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素养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6月素养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6 13:37:26

文档简介

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6月素养评估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不论在哪个年代,语言都被赋予了无穷的力量。它有时振聋发聩,有时润物细无声。在反动派的罪恶和卑liè ①   行径之下,语言是闻一多慷慨激昂的讲演,将悲愤化作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之下,语言是丁肇中对教育本质的检讨,消除中国学生在埋头读书里的 pánɡ huánɡ ②    ;在面对艰难jué③   择时,王选主动对年轻人进行扶植和帮助,赞同大家实现自我价值;在世界分崩离析之后,语言是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憧憬。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悲愤      B.检讨      C.扶植        D.分崩离析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悠悠我心。(《子衿》)
③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 ,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⑦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   ,   ”。
⑧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竺可桢,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最后一次讲演》选自《闻一多全集》。作者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等。
C.《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选自《在北大听讲座(第1辑):思想的声
音》,作者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是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保尔开始写作了。他打算写一部描述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自然而然就跃入了脑海:     。
6.上面语段中跃入保尔脑海的书名是(3分)( )
A.《牛虻》 B.《暴风雨所诞生的》C.《英勇骑兵》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有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次数 经历 结果
第一次 ①  继续战斗
第二次 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脑袋旁炸开 依然继续战斗
第三次 严肃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保尔,他不得不回家养病 不久后又请求回到战线
第四次 ② 最终瘫痪但改用文学作战
(二)现代文阅读
善良、快乐、智慧与道义
——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骆玉明
①我在复旦教书几十年了,但是说话总是磕磕绊绊,不利索。因为这个原因,系里让我在这样一个比较重要的场合讲话,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但是我不会说重要的话,想了一想,决定给大家讲几个名词的解释。
②我要说的第一个词是“善良”。善良是什么呢 是一个祝福。
③我记得很清楚的一天,是2006年4月21日,我小女儿出生的那天。晚上我从医院出来,坐地铁回家,地铁里有一个女人在卖报纸,她背着一个小孩,小孩已经睡着了,垂着头,但女人手上的报纸还有一厚沓。我自然想起自己的女儿,我希望我的女儿来到一个好的世界,希望这个世界能更好一点儿。于是,我就把那个女人剩下的报纸都买下来,然后对她说:“小孩睡着了,你赶紧带他回去吧。”
④我想这个世界确实比以前的好了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那个小孩可以比较舒服地早睡一两个小时。所以,当我们说善良是一个祝福的时候,它不仅仅是我们对他人的祝福,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祝福,更是对这个世界的祝福。当我们表达善意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比原来好一点点。
⑤同学们离开学校后,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情,有时候可能心情很坏,怎么办呢 能不能对世人保持善良呢 《金刚经》里有一句话:
“心生种种法生。”世界上其实本来没有仇人,因为有仇恨,所以才会有仇人。如果人和人之间有更多的善良,那就不会有仇人。
⑥第二个词是“快乐”。快乐是一种能力。
⑦我们感觉不快乐的时候,往往会抱怨周围的人和环境,但有时
候,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能力,所以才会不快乐。比如《红楼梦》里林黛玉为什么整天不快乐 她的身体不好。史湘云的境遇比她差多了,但史湘云快乐。史湘云为什么快乐 因为她身体好啊!你看她一顿要啃两大块肉,若啃完以后再嗲兮兮、娇滴滴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那像什么 所以我们讲快乐的能力,首先是拥有健康,当我们健康时,我们的不快乐就会减少。
⑧当然,我们说的能力,包含许多方面。我想起一件事情。有一个同学毕业后到我这里来,埋怨领导不器重他。我就对他说,其实重要的不是器重不器重,重要的是“重”,你要是不“重”的话,人家想器重你也很难;如果你“重”,他不器重你,那就是他傻。
⑨第三个词是“智慧”。智慧是什么呢 它可能是一种痛苦。
⑩我小时候喜欢抄各种格言。有一次我抄到高尔基的一句话:
“智慧就是痛苦。”那时候我认为自己还是有智慧的,抄这句话的时候很开心,因为我忽然知道了自己为什么痛苦。
虽然我智慧不多,但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还是会想到很多:首先我们是不完美的,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愚昧或者过多的欲望,而陷入泥沼;社会是不完美的,社会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历史也是不完美的,你会发现历史的进程里有很多灾难不应该发生。归根结底,人类是不完美的。
