个
四个孔 6个
按颜色分
黑色 8个
白色 8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和数据的整理。
12.(1)甲
(2)乙
(3) 甲 乙
(4)甲
【分析】(1)比较一下三人赢的次数,即可知道谁赢的次数最多。
(2)比较一下三人输的次数,即可知道谁输的次数最多。
(3)赢得最多,输得最少的人成绩最好;输得最多,赢得最少的人的成绩最差。
(4)用丙赢的次数加上1,求出和,即可知道谁比丙赢的比赛次数多一次。
【详解】(1)4>3>1
故,甲赢的次数最多。
(2)4>3>2
故,乙输的次数最多。
(3)4>3>1
4>3>2
即,甲赢的次数最多,输得最少;乙输的次数最多,赢得最少。
故,甲的成绩是三人中最好的,乙的成绩是最差的。
(4)3+1=4(次)
故,甲比丙赢的比赛次数多一次。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5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及加法计算,要熟练掌握。
13.23;6;9;5;3
(1)1;
(2)摩托车;轿车;6;
(3)轿车
【分析】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把公交车、轿车、出租车、摩托车的数量数出来并填入表中;
(1)求公交车比出租车多几辆用减法计算;
(2)把所有的机动车的数量从大到小排序,可以知道什么机动车最少,什么机动车最多,求它们相差几辆用减法计算;
(3)因为轿车的数量最多,出现的概率最高,据此解答。
【详解】依题意:
机动车种类 合计 公交车 轿车 出租车 摩托车
辆数 23 6 9 5 3
(1)6-5=1(辆)
所以公交车比出租车多1辆;
(2)9>6>5>3,9-3=6(辆)
所以在机动车中 ,摩托车最少,轿车最多,它们相差6辆。
(3)因为轿车的数量最多,所以1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轿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熟练掌握即可。
14.(1)填表见详解
(2)3
【分析】先明确分类的标准,再分类整理,最后填表。
从题意分析可得:(1)第一小组按性别不同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类,分别数出各类的数量画“正”字记录并填表。一个“正”字有五画,一个“正”表示5个数量。
(2)第一小组按爱好不同分成音乐、美术、体育三类。从统计表中已填入的数据可知音乐5人、美术4人,再数出总人数。那么用第一小组总人数减去音乐、美术的人数即可求出体育的人数。
【详解】(1)数出男生有7人,女生有5人,填表如下:
男生 正丅
女生 正
(2)数出总人数为12人。
12-5-4=3(人)
填表如下:
音乐 5人
美术 4人
体育 3人
15.×
【分析】将奶油面包、巧克力面包、豆沙面包、香草面包和三色面包数量加起来就是这个面包房这一天内共销售面包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22+15+15+5+24=81(个)
所以这个面包房这一天内共销售面包24个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熟练掌握即可。
16.(1)图见详解;
(2)3;5;7;9
10;14
【分析】(1)题中图形第1组是圆形,分别有1个白色,2个黑色;第2组图形是正方形,分别有2个白色,3个黑色;第3组图形是五角星,分别有3个白色,4个黑色;第4组图形是三角形,应该有4个白色,5个黑色。由此可知缺少的图形是4个白色三角形;
(2)根据题意依次按形状和颜色数出数量填写即可。
【详解】(1)由分析作图如下:
(2)填写如下:
形状 圆形 正方形 五角星 三角形
个数 3 5 7 9
颜色 白色 灰色
个数 10 14
17.(1)18;12;10
(2)科技馆;票数比较多
【分析】(1)一个○表示一票,一个√表示一票,“正”的一笔画表示一票;据此解答;
(2)把科技馆、博物馆和天文馆的票数进行大小排序,他们最终会选票数比较多的地方去游学。
【详解】(1)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个一个地数,
科技馆有18人;博物馆有12人;天文馆有10人;
(2)18>12>10;
所以他们班最终会选科技馆去游学,因为票数比较多。(最后一问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熟练掌握即可。
18.(1)10票
(2)22票
【分析】(1)数一数可知:王明得票是20票,陈一诺得票是10票;
(2)用学生总数减去王明的得票,得到的差再减去陈一诺的得票,结果就是周小丽的得票。
【详解】(1)陈一诺得了10票。
(2)52-20-10
=32-10
=22(票)
答:周小丽得了22票。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要熟练掌握。
19.(1)16;5;16;10
(2)47
(3)春节;端午节;
(4)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走亲访友,见到许多小伙伴。(答案不唯一)
【分析】(1)根据一个“√”表示1人,一个“〇”表示1人,一个“□”表示1人,一个“正”字表示5人,通过数一数可得出分别喜欢各种节日的人数,再填入统计表中即可;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喜欢各种节日的人数相加求和即可;
(3)通过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4)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填表如下:
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人数 16 5 16 10
(2)16+5+16+10
=21+16+10
=37+10
=47(名)
二(1)班一共有47名学生。
(3)最喜欢春节和端午节的学生人数一样多。
(4)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走亲访友,见到许多小伙伴。(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的分析和整理知识。根据题意把题目中的数量加以分类整理,填出统计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求解即可。
20.(1)30
(2) 9 13 8
(3)小华
【分析】(1)根据小华的记录赢的次数是13,输的次数是9,平的次数是8,根据赢的次数+输的次数+平的次数=玩的总次数得出结论即可。
(2)根据小华的记录可知。小华赢的次数=小芳输的次数,小华输的次数=小芳赢的次数,小华平的次数=小芳平的次数,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3)根据赢的次数多的人赢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1)13+9+8
=22+8
=30(次)
故他们一共玩了30次。
(2)根据小华的记录知,小芳赢9次,输13次,平8次。
(3)13>9
故这轮游戏小华赢了。
21.(1)8;35;36;760;
400;7;63;8;
78;1100;6;2000
(2)①3;4;2;3;
②4;4;2;2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