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提升卷(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提升卷(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25 21:4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提升卷(人教版)
一、填空题
1.学校开展“点燃读书激情,书香溢满校园”阅读活动,新购进一批图书,同时新增设了12个相同的书架,每个书架有8层,每层放了125本,新增设的书架上一共放了( )本书。
2.用2、4、5和2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这个小数是( ),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
3.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结果是20.96,原数是( )。
4.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474000000人次,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人次;东湖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044100人次,大约为( )万人次(保留整数)。
5.有35个同学去划船,租9条船正好坐满。每条大船可以坐5人,每条小船可以坐3人。大船租了( )条,小船租了( )条。
6.某次考试,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平均分是92分,已知语文88分,英语90分,数学( )分。
7.请根据下图的竖式写出乘法分配律的算式:25×12=( )×( )+( )×( )。
8.在减法算式里,减数=( ),在乘法算式里,因数=( )。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结果仍是原数;一个数除以或乘( ),结果仍是原数。
9.《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古代名题的结果是:鸡有( )只,兔有( )只。
10.下图中一共有( )个三角形,其中有( )个锐角三角形,有( )个直角三角形,有( )个钝角三角形。
11.在玩扑克牌“24点”游戏中,给定四张牌,把牌面上的点数通过“+、-、×、÷”运算,可以随意地添括号,但规定每个点数只能使用一次,使最后得数是24。现给你四张牌,点数分别是2、4、5、8,请你按游戏规则,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 )。
12.智能手环通过人体运动模型测得人体的运动速度,欢欢和悦悦测得步行速度分别是40米/分、60米/分,两人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步行,15分钟后相距( )米。
13.四(1)班给同学发作业本,如果每人发18本,就还剩2本;如果每人发20本,就有一位同学没有本子。四(1)班有( )人,一共有( )个本子。
14.若要把3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减法和除法,再算乘法,则原式应该变为( ),结果是( )。
15.可可设计了一个数学编程游戏:当输入“2.5”时,按一下回车键就会输出0.025;当输入“45”时,按一下回车键就会输出0.45,如果按一下回车键输出的数是“3”,输入的数会是( )。
二、判断题
16.已知为非零的数,和的结果都是0。( )
17.计算时,应先算减法。( )
18.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一个正方体,看到的形状都相同。( )
19.把1.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20.小数点的后面添上两个“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
21.轴对称和平移是图形运动的两种方式。( )
22.计算360+50×(87-25)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差,再求积,最后求和。( )
23.如果被减数增加2.5,减数不变,差将减少2.5。( )
三、选择题
24.苹果园的苹果熟了,果农一共摘了20箱苹果,每箱15kg,第一天卖出75kg,剩下的又卖了3天才卖完。下面能用(20×15-75)÷3列式解答的问题是( )。
A.剩下多少千克苹果 B.剩下的苹果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C.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D.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25.将27+53=80,80×12=960,1065-960=10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27+53×12-960=105 B.(27+53)×12-960=105
C.1065-(27+53)×12=105 D.1065-27+53×12=105
26.下图中的这3个物体,( )从左面看到。
A. B. C.
27.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8.65,这个数最大是( )。
A.8.645 B.8.655 C.8.659 D.8.654
28.小明在计算7.45×10时,不小心把7.45看成745,下面能弥补错误的是( )。
A.除以2 B.除以100 C.乘100
29.安安和溪溪每天走路上学。安安每分钟走48米,溪溪每分钟走55米,溪溪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安安多4分钟。溪溪家离学校有多远?列式正确的是( )。
A.5 B.3
C. D.5
30.小优看一本童话书,前5天每天看25页,又用3天看了63页。根据以上信息,不能解决下面哪些问题?( )
①前8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书?②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③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④一共看了多少页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用一个大正方形代表1米,阴影部分表示1米3厘米的图是( )。
A. B. C.
32.下面图案( )既可以通过把其中的一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A. B. C. D.