我们感受到痛苦,但如果你认真地凝视痛苦,它就可能带来一些美的东西。比如屈原是痛苦的,但《离骚》是美的;阮籍是痛苦的,但《咏怀》是美的;鲁迅是痛苦的,但《野草》是美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待不完美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我们所能创造的美去弥补它。
第四个词是“道义”。道义是一种责任。
《论语》里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儒者的志向和儒家的人生态度,这句话就是“士志于道”。“士”当然是普通人,他有普通的生活,要养家糊口,要买奶粉、买尿布,要服务社会,跟常人一样。但是有一点不同,一个“士”,其真正的人生价值和最高的人生目标是“道”,也就是追求真理,确认行为符合正义的价值观,守护正义的价值观。
那么,读书人为什么非得“志于道” 因为知识是人类的财产,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人类在蒙昧和苦难当中寻求和创造的财富,我们是财产的继承人,因此我们有责任。
大学毕业后,你们会走上不同的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拥有不同的生活。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记住,我们是读书人,我们是懂得道义的。
祝愿大家以一种善良的态度生活,拥有快乐,拥有智慧,并且始终执守道义。
(有删改)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选文标题简洁明了,具有针对性,既概括了有关善良、快乐、智慧与道义的演讲内容,又通过副标题暗示听众为即将毕业的学子。
B.作者说“善良”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祝福,如果我们心存善念,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仇恨,世上就不会有仇人。
C.作者认为,快乐是我们自身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首要的方面就是“健康的身体”。
D.只有读书人需要“志于道”,即追求真理、守护正义的价值观,因为读书人继承了前人的知识,“志于道”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9.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本文,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3分)
10.作为一篇演讲词,选文的开场白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4分)
11.演讲词在用语上很有讲究。作者在解释第三个词“智慧”时,说智慧“可能是一种痛苦”,对此你怎么理解 (4分)
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思考
王栋生
当你在作文中写“我认为”时,所表达的见解或观点是不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 如果不是,那就应当写成“有人认为”,或“书上
说”了。
表达见解或观点,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的”“个人的”,是“我认为”而不是“我们认为”,是“我要”而不是“我们应当”……个人写作,只能代表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如果说“我们认为”,则需要征求多人的意见,那将非常困难。
同学们的作文,是个人写作,理所当然要有个人的情感、态度,如果一味重复或复制别人的思想观点,何必叫“作文” 那不成了复印机吗 如果老师对“我们认为”并不介意,一个班岂不是可以只交一篇作文就能“代表” 因此,作文表达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态度和情感,否则谈不上“诚”。
因为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中学生思想也许不够成熟,但是认知有规律,不能要求这个年龄的人思想一定成熟;“成熟”有规律、有周期,程度也不一样(很多人直到老年也没认真思考过,他的认知仍然是“生的”,或“半生不熟的”)A。不过,对自己的作文表达负责,至少在某个阶段表达某个观点时经过思考,是应当做到也能够做到的。
【甲】一些同学谈问题,常常不经思考,没有事实依据,不但无法对读者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不了解事实,就敢表态;明明没有思考,没有形成“看法”,却把别人的观点、说教当作自己的看法;他不赞同一件事的做法(甚至极端厌恶那种做法),然而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甚至只为作文多得三五分)B,就放弃独立思考,或掩盖真实的情感,“顺着别人暗示的意思写”。选择不诚实的态度,怎么能让别人信服,又怎么能于心无愧呢 他们不是在写作文,只是在“表态”“站队”,他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发现事实、尊重事实,而是为了逐利。如此作文,自欺欺人,“我口不能言说我心”,不可能获得作文的愉悦。一些同学叹息作文难,是不是也要从这些方面找找原因
作文是思想活动的成果,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赛场球迷的疯狂,同学们多多少少见识过。球迷之所以痴迷,在于有强烈的情感倾向,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呐喊助威。他们往往站在同一区域,穿着与球队同色的衣服,数万人反复同唱一两句旋律简单的歌,反复做同一简单机械的动作,这是非常有激情的群体体验。在那两三个小时,球迷放弃个人意识,成为“我们”,纵情宣泄,或许只是为了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置身于球迷群体中,“我们”不由自主地唱,情不自禁地跳,同哭同歌,不需要理性判断,“我们”会忘记足球之美没有边界,“我们”甚至对裁判正确的执法也报以嘘声,“我们”不会对对方球员的精彩动作报以赞许,“我们”会集体吼叫以图造成对方失误……然而有的球迷为胜负斗殴甚至引发大规模骚乱,不惜败坏体育运动的声誉,因为“迷”而丧失理智,很可怕。很难想象,那些疯狂的球迷在个人认知领域能否冷静客观地面对事物。读中学生评论世事的作文,常有坐在球场面对球迷山呼海啸的感觉,很难看到那种冷静客观的“我认为”。
同学们写议论文时,经常会说几句时尚的空话,出现几次“关键词”“戴正帽子”,认为明确表明观点可以减少误判。其实,这是对付考试作文快速阅卷的野路子,担心被误判,宁可牺牲文章质量。如果养成了这种习惯,作文就会少了真诚,也就谈不上负责地表达个人见解,也就很难感受作文的趣味。
