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高频易错押题提分卷(人教版)
一、填空题
1.观察物体,从上面可以看到 个正方形;从左面可以看到 个正方形;从 (填“前”“左”或“上”)面可以看到5个正方形。
2.99×125×8=99×(125×8)运用了 律。计算618+324+76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是根据 律。
3.用0、1、2、8和小数点(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组成最大的两位小数是(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不读零的两位小数是( )。
4.由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
5.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3厘米,另一边长6厘米,第三边长(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6.小红在一次期末测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4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1分,小红的英语成绩是( )分。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2cm和6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cm;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它相等,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 )cm。
8.学校运动会上立定跳远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是176cm,其中两人的成绩分别是182cm和174cm,另外一人的成绩是( )cm。
9.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20个头,从下面数,有62只脚。笼子里有( )只兔。
10.用8,8,10,3四个数(每个数都用上,且只用一次)及“+”、“-”、“×”、“÷”或“( )”,算出24,列出综合算式是( )。
11.王明在用计算器计算“236×45”时,发现按键“4”坏了。如果还是用这个计算器,他可以怎么计算?请写出算式:( )。
12.经称重,一个西瓜的质量是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4.6kg,那么这个西瓜的质量最重为( )kg,最轻为( )kg。
13.小白兔天天去采蘑菇,晴天每天采10朵,雨天每天采5朵,结果15天平均每天采8朵。这15天中有( )天是晴天。
14.用两根长分别是8cm、15cm的小棒和另一个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都是整厘米数),另一根小棒最长是( )cm,最短是( )cm。
15.超市某品牌牛奶搞促销活动,今天上午卖出37箱,下午卖出63箱。这些牛奶一共卖了( )元。
二、判断题
16.12.8和12.80的大小一样,但计数单位不一样。( )
17.小华身高145厘米,所以他去平均水深130厘米的河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
18.大于2.13且小于2.16的小数只有两个。( )
19.小明所在小组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36千克。( )
20.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21.6.75中的“7”和10.7中的“7”表示的意义相同。( )
22.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 )
23.5.9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小数点后面的0不可以省略。( )
三、选择题
24.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新数( )。
A.大小不变 B.扩大到原数的10倍
C.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D.缩小到原数的
25.观察,不能看到的的观察位置是( )。
A.上面 B.右面 C.前面
26.如下图,每个盒子里都有两根小棒,把其中-根小棒用剪刀剪成两段,与另一根小棒围成三角形。下面的剪法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27.下面关于三角形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B.
C. D.
28.如图,将两个三角形各截去∠1,剩下甲、乙两部分,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图形的内角和<乙图形的内角和 B.甲图形的内角和=乙图形的内角和
C.甲图形的内角和>乙图形的内角和 D.无法比较
29.下面图形一定不能表达0.21的是( )。
A. B.
C. D.
30.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不能用0.3表示的是( )。
A. B. C. D.
31.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36千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学生体重都是36千克
B.可能有学生体重超过36千克
C.所有学生体重都低于36千克
32.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概念模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下图是展区工作人员用3D技术为大家制作的模型。移动模型上面的小正方体,要使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小正方体可以移到( )号小正方体上面。
A.① B.② C.③ D.④
33.“小小毕昇”活字印刷体验活动中,同学们上午3小时每小时印刷120个汉字,下午5小时一共印刷760个汉字。根据以上信息,要求平均每小时印刷多少个汉字,正确的列式为( )。
A.(120+760)÷(3+5) B.(120×3+760)÷(3+5)
C.(120×3+760×5)÷(3+5) D.(120+760×5)÷(3+5)
四、计算题
34.计算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5.如图,,求,和的度数。
五、作图题
36.把小船图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4格;把金鱼图的另一半画出来。
37.下面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代表1平方厘米,给定的这条线段长5厘米。以这条线段为一条边画一个周长是22厘米的长方形。
六、解答题
38.阳光小学要举行艺术节表演,全校师生到会场观看,请根据以下信息判断,这个会场的座位够吗?(请先写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信息一 会场共有34排,每排有25个座位。 信息二 全校共有18个班,平均每班有43人。 信息三 全校共有教师72人。
39.学校组织学生去春游,请根据活动安排,解决问题。
(1)本次去春游由16位老师带着12个班的同学前往,平均每班40人。有10辆大客车,每辆客车有48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坐吗?