33.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四(1)班三名男生50米跑的成绩如下表所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姓名 东东 壮壮 天天
成绩/秒 10.13 11.3 11.15
A.东东肯定是第一名 B.壮壮要是第二名,里只能填1
C.壮壮可能是最后一名 D.天天不可能是第一名
四、计算题
34.直接写得数。
7.8+2.2= 10.40.9= 0.125×100= 28×5=
0.65+0.35= 4.41.7= 218+99= 120×8=
35.竖式计算(带★验算)。
306×45= ★752÷26= 18.5+7.9=
3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
[(1500-300)÷40]×25 458+329+342+571 99×32+32
101×87 975-147-53 96.45+(14.89-9.6)
37.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38.算出下图中∠1的度数。
五、作图题
39.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
40.(1)观察下面的图形,请在格子图中画出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上面立体图形由( )个小正方体组成。
六、解答题
41.38名游客租船游玩,大船每条18元,限乘7人,小船每条15元,限乘5人,他们怎么租船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42.商场家电大酬宾,冰箱先降价565元,样品再降285元,一台样品冰箱现价3699元,这台样品冰箱原价是多少钱?
43.每年的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为激励广大少年儿童发扬中国航天精神,某企业为红旗小学捐赠了630本航天类图书。红旗小学共6个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航天类图书?
44.某小学10名教师带200名学生去参加劳动课实践活动,他们租车到达目的地。每辆大巴车可乘40人,费用600元;每辆中巴车可乘30人,费用480元。怎样租车便宜?
45.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前夕一家食品厂一共做了8100个粽子,每4个装一袋,每25袋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请用用两种方法解答)
46.“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是中国牡丹花都。前进小学6名老师带领14名学生去洛阳某景区看牡丹,下面是该景区推出的两种门票价格方案。选哪种方案合算?需要多少元?
方案一 成人每人60元。 学生每人30元。 方案二 团体20人以上(包括20人)每人40元。
47.豆腐营养丰富,每100克豆腐中大约含8~10克的植物蛋白质,是良好的植物蛋白质来源,被称为“植物肉”。已知10千克黄豆可以做23.8千克豆腐,那么1吨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
48.实验小学4位老师带领118名学生到市里参加比赛,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大客车:限乘30人,租金360元/辆。
小客车:限乘16人,租金240元/辆。
49.将实验小学操场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后如图。操场的实际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记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记2分。在一场比赛中李航总共得了21分,李航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多少个3分球?(李航没有罚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12000
【分析】已知新增设了12个相同的书架,每个书架有8层,用每个书架的层数乘书架的个数,求出一共有多少层,再乘每层放图书的本数,即是新增设的书架上一共放图书的总本数。计算时可根据乘法交换律a×b=b×a进行简算。
【解析】8×12×125
=8×125×12
=1000×12
=12000(本)
新增设的书架上一共放了12000本书。
2.
200.45
200.5
【分析】一共有5个数字,要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则整数部分是三位数,将5个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在第3个数字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注意0不能放在整数的首位;
将小数精确到十分位,就看百分位,百分位小于5就舍去,百分位大于或等于5就往十分位进一。
【解析】0<2<4<5
用2、4、5和2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这个小数是200.45,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200.5。
3.
209.6
【分析】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原数乘100;再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相当于乘。两次操作后相当于原数乘。逆推时需将结果20.96乘10,即可得到原数。
【解析】20.96×10=209.6
所以一个小数,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结果是20.96,原数是209.6。
4.
