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5 20: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下10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小学阶段所学咏物诗,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
2.联系资料领会竹与石的关系,通过抓关键词感受竹石的精神。
3.通过联结诗人生平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体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竹石的精神。
2.联结诗人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梳理咏物诗
(一)梳理咏物诗
同学们,小学六年时光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其中有一类古诗独具特色,名为“咏物诗”。(板书:咏物诗)咏物诗,表面上看写的是“物”。(板书:物)但实际上,咏物诗真正要写的是——人。(板书:人)接下来,我们一同回顾曾学过的咏物诗。
1.这首诗咏的是——梅。但实际上,诗人真正要写高洁脱俗,一身清气的人。王冕《墨梅》。个人背诵。
2.这首咏物诗咏的物是——蝉。但诗人真正要咏的不是蝉,而是这样的人。虞世南《蝉》。全班齐读。
3.这首咏物诗,咏的物是——石灰,而诗人要写的是这样的人。上节课所学于谦《石灰吟》。全班齐背。
过渡: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新的咏物诗《竹石》(板书课题),作者郑夑(板书)。
(二)了解诗人
1.根据资料介绍诗人: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有关郑夑的资料,你对郑夑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预设:(1)郑夑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爱画兰、竹、菊、石。其中画兰竹成就最为突出。
(2)郑夑号“板桥”,又名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3)郑夑一生坎坷,三岁丧母,中年父亲儿子相继离世。为官清廉却惨遭诬陷,辞官返乡靠卖画为生。
过渡:带着我们对他的了解,一起来读一读他的《竹石》。
二、活动一:读出诗的韵味
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1.个人朗读:指导难字燮、劲的读音。
2.全班齐读
过渡:读通了古诗,我们一起来了解郑燮所咏之物——竹石有怎样的特点。
三、活动二:品味竹石精神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古诗
(一)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个人说古诗大意,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二)聚焦关键词,感悟竹石精神
1.感悟竹石的精神
(1)抓关键词感悟: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哪些关键词来理解竹石的精神呢?
预设:①你圈出了“咬定”字,感受到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竹石目标之坚定。
②“不放松”让你感受到竹石之执着。
③“任尔”让你感受到竹石的洒脱,任尔的意思是什么呢?是的,任凭。管他东西南北风,我浑然不惧。
④“千磨万击”让你感受到竹石的毫不畏惧。
⑤你还关注到了哪个词?“坚劲”。请你以给坚劲找个近义词,坚强、坚韧、强劲、刚劲。(拆分理解法)刚刚找到的所有词语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竹石的坚劲(板书)。
(2)想象感悟:石灰要经历千锤万凿,陶金的要经历千淘万漉,竹石要经历千磨万击,发挥想象竹石正经历怎样的磨难呢?
预设:暴雨的冲刷、狂风的呼啸、冰雪的凛冽。
(3)朗读感悟:无论经历多大的磨难,竹石仍然——请读,再读,读出坚劲。
2.领会竹与石的关系
老师发现大家抓的关键词都是写竹子的,那石呢?
预设:你抓住“破岩”这一词,感受到竹子强大的生命力。
(1)借助资料领会:
观察插图及郑燮竹石图:请看课本上的插图以及诗人的三幅竹石图,用一个词概括竹和石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理解《板桥题画》节选:郑燮也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所画之石:“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请你给“雄”组个词,雄壮、雄秀,“秀”呢?秀美、秀丽。这石不仅不丑,还雄壮秀丽。
(2)同桌共学领会:
课前有同学分享到郑夑不仅画竹有名,画兰也颇有盛名。接下来请同桌根据学习要求共学郑夑的《题画兰》。
预设:兰花生活在“突岩”,也就是悬崖峭壁,如此艰难的生活环境,它却芳香浓郁,这让你们感受到兰花的坚强不屈。这不正是竹石吗,在雄秀的岩石中破岩而生。
总结:因为有了石,更加反衬出竹子的坚劲。带着大家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郑板桥的《竹石》,读出坚劲,读出雄秀。
过渡:诗人与竹石有怎样的联系呢?
四、活动三:感悟人的品格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结合资料,联结诗人的生平与竹石,谈谈你们对郑燮的认识。
预设:①你们关注到他中年时的资料,他考取功名一路坎坷,但他从不放弃。诗人正像竹石一样坚持不懈。请你们组齐读,从你们的朗读和站姿老师感受到你们对郑燮的尊敬。
②老年时的郑燮为救百姓直至被贬。这可是他用23年的时光考取的功名啊,这也正是竹石毫不畏惧的精神。请读古诗,这次读你们带着怎样的情感?嗯,对诗人的敬佩。
③你们小组有补充,幼年时的郑燮,遭遇了世人的恶意,可他一心只想发奋读书。这不正是竹石坚韧不拔的精神吗。请再读古诗。
总结: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郑燮表面上咏的是竹石,其实他真正要写的是怎样的人呢?坚强不屈、坚韧不拔......(板书)
我们终于明白,竹石就是——郑燮。郑燮就是——竹石。这就是托物言志,这就是借物喻人(板书)。请全班带着自己对诗人的情感再读《竹石》(配乐朗读)。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大家抄写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咏物诗,作为自己的励志卡。请永远记住,自己的志向,自己的追求。学语文最终就是学做人。
板书设计
竹石
清 郑燮
竹 人
坚韧、刚劲 刚正不阿
傲然挺立 铁骨铮铮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