(2)进入公园需要另外购票,购票方案如下图。由6位老师带领69名学生去公园游玩,怎样买票最省钱?最少需多少元?
学生票:10元/人 成人票:15元/人 团体票:(50人及以上):11元/人
40.夏天来了,青少年宫组织30名学生去“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高炉尚露营基地”露营。基地对外出租帐篷,大帐篷每顶住4人,租金100元,小帐篷每顶住2人,租金60元,青少年宫怎样租帐篷最省钱?
41.学校运动会四(1)班经过努力拼搏获得了年级总分冠军,王老师和李老师带着全班30名同学乘车去参观博物馆,怎样租车最省钱?至少需要多少钱?
商务车:限乘8人/辆,租金340元/辆/天 中巴车:限乘12人/辆,租金500元/辆/天
42.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今年小坝村的梨子喜获丰收,全部采摘后共运走76车,平均每车20吨,这时还剩下58吨,今年小坝村共采摘梨子多少吨?
43.阳光小学有130名师生参加研学活动,如下表,有三种车辆可以选择。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计算最少需要多少钱?
客车 面包车 小轿车
限乘客20人 限乘客6人 限乘客4人
租车费为800元/辆 租车费为300元/辆 租车费为220元/辆
44.张老板租了几辆车装一批货物,如果每车装15吨,这批货物还剩2吨没装走;如果每车再多装1吨,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1吨其它货物。请你算一算张老板的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张老板一共租了( )辆车。
(2)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45.李老师下午3:20从学校出发去科技馆,全程5千米。他先以75米/分的速度步行646米到达公交站,乘坐公交车8分钟后到达科技馆附近,之后又以相同的步行速度走了554米来到科技馆大门。
(1)这趟公交车每分钟行驶多少米?
(2)李老师何时到达科技馆大门?
46.李师傅是某汽车零件厂的资深技工,每周能稳定加工450个精密零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厂引进了新的数控机床。经过学习,李师傅掌握了新技术,现在每周能比原来多加工128个。如果一个月按4周计算,李师傅一个季度一共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47.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异常火爆,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电影院推出的该影片4D版的两种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1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90元。4名家长带着6名儿童到该影院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那么选哪种方案合算?
48.春风拂新意,赏荷正当时。下面是一块荷塘地的示意图,小红想要计算这块地的面积,她认为可以这样计算:30×(18+42)=30×60=1800(m2)。她的想法对吗?请你画一画,并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4 3 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将第一个图形从上面观察的图形、第二个图形从左面观察的图形、第三个图形从前面、左面或上面观察的图形画出即可解答。
【解析】
观察物体,从上面可以看到4个正方形;从左面可以看到3个正方形;从前面可以看到5个正方形。
2.乘法结合 324+76 加法结合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计算99×125×8,可以先计算125×8的结果,再与99相乘,据此填空即可;
根据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相等;618+324+76中,可以先计算324+76,得400,计算更简便。
【解析】99×125×8=99×(125×8)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计算618+324+76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324+76,这是根据加法结合律。
3.