4.74
204
【分析】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根据小数近似数的求法,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利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474000000=4.74亿
2044100=204.41万≈204万
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474000000人次,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4.74)亿人次;东湖景区共接待游客2044100人次,大约为(204)万人次(保留整数)。
5.4 5
【分析】根据题意,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解答:假设全租大船,则有9×5=45(人),这比已知的35人多出了45-35=10(人),因为1条大船比1条小船多坐5-3=2(人),所以小船应有10÷2=5(条),再用9减去5,求出大船的数量,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9×5-35)÷(5-3)
=(45-35)÷2
=10÷2
=5(条)
9-5=4(条)
有35个同学去划船,租9条船正好坐满。每条大船可以坐5人,每条小船可以坐3人。大船租了4条,小船租了5条。
6.9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3=小明的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语文分数-英语分数=数学的分数,依此计算并填空。
【解析】92×3=276(分)
276-88-90=98(分)
数学98分。
7.2 25 10 25
【分析】根据题意,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25×12,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把12改写成10+2的形式,先计算2乘25,再计算10乘25,最后吧两乘积相加;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请根据下图的竖式写出乘法分配律的算式:25×12=2×25+10×25。
8.被减数-差 积÷另一个因数 0 1
【分析】前两个空根据减法算式、乘法算式个部分的关系来解答。在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在乘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关系是: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后两个空考查两个数学规律,一是关于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某个数后结果不变的情况,二是一个非零数乘或除以某个数后结果不变的情况。我们通过列举具体数字的运算例子,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找出加上或减去后结果仍是原数的数:我们先随便选一个数,比如1。当1加上一个数时,看什么情况下结果还是1。1+0=1,发现加上0后结果仍是原数1。再看1减去一个数,什么情况下结果还是1。1-0=1,发现减去0后结果仍是原数1。找出(0除外)除以或乘后结果仍是原数的数,我们选一个非零的数,比如2,当2乘一个数时,看什么情况下结果还是2。2×1=2,发现乘1后结果仍是原数2。再看2除以一个数,什么情况下结果还是2。2÷1=2,发现除以1后结果仍是原数2。
【解析】在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差,在乘法算式里,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当加上或减去0时,结果仍是原数。对于非零数,不管是乘法还是除法,当除以或乘1时,结果仍是原数。
所以,在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差,在乘法算式里,因数=积÷另一个因数。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结果仍是原数;一个数除以或乘1,结果仍是原数。
9.23 12
【分析】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意思是:笼子里鸡和兔一共有35只,腿有94条),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根据鸡兔同笼问题,假设三十五个头都是兔子,则应该有(35×4)条腿,比实际的腿多,因为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4-2)条腿,用应该有的腿的条数减去实际腿的条数,求出差,再除以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的腿的条数,即可求出有多少只鸡,用35减去鸡的只数即可求出兔子的只数。
【解析】(35×4-94)÷(4-2)
=(140-94)÷(4-2)
=46÷2
=23(只)
35-23=12(只)
《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古代名题的结果是:鸡有23只,兔有12只。
10.6 2 3 1
【分析】单独的小三角形有3个;由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由三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1个;把这些数量加起来即可得到总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解析】3+2+1=6(个)
如图:①②是直角三角形,①+②组成锐角三角形;②+③组成直角三角形;①+②+③组成锐角三角形;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其中有2个锐角三角形,3个直角三角形,1个钝角三角形。
11.(2×4-5)×8=24
【分析】由题意得,用2、4、5、8四个数通过“+、-、×、÷”来算出24,可以先用2乘4得到8,然后再减去5得到3,最后再乘上8即可得到24,列综合算式为:(2×4-5)×8。
【解析】(2×4-5)×8
=(8-5)×8
=3×8
=24
用点数分别是2、4、5、8的四张牌,写出一个得数为24的算式是:(2×4-5)×8=24。(答案不唯一)
12.1500
【分析】根据题意,欢欢和悦悦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步行,因此两人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拉开。欢欢和悦悦测得步行速度分别是40米/分、60米/分,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乘15,就是最终相距的总距离;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40+60)×15
