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第一单元第10课时 《读读童话故事》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任务式】第一单元第10课时 《读读童话故事》 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1: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课题:读读童话故事
内容分析: 在一年级“读书真快乐”及“读读童谣和儿歌”的基础上,本次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是“读读童话故事”。 学习伙伴交流的话点明了本次快乐读书吧的教学要点,一是要“认识书的封面,知道书名和作者”,这是学生认识书的基本常识,可以引导学生拿到书时观察封面,说说自己会关注封面的哪些内容。二是让学生交流爱护图书的方法,认识到爱护图书的重要性,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文化自信:感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丰富想象力与美好情感,初步体会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魅力。 语言运用:能清晰、响亮地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书名和作者。学习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或喜欢的角色/情节片段。 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图书封面,获取关键信息(书名、作者),并能联系生活或已有知识进行联想(如看到书名/图画猜故事内容)。 审美创造:欣赏童话图书封面的设计美感(色彩、图画)。感受童话故事语言的形象生动和情节的趣味性,体验阅读带来的愉悦感。通过模仿故事角色、为故事配画或设计简单爱护图书标识等活动,进行初步的创意表达。
教师准备: 多种精美的童话故事书(重点选择与自然、动物、植物、季节等相关的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张秋生)、《“歪脑袋”木头桩》(严文井)、《小狗的小房子》(孙幼军)、《森林报》(节选改编版)等。确保有中国作家的作品。) 几本封面设计有特色(突出自然元素)的童话书。 “爱护图书小卫士”徽章/贴纸(若干)。 教学PPT(包含封面图片、书名、作者、自然场景图片、爱护图书方法图示、 轻快的背景音乐。 “森林借阅公约”海报(空白,待填写)。 学生准备:自己带来的1-2本喜欢的童话故事书(鼓励带与自然相关的)。彩笔。
【教学重点】 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作者等基本信息,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活动流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本单元的情境小主题活动“小小探秘家,发现自然趣!”各位小探秘员们还记得我们的大任务是什么吗?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都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 《大自然探秘趣发现》。 小任务三:阅读大世界,分享探秘乐 小小探秘家们,欢迎继续我们的“大自然探秘营”之旅!今天我们来到奇妙的“童话森林”!我们要在这里进行一次特别的探秘,寻找藏在书本里的自然乐趣!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开启童话森林探秘之旅。
1.揭示探秘任务: 我们的探秘任务就是——读读童话故事!师生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同学们,在这片森林里,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神奇的门,藏着动听的故事和关于大自然的秘密。我们要学会认识这些神奇的书,还要学会爱护它们,才能发现更多宝藏!” 2.探秘第一站:认识森林之门——书的封面 。 聚焦封面: 同学们,我们拿到一本书,第一件事,就是仔细观察封面,获取重要线索! 观察与发现:教师拿起一本封面有显著自然元素(如大树、动物)的童话书:“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图画、色彩)猜猜这本书可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核心任务1:认识书名与作者 教师提问:封面上最重要的线索是什么?(教师指着书名)对,是书名!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本书的名字:《XXX》。” 教师提问:是谁创作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呢?看这里(指着作者名字),这就是书的作者。他/她就像森林故事的编织者。记住作者的名字,是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哦。” 教师请几位学生拿起自己带来的书,向大家介绍:“我这本书的书名是《XXX》,作者是XXX。” 小游戏:封面信息对对碰: PPT快速闪现几本书的封面图片,学生抢答说出书名和作者(如果认识)。 观察与猜测: 仔细看封面图画、色彩,猜书中可能讲什么(自然相关)。 指认与介绍: 准确找到并大声说出自己书本的书名和作者。 小游戏: 参与“封面信息对对碰”(看图快答书名/作者)。
第二节:初探森林宝藏——感受童话趣味
1.激发阅读兴趣: “认识了大门,现在让我们轻轻推开它,听听森林里的小故事吧!” 教师翻开书的目录,向学生介绍目录的作用:“目录就像是一张地图,能告诉我们这本书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以及每个故事在第几页。” 然后,带领学生读一读前言,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和一些背景信息。 2.片段赏读: 教师选取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 读完后,提问学生:“你们刚才在脑海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强调在阅读时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重要性,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先圈出来,尝试通过上下文猜测读音和意思,或者借助拼音、字典来解决。 关键提问 (突破难点): “刚才的故事片段里,你听到了哪些事物?(花、草、小动物、风、雨...)” “你觉得哪里特别有趣/奇妙?为什么?” (引导感受语言美、情节趣) “听完这个小片段,你有什么感觉?(开心、好奇、温暖...)”(感受阅读快乐) 交流兴趣点: “小小探秘家们,你们带来的童话书里,藏着哪些大自然的秘密或有趣的故事呢?谁愿意简单说说你最喜欢的书是关于什么的?”(鼓励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不强求完整复述,重点在表达兴趣)。 聆听与想象: 专注听老师朗读,根据文字/图画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发现与表达: 说出听到的自然事物,分享觉得有趣/奇妙的地方及原因,表达听故事后的感受(开心、好奇等)。 简短分享: 尝试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带来的书里关于大自然的有趣内容或兴趣点
第三节:指定阅读计划。
1.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思考: (1)看一看这本书的目录,一本书共有几个故事?哪些故事你没读过?哪些故事你虽然读过了,还想重读? (2)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读完这本书?每天需要读几页? 2.阅读计划表 3.总结读书方法。 我们不仅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还要有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还想加上手到,那就是“四到”,勤动笔,把你读到的好词好句或者有益的收获都记录下来吧! 《一只想飞的猫》阅读卡日期页码我的收获
填写阅读卡,鼓励学生在课外坚持阅读。随着阅读的推进,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将学生一段时间以来阅读的收获、感受、遇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
第四节:守护森林宝藏——爱护图书有方法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宝藏’(图书)呢?” 2.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爱护图书的好方法”。 3.交流分享: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4.制定公约: 为了让我们的“童话森林”永远美丽,我们一起来制定“森林借阅公约”吧!。 师生共同将讨论出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可配图)写在“森林借阅公约”海报上。承诺做“爱护图书小卫士”,颁发小徽章/贴纸。 轻拿轻放: 像对待宝贝一样。 小手干净轻轻拿: 看书前把手洗干净。 书页平整,不图画: 用书签标记看到哪里想记录可以用书签或笔记本。 宝藏归位,放整齐: 看完放回书架或书包固定位置,摆放整齐。 阳光雨水,要躲开: 不放在阳光直射或潮湿的地方。 保护书皮要穿好 : 给心爱的书穿上“保护衣” 小心翻阅,慢慢瞧:小心地一页一页翻书。 分享快乐,讲文明! 5.总结激励,快乐启航 今天的童话森林探秘之旅真愉快!我们认识了书的封面,知道了书名和作者,交流了爱护图书的好方法(指公约);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读童话故事的快乐,特别是故事里那些奇妙的大自然!” 激励阅读: 森林里还有无数宝藏等待大家去发现!希望每一位小小探秘家都能爱护图书,快乐阅读,在童话故事中尽情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把你的‘趣发现’收集到我们的手册里! 观察与思考: 看到破损图书,思考“为什么受伤”和“如何保护”。 讨论与献策: 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提出爱护图书的具体方法 (如轻拿轻放、不折角、不乱画等)。 分享与承诺: 代表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共同制定并承诺遵守“森林借阅公约”,争做“爱护图书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