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6-25 19:0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江豚为胎生,怀孕11个月,每胎生一个。2022年南京长江江豚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62头,数量约为长江江苏段总数的一半,占干流长江江豚总数量的10.4%。作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近年来,江豚逐浪的生动景象频频出现,彰显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完成下面小题。
1.江豚在夏季暴雨到来之前,需要频繁地出露水面“透透气”,主要是因为( )
A.水量增大 B.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 D.气压变低
2.历史上长江江豚濒危的自然原因是( )
A.长江持续污染 B.食物持续减少
C.天敌数量众多 D.自然繁殖率低
3.近年来,江豚数量的逐步恢复体现了自然环境( )
A.支撑服务功能增强 B.供给服务功能增强
C.调节服务功能增强 D.文化服务功能增强
种植业碳排放量指种植业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资料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种植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量/粮食产量(单位:kg/t)。下图为“2000~2019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种植业平均碳排放量与强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种植业区域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总体表现为( )
A.东北平原:低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B.青藏地区:低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C.太湖平原:高排放强度-低排放量
D.珠江下游:高排放强度-高排放量
5.实现农业碳减排的关键在于( )
A.提升农业机械化率 B.严守耕地红线
C.提升农业技术效率 D.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黄土高原某治沟造地示范区通过“沟道整治-淤地坝建设-生态护坡”三位一体的模式实施综合治理。治理初期,该区粮食单产经历三年短期下降,第五年开始实现单产反超。目前,该区的植被覆盖率由17%大幅提升至43%,同时粮食总产量逆势增长58%,务工人员返乡率提高23%,形成良性发展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示范区自第五年开始实现单产反超的主要原因是( )
A.新造耕地土壤肥力和结构改善 B.生态护坡工程减少耕作面积
C.新修梯田保水保肥的能力强 D.前三年种植的作物耗肥量大
7.该示范区实现植被覆盖率和粮食总产量双效提升,说明( )
A.耕地扩张速度超过生态用地 B.林区的枯落物培肥效果显著
C.耕地产能提升抵消面积损失 D.植被的增加减少了自然灾害
8.该示范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率提升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是( )
①增加粮食储备量②促进粮食生产精细化管理③加大粮食生产投入④减少耕地撂荒和“非粮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下列四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上图中,位于大洲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图中④海峡南部所在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貌分别是( )
A.生长边界海岭 B.生长边界海沟 C.消亡边界海岭 D.消亡边界海沟
11.P半岛东南沿岸地区的典型气候为( )
A.A B.B C.C D.D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局部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气温最高,主要是因为其海拔最低 B.丙地气温最低,主要是因为其海拔最高
C.乙处树木长势一定最好 D.图示区域一定位于北半球
13.若b为26℃等温线,则甲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A.21℃ B.22℃ C.23℃ D.24℃
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被当地称作“山背风”,多指梅雨后的冷空气活动。图示区域太平洋一侧水稻种植常受到“山背风”的影响造成水稻减产,而日本海一侧反倒从中受益,粮食增产。日本消费水平高并且对市场影响大。新培育的水稻品种有抵抗“山背风”影响的能力,产量高而稳定,但不被民众接受。继续种植传统水稻以满足市场需求,需将水稻种植由初夏种植提前到春季种植。下图为“‘山背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有关日本“山背风”与水稻生产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山背风”影响较大的时间约在水稻的育苗季节
B.该地新品种水稻不被接受的原因可能是产量较高
C.种植传统水稻提前播种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
D.乙地粮食增产,得益于“山背风”改善了该地的热量条件
15.“山背风”对日本东岸的主要影响有( )
①气温下降 ②光照减弱 ③降水增多 ④浓雾少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日本( )
A.工业多分布于日本海沿岸 B.人口集中在南部和北部
C.农业生产多用小型机械,集约程度高 D.住宅多采用砖瓦材料
读中亚天然气管道及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主要是因为管道沿线地区( )
A.气候恶劣 B.冻土面积大
C.人口稀疏 D.城镇数量少
18.图示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将( )
A.完全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B.促进我国人口大规模西迁
C.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供气矛盾 D.改善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
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处,虽然两大洋共存于一个空间,但形成的景象则是一道奇异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两侧的最大差别在于海水颜色和高度的差异,产生“井水不犯河水”的效果。下图示意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处的奇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出现奇异景观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交界处位于( )
A.北美洲北部 B.非洲以南
C.南美洲以南 D.北极地区
20.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难以融合,可能是因为交界处的两大洋( )
A.温度与盐度差异 B.温度与密度差异
C.密度和盐度差异 D.蒸发与降水差异
二、综合题
21.山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近年来转型发展一直是其经济工作的重心。《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将打造中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近年来,为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山西省大力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两种山西省可开发的新能源,并说明理由。
(2)评价山西省发展铝土冶炼工业的合理性。
(3)归纳山西省支柱工业的变化特征,并简述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处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北海道是日本的第二大岛(下图1)。北海道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均高于日本本国平均水平。水稻和鱼类产量位于日本前列,素有日本“食材库”之称。北海道旅游业具有冬、夏双旺季的特点。下图2为札幌气候资料图,下表为北海道水稻生产和日本总水稻生产信息对比。
北海道 日本
耕地占比 26 100
北海道土地大小占比 22 100
65岁以上水稻种植人口占比 38 66
单位成本(日元) 199 260
单位面积耕种时长(时) 17.8 24
(1)北海道纬度较高,但水稻单产却是日本最高的。分析北海道水稻单产高的原因。
(2)分析日本北海道旅游形成双旺季的自然资源条件。
(3)北海道主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请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评价其合理性。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下游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1)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2)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D C A C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D A C A C C C
21.(1)太阳能资源,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足,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地处黄土高原,冬季风南下要冲,山多沟深,风能资源丰富。
(2)山西省铝土资源丰富;铝土冶炼需要大量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就地将煤炭资源转化为电能;有利于发挥当地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
(3)变化特征:工业部门结构由单一到多样,由简单到复杂;积极影响: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率;有利于更好的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逐步改善大气环境污染;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等。
22.(1)纬度高,水稻生长周期长,有机质积累多;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投入多。
(2)北海道纬度较高且海洋性强,夏季较为凉爽,适宜避暑纳凉;冬季降雪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山地冰雪旅游业的发展。
(3)北海道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适度发展渔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北海道群岛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且平原面积较广,发展水田农业,可充分利用人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北海道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时间较长,适宜发展旅游业,且发展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
23.(1)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2)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
(3)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东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少,西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半岛阻隔,东西部湖水交换不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