=100×15
=1500(米)
智能手环通过人体运动模型测得人体的运动速度,欢欢和悦悦测得步行速度分别是40米/分、60米/分,两人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步行,15分钟后相距1500米。
13.11 200
【分析】根据题意,当每人发18本时,若有一位同学也没有本子,那么剩下的2本再加上原本要发给这个同学的18本,即还剩下20本。此时两次发作业本时得到作业本的同学人数相等。即每人发18本,还剩20本。每人发20本,一本不剩。也就是剩下的20本正好平均分给这些同学,每人多得(20-18)本。那么分到作业本的同学有20÷(20-18)=10人。再加上没有分到作业本的同学人数,同学一共有10+1=11人。用同学总人数乘18,再加上还剩的2本,求出作业本的总本数。
【解析】20÷(20-18)
=20÷2
=10(人)
10+1=11(人)
11×18+2
=198+2
=200(个)
四(1)班有11人,一共有200个本子。
14.(371-29)×(4÷2) 684
【分析】在四则运算里,规定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没有括号则先进行乘除运算,后进行加减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改变原式运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和除法,再算乘法,就需要利用括号来改变运算优先级。然后按照改变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先计算第一个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第二个括号里的除法:最后计算乘法。
【解析】要求先算减法371-29和除法4÷2,再算乘法。所以要给减法运算371-29加上小括号,给除法运算4÷2也加上小括号,这样就改变了运算顺序,改变后的式子为(371-29)×(4÷2)。
(371-29)×(4÷2)
=342×2
=684
所以,原式应该变为(371-29)×(4÷2),结果是684。
15.
300
【分析】输入2.5,输出0.025;输入45,输出0.45。这个数学游戏的规则就是输入一个数,输出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输入一个数,输出的数是“3”,则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3,只需要把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得到输入的数是300;所以如果按一下回车键输出的数是“3”,输入的数会是300。
16.×
【分析】任何数加0等于原数,因此Δ+0=Δ≠0(Δ为非零数);任何数乘0等于0,因此Δ×0=0;0除以任何非零数等于0,因此0÷Δ=0。
【解析】已知为非零的数,和的结果都是0。说法错误,Δ+0结果不为0。
故答案为:×
17.√
【分析】计算时,应先算小括号内的减法,再算中括号内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计算时,应先算减法。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解析】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从前面观察时,看到的是前面的正方形;从上面观察时,看到的是上面的正方形;从左面观察时,看到的是左面的正方形。由于所有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因此从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据此判断。
【分析】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时,视线均垂直于对应面,看到的形状均为正方形,且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将1.2的小数点去掉后得到12,从1.2变为1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解答。
【解析】1.2×10=12
把1.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题目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例如小数2.1,在小数点后面添上两个 “0” 变为2.001,比较2.1和2.001的大小:2.1>2.001,小数的大小改变了;
再如小数2.10,在小数点后面(非末尾)添上两个 “0” 变为2.0010,2.10=2.1,2.0010=2.001,2.1>2.001 ;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小数大小才不变,而在小数点后面(非末尾)添 “0”,小数大小会改变,且不是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
故答案为:×
21.√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轴对称:指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在这个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相对的变化,是一种图形运动方式。
【解析】由分析可知,轴对称和平移是图形运动的两种方式,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计算360+50×(87-25)的运算顺序是先求差,再求积,最后求和,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加法计算时,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
【解析】例如5.8-2.3=3.5,被减数增加2.5变为8.3,8.3-2.3=6,差从3.5变为6,6-3.5=2.5,增加2.5。如果被减数增加2.5,减数不变,差将增加2.5。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B
【分析】根据题意,(20×15-75)÷3中,20×15表示用苹果的箱数乘每箱苹果重量,求出苹果总重量。75表示第一天卖出苹果重量。用苹果总重量减去第一天卖出苹果重量,求出剩下苹果重量。3表示卖剩下苹果需要的天数,用剩下苹果重量除以卖剩下苹果需要的天数,求出剩下的苹果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20×15-75)÷3
=(300-75)÷3
=225÷3
=75(kg)
苹果园的苹果熟了,果农一共摘了20箱苹果,每箱15kg,第一天卖出75kg,剩下的又卖了3天才卖完。能用(20×15-75)÷3列式解答的问题是:剩下的苹果平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
故答案为:B