82.10
10.28
80.12(答案不唯一)
【分析】要组成最大的两位小数,需将最大的数字放在十位,次大的放在个位,剩余较大的数字放在小数部分;
最小的两位小数需将最小的非零数字放在十位,个位放0,剩余数字按升序排列;
不读零的两位小数需使0位于整数部分的末尾或小数部分的末尾,且不发音。
【解析】由分析知:用0、1、2、8和小数点(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组成最大的两位小数是82.10,最小的两位小数是10.28 ,不读零的两位小数是 80.12。(答案不唯一)
4.4.503 四点五零三
【分析】根据数的组成,有几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就是几,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的就写0补足数位;4个一即个位上是4,5个十分之一即十分位上5,3个千分之一即千分位上是3,百分位没有计数单位就用0补足,据此写出这个小数即可;
根据小数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需要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零也要依次读出来。据此读出此数即可。
【解析】由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写作4.503,读作四点五零三。
5.6 15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条腰相等,已知两条边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判断出另一条边的长度。最后再将三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求出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当腰是3厘米时:3+3=6(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腰是6厘米时,3+6=9(厘米),9>6,能围成三角形。
3+6+6
=9+6
=15(厘米)
因此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3厘米,另一边长6厘米,它的周长是15厘米。
6.100
【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4分,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1分,根据“总数=平均数×份数”即可求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总分和语文、数学两科考试的总分。然后再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的总分减去语文、数学两科考试的总分,即可求出英语考试的分数。
【解析】94×3-91×2
=282-182
=100(分)
因此小红的英语成绩是100分。
7.30 10
【分析】等腰三角形是指至少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两个边称为这个三角形的腰。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而6+6=12cm,所以腰长不能为6cm,腰长是12cm,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2+6=30cm。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30÷3=10cm。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2+6
=24+6
=30(cm)
30÷3=10(cm)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2cm和6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0cm;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它相等,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0cm。
8.172
【分析】根据题意,用平均成绩乘3算出三人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减去两人的成绩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成绩。
【解析】176×3=528(cm)
528-182-174
=346-174
=172(cm)
所以,另外一人的成绩是172cm。
9.11
【分析】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则总脚数为=40只,与实际脚数相差=22只。每只兔比鸡多2只脚,因此兔的数量为=11只。
【解析】假设全是鸡,则兔的只数为:
(62-2×20)÷(4-2)
=(62-40)÷2
=22÷2
=11(只)
笼子里有11只兔。
10.
【分析】假设最后一级运算是乘法,那么上一级的运算结果就是8或者3,3乘8等于24,同时运用运算符合“+”、“-”、“÷”,不能得到结果24;假设最后一级运算是加法,最后的一个加数是10或者8,或者3,都不能得到结果24;假设最后一级运算是减法,最后一个减数是8或者10,或者3,都不能得到结果24;因此最后一级运算只能是除法,除数是3,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即24乘3等于72,算出上一级运算结果就是72,同时要用到两个数字8,和数字10,并且运用运算符合“+”、“-”、“÷”的话,就要运用括号,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要先算10乘8得80,再计算80减去8的差。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0×8-8)÷3
=(80-8)÷3
=72÷3
=24
11.236×5×9
【分析】本题可以考虑45拆成2个不含数字4的因数相乘,即45=5×9,然后再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乘法结合律的特点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c×b=a×(c×b)。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236×45
=236×(5×9)
=236×5×9
=1180×9
=10620
王明在用计算器计算“236×45”时,发现按键“4”坏了。如果还是用这个计算器,他可以怎么计算?请写出算式:236×5×9。(答案不唯一)
12.4.64 4.55
【分析】分析题目,这个两位小数如果是“四舍”得到4.6,则原来的小数比4.6大,4.6是把原来小数的百分位上的数字直接去掉得到的,所以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还是4,十分位还是6,百分位的数字最大是4;
这个两位小数如果是“五入”得到4.6,则原来的小数比4.6小,4.6是原来小数的十分位数字加1之后得到的,所以这个小数原来的十分位数字是5,原来的整数部分还是4,百分位的数字最小是5,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经称重,一个西瓜的质量是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4.6kg,那么这个西瓜的质量最重为4.64kg,最轻为4.55kg。
13.9
