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分值150分。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通过谐音、假借、异体等形式的词语改编所形成的“方言梗”在年轻人中形成了独具
一格的圈层影响力,集幽默、独特的文化含义以及文化同频、情感共鸣等社交属性于一体,
凸显了年青一代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正如福柯所言,“话语的生产总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受到暗中系统的控制、选择、组
织和再分配”。在传统社会,话语生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
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生产的工具,拥有了自我表达的渠道和平
台,话语生产随之活跃起来。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基于情绪表达和娱乐的需要,利用
手中的传播工具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梗”游戏。他们通过造“梗”,建构起一种幽默甚至
荒诞的风格,以增加网络社交的“笑果”。
我国大概有100多种方言,每种方言都有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特点。方言的这种
差异性,对非方言使用者来说,新奇而又特别,正好为追求幽默化、个性化表达的年轻人
提供了造“梗”的丰富素材。比如,网友根据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创造出
“猴赛雷”,用“耗子尾汁”表示“好自为之”(“耗子尾汁”为河南话“好自为之”的
谐音)。
“方言梗”在网络社交中带来的幽默效果,不仅来自方言词语本身的新奇,更来自“方
言梗”背后的社会热点事件所承载的特殊隐喻。比如,“猴赛雷”最初源于一个晚会的吉
祥物的形象所引发的讨论。那个晚会的吉祥物是一只猴子,猴子的两个腮帮子呈现出鼓鼓
的样子。一些网友对此形象并不认可,大呼“被雷到了”,于是用广东话“猴赛(腮)雷”
(好厉害)给出一语双关的评价。很显然,这里的“猴赛雷”表面上虽有称赞“厉害”的
意思,但实际要表达的却是一种并不认同的调侃。后来,网友在对各种娱乐斯闻、八卦报
道、热门话题等的讨论中,常常用“猴赛雷”表达惊讶、失望或者否认的情绪。这个表达
方式形象有趣,语意也显得比较强烈,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此外,“方言梗”来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人以亲切又朴素的感觉。亲切感让人想
要关注,朴素感则让人在模仿和传播中感受到一种诙谐的乐趣。最重要的是,“方言梗”
自带地域文化、身份认同属性,能够唤起人们的代入感。这种身份认同不仅增加了网络
交流的乐趣,也激发了属于同一方言区的人们的集体共鸣和二次创作的热情,从而推动了
“方言梗”的传播。
“方言梗”不仅仅是一种字词游戏,带来的也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社会情绪的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