25.C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将27+53=80,80×12=960,1065-960=10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先算27+53=80,需要给27+53加上小括号,再算(27+53)×12,最后计算1065-(27+53)×12;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将27+53=80,80×12=960,1065-960=10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065-(27+53)×12。
故答案为:C
26.C
【分析】分别从左面观察所给的几何体,根据看到的形状解答即可。
【解析】
A.从左面看共有2行,上面1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1行2个小正方形,,不符合题意;
B.从左面看共有1行,3个小正方形,,不符合题意;
C.从左面看共有1行,2个小正方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7.D
【分析】题目要求找出精确到百分位是8.65的最大三位小数。根据四舍五入规则,若原数的千分位小于5,则直接舍去,此时原数最大为8.654;若千分位≥5,则需向百分位进1,此时原数范围为8.645≤原数<8.655。但若原数为8.655,千分位为5,进1后会导致百分位变为6,结果为8.66,不符合题意。因此最大三位小数应为8.654。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8.65,这个数最大是8.654。
故答案为:D
28.B
【分析】小明将7.45误看作745,相当于原数扩大了100倍,导致计算结果也扩大了100倍。要使积不变,需将错误结果除以100。
【解析】原式正确结果为7.45×10=74.5,小明错误计算为745×10=7450,因745是7.45的100倍,故错误结果7450是正确结果的100倍,将7450除以100,即7450÷100=74.5,可弥补错误。
故答案为:B
29.A
【分析】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安安家到学校的路程除以安安每分钟走的路程,求出安安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再用安安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加上溪溪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安安多的4分钟,求出溪溪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溪溪每分钟走的路程乘溪溪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即可求出溪溪家离学校有多远,列式为55×(384÷48+4),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55×(384÷48+4)
=55×(8+4)
=55×12
=660(米)
安安和溪溪每天走路上学。安安每分钟走48米,溪溪每分钟走55米,溪溪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安安多4分钟。溪溪家离学校有660米。列式正确的是55×(384÷48+4)。
故答案为:A
30.C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小优看一本童话书,前5天每天看25页,又用3天看了63页。用25乘5,求出前5天看的页数,用63乘3,求出3天看的页数,那么把两数相加,就是④一共看了多少页书?再用一共看的页数除以8,就是前8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书?题中并没有提到书是否看完,所以②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③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不能解决。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①前8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书?④一共看了多少页书?能解决。
②这本书还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③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不能解决。
小优看一本童话书,前5天每天看25页,又用3天看了63页。根据以上信息,不能解决下面哪些问题?②③
故答案为:C
31.C
【分析】1米3厘米用小数表示是1.03米;其中整数部分“1”用一个大正方形表示;小数部分0.03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0.01米,也就是1厘米,3份是0.03米,也就是3厘米;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1.03,该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A
【分析】平移是将图形向左、右、上、下移动一定的格数。旋转是将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据此来判断。
【解析】
A.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B.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C.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可以通过旋转得到;
D.不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可以通过旋转得到。故答案为:A
33.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三名男生50m赛跑的成绩,来判断每个选项说法是否正确。赛跑比赛中用时短的人跑得快。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依次类推。
【解析】A.比较三人成绩,先比较整数部分,东东成绩整数部分是10,壮壮成绩整数部分是11,天天成绩整数部分是11。因为10<11,所以东东的成绩比壮壮和天天都小,也就是东东用时最短,所以东东肯定是第一名,A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壮壮要是第二名,那么壮壮的成绩要大于东东的10.13秒,小于天天的11.15秒。因为整数部分都是11,所以比较小数部分,□3要小于15,那么□里可以填0或者1,并不是只能填1,B选项说法不正确。
C.壮壮成绩是11.□3秒,天天成绩是11.15秒。当□里填2、3、4、5、6、7、8、9时,11.□3<11.15,此时壮壮用时比天天长,那么壮壮可能是最后一名,C选项说法正确。
D.因为东东的成绩整数部分是10,天天成绩整数部分是11,10<11,东东用时比天天短,所以天天不可能是第一名,D选项说法正确。
说法不正确的是B选项。
故答案为:B
34.