从人的成长角度观察,个人见解比集体意识有价值,因为它是个人经过独立思考产生的见解,有问题的发现,有思维的过程,有创造性的因子,有表达的方式方法,等等。回顾历史文化的发展,不难发现,真正产生影响,起到推动文明发展的,往往是那些真诚负责的“属于个人的思想”,一个一个,组合成一个时代的“人们”。所谓的“我们”,是一种言说习惯,事实上,没有人可以随便代表大家的思考。“我”被“我们”取代,大话也就多起来。大话一般是没有实质内容的空话,比如,“我们一定要”“我们一定能够”之类,很少会有人当真,自然也不会有人去追究;他在说“我们”时并没有经过思考,听的人也不会把他的话当真,因为多数情况下,这种表达不真诚。
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思考,对自己的表达负责,是一生的精神底子。作为学生,下笔作文时虚应故事,逢场作戏,以后指不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总是把别人的、集体的“观点”说成是“我认为”,会导致个人丧失思考意识。写出真正属于个人的好作文,要有真知灼见;倘若见解不成熟,但只要是自己的思考,也还是有价值的。如果处在某种特殊状态下不宜或无法真实地言说,可以选择沉默,尽量不说假话。不说假话并不难,只要想到个人要对自己的名誉负责,保持个人尊严就可以了。
【乙】负责地说出一个“我认为”并不难,只要你肯思考。
(选自《中学生百科·大语文》,有删改)
12.作者建议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思考,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想要真诚地表达自己,会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B.真诚地说出自己观点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勤于思考。
C.作文时写“关键词”会导致写出的作文可能不真诚。
D.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思考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13.作者在文中叙述赛场球迷疯狂行为的目的是(3分)( )
A.运用举例论证,建议中学生写作文不仅要富有激情,更要富有理性。
B.将球迷的疯狂行为与中学生写作进行对比,论证了写作只需要有激情。
C.将中学生写作比喻成球迷的疯狂行为,论证了要冷静客观地面对写作。
D.运用举例论证,建议中学生不仅要释放学习压力,更要释放生活压力。
14.文中A、B两处分别对括号内的内容进行批注,请参照示例,补充B处的批注。(4分)
示例:A.对“成熟”的程度进行解释,论述很多老年人的认知发展是盲目的。
1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甲】【乙】两处中的哪一处最恰当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理由。(4分)
在日常的表达中,有很多避免误会的方法,比如,不带个人情绪,尊重事实,客观公正,注意分寸和节奏,注意层次,一步一步地深入,质疑有据,表达委婉、含蓄,不说过头话,等等。做到这些,对有正常阅读经验的同学们而言,未必是很困难的事。
(三)古诗文阅读
冯谖①客孟尝君
冯谖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②。券遍合,起,矫命③,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④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⑤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⑥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①冯谖:孟尝君的门客。②合券:指核对债券(借据)、契约。③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④长驱:驱车不停。⑤拊爱:抚爱。⑥就国:到自己封地(薛)去住。
16.下列对冯谖所做之事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假托孟尝君的命令      B.自作主张帮孟尝君买“义”
C.故意曲解孟尝君话语的意思 D.在孟尝君面前极力表现自己
17.请摘录文中能直接表现冯谖为孟尝君买“义”效果的语句。(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悉来合券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B.以责赐诸民 以其境过清(柳宗元《小石潭记》)
C.臣窃计 通计一舟(魏学洢《核舟记》)
D.先生所为文市义者 为宫室、器皿、人物(魏学洢《核舟记》)
【甲】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乙】浣溪沙·游蕲水②清泉寺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③。
【注】①愚溪北池:柳宗元在永州冉溪筑室居住,将溪水命名为愚溪。溪东北有池,又将池命名为愚池。②蕲(qí)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附近。③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19.请根据所写内容推断两首诗词描写的角度,下面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先俯后仰  【乙】词由远及近 
B.【甲】诗先仰后俯  【乙】词由远及近
C.【甲】诗先俯后仰  【乙】词由近及远
D.【甲】诗先仰后俯  【乙】词由近及远
20.【甲】【乙】两首诗词都借景抒情,表达的情感却有差异。请简要分析。(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文学社最近打算开展以“红旗飘飘,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前需要做以下准备,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21.下面是给参赛选手的建议,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面带笑容,放松心情。如果紧张,可以做一下深呼吸,环视现场,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B.声音清晰、悦耳,音量适中,根据演讲的需要适当调节语速、语气。
C.站姿自然、沉稳,同时辅以夸张的手势动作。
D.直面听众,适时用眼神与听众交流,观察他们的反应,以调整自己的语气和体态。
22.小语摘抄演讲稿写作知识的过程中出现了疏漏,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①写演讲稿时,要明确表达观点,把自己的思路直接地展现出来。②听现场演讲与读文章,在于听众无法像读者那样反复阅读,慢慢思考。因此,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③除了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外,尤其要注意观点要明确,④将其更直接地呈现出来,不要过多地让听众去揣摩。