【分析】假设15天全是雨天,全是雨天一共采蘑菇的朵数为5×15=75朵,15天实际采蘑菇总量为8×15=120朵,用15天实际采蘑菇总量减去全是雨天一共采蘑菇的朵数,即120-75=45朵,求出全是雨天一共采蘑菇的朵数与实际采蘑菇总量的差,用10-5=5朵,求出晴天每天采的朵数比雨天每天多采的朵数,再用全是雨天一共采蘑菇的朵数与实际采蘑菇总量的差除以晴天每天采的朵数比雨天每天多采的朵数,即可求出这15天中有多少天是晴天。
【解析】5×15=75(朵)
8×15=120(朵)
120-75=45(朵)
10-5=5(朵)
45÷5=9(天)
小白兔天天去采蘑菇,晴天每天采10朵,雨天每天采5朵,结果15天平均每天采8朵。这15天中有9天是晴天。
14.22 8
【分析】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里有两根小棒长8cm和15cm,我们要找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首先,第三根小棒长度要大于15-8=7cm。因为如果等于7cm,8cm和7cm加起来等于15cm,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不能构成三角形。
其次,第三根小棒长度要小于15+8=23cm。如果等于23cm,15cm和8cm这两条边的和等于23cm,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同样不能构成三角形。
因为三条边的长都是整厘米数,所以大于7cm的最小整数是8cm,小于23cm的最大整数是22cm。
因此,另一根小棒最长是22cm,最短是8cm。
15.8660
【分析】用上午卖出的箱数加上下午卖出的箱数,求出卖出的总箱数,再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促销价乘卖出的总箱数,即可求出这些牛奶一共卖了多少元。
【解析】86.6×(37+63)
=86.6×100
=8660(元)
超市某品牌牛奶搞促销活动,今天上午卖出37箱,下午卖出63箱。这些牛奶一共卖了8660元。
16.√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因此它们的计数单位不同。
【解析】根据分析,因为12.8=12.80,所以12.8和12.80的大小相等。12.8的计数单位是0.1(十分之一),12.80的计数单位是0.01(百分之一),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平均水深130厘米表示的是河流不同位置水深的平均值,但实际各区域的水深可能高于或低于平均值。小华身高145厘米,若某些区域水深超过145厘米,就会有危险。据此解答。
【解析】平均水深130厘米的河流中,可能存在比130厘米深或浅的区域。例如,若某处水深150厘米(超过小华身高),则会有危险。由于平均数无法保证所有区域水深均≤145厘米,因此题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题目中未限定小数的位数,因此需考虑所有可能的小数形式。大于2.13且小于2.16的小数不仅包括两位小数(如2.14、2.15),还包括三位小数(如2.131、2.132)、四位小数(如2.1311)等,因此存在无数个符合条件的小数。
【解析】大于2.13且小于2.16的两位小数有2.14、2.15;三位小数有2.131、2.132、2.133……2.159;四位小数、五位小数……有很多。
所以,大于2.13且小于2.16的小数有无数个。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
【分析】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反映的是整体水平,不能确定每个个体的具体数值。小明的体重可能高于、等于或低于平均体重。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小明所在小组的平均体重为36千克,说明全组体重总和除以人数等于36,但小明的体重可能不等于36千克。例如,若小组有3人,体重分别为35千克、36千克、37千克,平均为36千克,但小明可能是其中任意一个数值。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时,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观察等式左边为205+390+95,右边为205+95+390,可以发现390和95的位置发生了交换,符合加法交换律的定义。
【解析】原式为205+390+95,将其改写为205+95+390时,仅交换了第二个加数390和第三个加数95的位置,属于加法交换律的应用。因此,题目中的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21.√
【分析】首先确定两个小数中的数字“7”所在的数位,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判断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否相同。
【解析】6.75中的“7”位于十分位,表示7个十分之一(即0.7);10.7中的“7”同样位于十分位,也表示7个十分之一(即0.7)。两者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完全相同,因此意义相同。
故答案为:√
22.√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是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也相等。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的内角和除以3,就是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解析】180°÷3=60°
等边三角形每个内角都是60度。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需要看百分位上的数,如果大于等于5,则向十分位进一;如果小于5,则直接舍去。5.99百分位是9,大于5,向十分位进一,进位后十分位变成10,这时整数部分从5变为6,小数部分变为0,所以结果是6.0。表示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末尾的0不能省略。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5.99保留一位小数,必须写成6.0,这个末尾的0是不能省略的,省略后写成6,就不是一位小数了。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B
【分析】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除以10、100、1000……,反之也成立;
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将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乘10、100、1000……,反之也成立;据此解答。
【解析】将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实际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即得到的新数相当于扩大到原数的10倍。
故答案为:B
25.A
【分析】从上面观察立体图形时,是从上往下看;从右面观察立体图形时,是从右往左看;从前面观察立体图形时,是从前往后看。
【解析】从上面看到:
从右面看到:
从前面看到:
可知只有从上面看到的不是。
故答案为:A
26.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解析】