10;9.5;12.5;140;
1;2.7;317;960
【解析】略
35.13770;28……24;26.4
【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小数加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解析】306×45=13770 ★752÷26=28……24
验算:
18.5+7.9=26.4
36.750;1700;3200;
8787;775;101.74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2)运用加法交换律a+b=b+a和加法结合律(a+b)+c=a+(b+c),将原式变为(458+342)+(329+571)进行简算;
(3)先把后面的32写成(32×1)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4)把101写成(100+1)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5)运用减法的性质a-b-c=a-(b+c),将原式变为975-(147+53)进行简算;
(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
【解析】[(1500-300)÷40]×25
=[1200÷40]×25
=30×25
=750
458+329+342+571
=458+342+329+571
=(458+342)+(329+571)
=800+900
=1700
99×32+32
=99×32+32×1
=(99+1)×32
=100×32
=3200
101×87
=(100+1)×87
=100×87+1×87
=8700+87
=8787
975-147-53
=975-(147+53)
=975-200
=775
96.45+(14.89-9.6)
=96.45+5.29
=101.74
37.28厘米
【分析】
如图所示,按箭头所示将线段进行平移,此时图形可以变成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周长=边长×4,据此解题。
【解析】7×4=28(厘米)
图形的周长是28厘米。
38.12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用180°减去40°,再减去20°,就是∠1的度数。
【解析】180°-40°-20°=120°
所以∠1的度数为120°。
39.见详解
【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
(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解析】如下图:
40.(1)见详解
(2)8
【分析】观察上图,下面一层有7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有1个小正方体;从前面看:下面一层有3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居中对齐;从上面看:有3行,最上面一行有1个正方形,中间一行和最下面一行分别有3个正方形,居中对齐;从左面看:下面一层有3个正方形;上面一层有1个正方形,右对齐。
【解析】(1)如下图:
(2)7+1=8(个)
上面立体图形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
41.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102元
【分析】根据“租一条大船需18元可乘坐7人,租一条小船需15元可乘坐5人”,可以求出坐大船每人的钱数,坐小船每人的钱数,然后比较是坐大船便宜还是坐小船便宜,再设计方案时尽量租便宜的,而且不留空位,设计方案,再计算金额进行比较。
【解析】18÷7=2(元)……4(元)
15÷5=3(元)
2元多一些<3元
所以租大船便宜。
38÷7=5(条)……3(人)
方案一:租5条大船和1条小船
5×18+15
=90+15
=105(元)
方案二:少租1条大船,即租4条大船
38-4×7
=38-28
=10(人)
10÷5=2(条)
需要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且正好没有空位
4×18+2×15
=72+30
=102(元)
102<105
答: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最少需要102元。
42.4549元
【分析】本题需要逆向还原两次降价前的价格,通过逆运算将两次降价金额加回到现价中,从而求出原价。计算时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解析】3699+285+565
=3699+(285+565)
=3699+850
=4549(元)
答:这台样品冰箱原价是4549元。
43.21本
