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珍珠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是怎样逐渐得到了珍珠鸟的依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找、读、评、议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2学时重点
感受“我”是怎样逐渐得到了珍珠鸟的依赖。
3学时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珍珠鸟》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测字词。
1、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请先来欣赏一幅图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图片上的内容说一说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
2、板书课题,齐读。
3、检测字词:
雏儿
蓬松
柜子
画框
细腻
流泻
信赖
繁茂
二、初读,文脉初探
图画上内容,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6自然段,找出与图画内容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
作者看到这一幕时的感受是什么?
1、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图画上面的内容呢?你找到了吗?
2、看到这和谐的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3、作者看到这一幕时的感受是什么?
4、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竟让作者有如此的感受呢?找出描写小珍珠鸟的外形特点的句子。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a、你觉得这小家伙长的怎么样?为什么?
b、作者呢?
c、指导朗读。
5、作者是怎么称呼这只小鸟的呢?
6、课文中还有多处作者亲切的称小珍珠鸟为“小家伙”的句子,你找到了吗?谁来读读。
三、再读,引导再探
默读课文8——14自然段,思考:
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的反应如何?
先找一找,划一划;再读一读,品一品;最后小组议一议,交流交流。
四、研读,引导再探
1、俗话说:本性难移。珍珠鸟生来就是一种怕人的鸟,作者是怎样让它能飞上肩头,还能做梦的呢?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呢?
2、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的反应如何呢?
3、出示: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1)“我”为什么这么小心?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2)指导朗读。
4、正因为“我”的小心,正因为“我”绝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小珍珠鸟才敢探出脑袋,钻出身来。时间久了,那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
a、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b、从这段话里,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c、此时“我”的反应呢?
6、正是由于“我”不管它,所以它的活动地点不断地发生了新的变化。正是由于“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绝不飞出去。正是由于“我”不管它,它的胆子渐渐地变大了,它的活动地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出示: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7、小珍珠鸟在不断地试探我,看我的反应,而此时我的反应是什么呢?
8、它见我不去伤害它,他又有什么举动呢?而我呢?
9、就这样,在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地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时,它又跑到哪里了?
10、出示: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11、面对眼前,对我如此放心、信任的小家伙,我又是如何回应它的呢?
12、原本生性怕人的珍珠鸟,在自己的不断试探、亲近下,终于对我产生信赖,白天,它淘气的陪伴我,天色入暮,无论父母怎样呼唤都不肯离去。竟然还有一天落到了我肩上了,睡着了,还做梦呢?也就是刚才看到的图画上的内容,而此时,“我”的反应是什么呢?
13、是什么让这样一只怕人的鸟,对“我”产生信赖的呢
五、小结,延展追探
1、是的,只有信赖才能创造美好的境界。正因为“我”精心的呵护,才换来珍珠鸟对我“我”如此的信赖,才换来小鸟在“我”肩上睡着的画面。那正在熟睡的珍珠鸟,又在有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2、也许,珍珠鸟还会做这样的一个梦:梦见自己与父母唱着欢乐的歌,一起飞向蓝天,一起自由地翱翔。因为它们的家并不仅仅局限于我小小的书房,它们属于大自然,蓝天才是它们真正的家。这也正是作者为何是一时的感受,而不是一生的的感受。
3、其实,不仅仅是人与鸟之间需要依赖,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信赖。只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沟通、多一份理解那便多一份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