23.下图是文学社拟定的演讲比赛流程,其中有三处空缺,请你补充完整。(6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成功并非只是指获得了让人满意的预期结果。成功没有绝对的标准,成长路上的挫折和坎坷,当我们换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也能品出成功的别样滋味。请以《换个角度看,也算成功》为标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明确事件内容。
(2)写清楚对“也算成功”的思考。
(3)充分表现“换个角度”的前后心理变化。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信息。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5分)
1.略(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4分)①劣②彷徨④抉
3.B(3分)
4.(10分)
①潭影空人心
②青青子衿
③天涯若比邻
④气蒸云梦泽
⑤不可知其源
⑥缺月挂疏桐
⑦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A(3分)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6.B。(3分)
7.(2分)①与波兰白军战斗腿受伤感染风寒
②在铁路快修好时,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8.D(3分)
9.(3分)①快乐②智慧③收束全文,再次强调演讲的重点,表达祝愿
10.(4分)
答案:①由自己说话磕巴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出演讲的原因和演讲的内容,语言简洁,自然流畅;②语言谦虚幽默,平易近人,有利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激发听众的兴趣。
11.(4分)
答案:①说智慧“可能是一种痛苦”,是因为我们人类自身、社会及历史进程都是不完美的;②说智慧“可能是一种痛苦”,是指面对不完美、面对痛苦,我们应该另辟蹊径,用智慧创造的美去弥补。如此,智慧就不是“痛苦”的,而是愉快的。
12.B(3分)
13.A(3分)
14.(4分)答案:对“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扬”的程度进行拓展,论述放弃独立思考,或掩盖真实的情感去写作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是自欺欺人。
15.(4分)答案:放在【乙】处最恰当。由写作转为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层层推进,具体列举了如何真诚地进行表达的方法。“做到这些,对有正常阅读经验的同学们而言,未必是很困难的事”启示下文“负责地说出一个‘我认为’并不难”。
16.D(3分)
17.(4分)答案: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8.A(3分)A项,都是副词,“都”的意思;B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动词,考虑/动词,计算;D项,介词,替/动词,做,此处指雕刻。
参考译文:冯谖驾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务的百姓都来核对借据。借据核对完毕后,(冯谖)站起来,(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随即烧了那些借据。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驱车不停地回到齐都,清晨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冯谖回得如此迅速感到很奇怪,立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债款都收完了吗 怎么回得这么快 ”(冯谖)说:“都收完了。”“买什么回来了呢 ”冯谖回答道:“您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自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私自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孟尝君道:“买仁义是怎么回事 ”(冯谖)道:“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邑,却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我擅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借据,以至百姓欢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仁义的方式啊。”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嗯,先生,算了吧。”过了一年,齐闵王对孟尝君说:“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作我的臣子。”孟尝君只好到自己的领地借去住,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搀扶着老者,带着幼童,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对冯谖说:“您为我买的‘义’,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19.B(3分)
20.(4分)答案:【甲】诗描绘了愚池雨后的晨景,通过对“宿云”“晓日”“高树”和“清池”等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雨霁云消的明丽图景。由此可见,诗人虽被贬永州,但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态,坚信乌云终会散去,光明终将来临。【乙】词描写了南方暮春雨中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体现了词人虽被贬黄州,却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1.C(3分)
22.(6分)
答案:第②处,修改:在“读文章”后加“的不同”。
第③处,修改为:除了观点要明确外,尤其要注意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和过渡性语句来提示自己的思路。
23.(6分)
①推选主持人
② 制定评选细则
③ 获奖同学发表感言,评委点评或总结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略(6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