【分析】将总图书数先平均分给6个年级,用630÷6计算出每个年级分的数量,再除以每个年级的班级个数,即可计算出平均每个班分到多少本航天类图书。
【解析】630÷6÷5
=105÷5
=21(本)
答:平均每个班分到21本航天类图书。
44.租3辆大巴车和3辆中巴车最便宜,总费用3240元
【分析】每辆大巴车每人费用600÷40=15(元),每辆中巴车每人费用480÷30=16(元),15<16,租大巴车便宜,尽量租大巴车,共10+200=210(人),210÷40=5(辆)……10(人),而且尽量坐满,调整一下,2辆大巴共80坐,再加剩余10坐,共90坐,90÷30=3(辆),所以租3辆大巴车和3辆中巴车正好坐满,费用:费用600元×3辆大巴+费用480元×3辆中巴。
【解析】600÷40=15(元)
480÷30=16(元)
15<16
10+200=210(人)
210÷40=5(辆)……10(人)
2×40+10
=80+10
=90(人)
90÷30=3(辆)
5-2=3(辆)
600×3+480×3
=1800+1440
=3240(元)
答:租3辆大巴车和3辆中巴车最便宜,总费用3240元。
45.81箱
【分析】根据题意,总个数 ÷每袋个数 = 总袋数,再用总袋数÷每箱袋数=一共可以装多少箱。还可以用每袋个数 × 每箱袋数 = 每箱粽子数,再用总个数 ÷ 每箱粽子数 = 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两种解法刚好运用整数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解析】8100÷4÷25
=2025÷25
=81(箱)
或8100÷(25×4)
=8100÷100
=81(箱)
答:一共可以装81箱。
46.方案一; 780元
【分析】根据题意,老师和学生的总人数刚好20人,符合方案二的要求。那么用各自的人数乘票价,再相加,算出方案一需要多少钱。也可以用总人数乘团体票每人的价格算出团体票的总价。计算出两种方案的总费用,比较后选择费用较低的方案。
【解析】方案一费用:
老师费用:6×60=360(元)
学生费用:14×30=420(元)
总费用:360+420=780(元)
方案二费用:
总人数:14+6=20(名)
团体总费用:20×40=800(元)
780元<800元
答:选方案一合算,需要780元。
47.2380千克
【分析】1吨=1000千克,先统一化成千克作单位,然后用10千克黄豆可以做出豆腐的质量除以10,就是每千克黄豆可以做出的豆腐的质量,再乘1000就是1吨黄豆可以做出的豆腐质量。
【解析】1吨=1000千克
23.8÷10×1000
=2.38×1000
=2380(千克)
答:1吨黄豆可以做2380千克豆腐。
48.租3辆大客车,2辆小客车最省钱,最少花1560元
【分析】一共有(4+118)人。每辆大客车可以坐30人,租金360元,每人平均360÷30=12(元);每辆小客车可以坐16人,租金240元,每人平均240÷16=15(元);满座时租大客车省钱,所以尽量租大客车,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大客车限乘人数,得到最多的大客车数,再结合余数判断是否租小客车,据此解答。
【解析】4+118=122(人)
大客车平均每人:360÷30=12(元)
小客车平均每人:240÷16=15(元)
所以租大客车合算;
122÷30=4(辆)……2(人)
可以租4辆大客车,剩下的2人租1辆小客车有空位,可以租3辆大客车。
122-3×30
=122-90
=32(人)
32÷16=2(辆)
3×360+2×240
=1080+480
=1560(元)
答:租3辆大客车,2辆小客车最省钱,最少花1560元。
49.长125米;宽80米;10000平方米
【分析】分析题意,0.125米和0.08米是缩小到原数的后的结果,也就是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那么实际长和宽就要分别乘1000,即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实际的长乘实际的宽,即可求出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0.125×1000=125(米)
0.08×1000=80(米)
125×80=10000(平方米)
答:操场的实际长是125米,宽是80米。实际占地面积是10000平方米。
50.3个
【分析】此题可以用假设法解答,假设投进的都是3分球,9个3分球共得27分,实际得分是21分,比假设少了6分,因为实际还有2分球,把1个2分球当1个3分球算,多算了1分,那么把6个2分球当3分球来算,会多算6分,所以2分球是6个,9减6即可求出3分球的个数。
【解析】假设投进的9个球都是3分球。
3×9=27(分)
27-21=6(分)
3-2=1(分)
6÷1=6(个)
9-6=3(个)
答:李航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3个3分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