A.,上面的剪成两段,上面一段与下面一条之和大于第三边,上面两条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B.,下边剪成两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C.,下边剪成两段后,较小的两段加起来比下面最长的一段短,即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D.,上边剪成两段,但是两段加起来和上面的一段一样长,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每个盒子里都有两根小棒,把其中-根小棒用剪刀剪成两段,与另一根小棒围成三角形。下面的剪法中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故答案为:B
27.C
【分析】常见的三角形按边分有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都是特殊的三角形。
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
A.三角形按边分类有,所以选项分类错误;
B.三角形按角分类有,所以选项分类错误;
C.三角形按边分类有,所以选项分类正确;
D.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这里既不是按边分类,也不是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按角分类,所以选项分类错误。
故答案为:C
28.B
【分析】将两个三角形各截去∠1,剩下甲、乙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四边形,只要是四边形,内角和都是相等的,内角和都是360°。
【解析】将两个三角形各截去∠1,剩下甲、乙两部分内角和相等。
故答案为:B
29.D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将1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0.01,0.21表示这样的21份;依此逐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A.阴影部分表示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为0.01,涂了这样的21份,表示为0.21,故不符合题意;
B.读图可知,十分位上有2个算珠,百分位上有1个算珠,表示0.21,其余数位都没有算珠,所以这个图能表达0.21,故不符合题意;
C.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为了100份,每份表示为0.01,阴影部分占了其中的79份,表示为0.79,白色部分占了其中的21份,表示为0.21,故不符合题意;
D.把0.1到0.2,0.2到0.3都平均分为5份,每份表示为0.02,箭头指在0.2到0.3之间的第1小格,表示为0.22,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0.A
【分析】把一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写成小数就是0.1。其中的3份就是,写成小数就是0.3。据此解答。
【解析】
A.这个图形平均分成9份,涂出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不能用0.3表示。
B.这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3份,用小数表示是0.3。
C.这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3份,用小数表示是0.3。
D.这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3份,用小数表示是0.3。
故答案为:A
31.B
【分析】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有的数据可能比平均值大,也有可能比平均值小,还有可能等于平均值。据此解答。
【解析】A.每个学生体重都是36千克,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能所有人体重是相同的,不符合题意;
B.因为平均体重的36千克,所以有的人体重低于36千克,有的人体重高于36千克,符合题意;
C.所有学生体重都低于36千克,则平均体重也一定会低于36千克,不符合题意。
因此,说法正确的是可能有学生体重超过36千克。
故答案为:B
32.D
【分析】
由题意得,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如果模型上面的小正方体在①或②或③的上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不满足题意。如果模型上面的小正方体在④的上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满足题意。
【解析】由分析得,移动模型上面的小正方体,要使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小正方体可以移到④号小正方体上面。
故答案为:D
33.B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上午3小时每小时印刷120个汉字,先用120×3求出上午印刷了多少个字,再加上下午印刷的汉字个数,求出一共印刷了多少个字,一共印刷了(3+5)小时,用印刷的字数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印刷多少个汉字,据此选择即可。
【解析】A.120只是上午3小时每小时印刷的字数,需要先乘3才能求出上午印刷的字数,列式错误;
B.120×3可以求出上午印刷了多少个字,再加上760可以求出上午下午一共印刷的字数,3+5可以求出印刷的时间,字数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印刷多少个汉字,列式正确;
C.760是下午5小时一共印刷的总字数,不需要再乘5,列式错误;
D.760是下午5小时一共印刷的总字数,不需要再乘5,列式错误。
正确的列式为(120×3+760)÷(3+5)。
故答案为:B
34.32平方分米
【分析】将上方的三角形平移到下方,这样就可以判断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是正方形的一半,也就是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8×4=32(平方分米)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2平方分米。
35.60°;30°;60°
【分析】1直角=9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根据题意可知,如图:∠1和∠2组成一个直角,则∠2=90°-∠1;∠2、∠3和∠5在一个三角形内,则∠2+∠3+∠5=180°,所以∠3=180°-90°-∠2;∠3和∠4组成一个直角,则∠4=90°-∠3;据此解答。
【解析】∠2=90°-30°=60°;
∠3=180°-90°-60°=90°-60°=30°;
∠4=90°-30°=60°;
即∠2=60°,∠3=30°,∠4=60°。
36.见详解
【分析】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左边画出这个图形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解析】如图:
37.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先用周长÷2算出长与宽的和,再结合已知的一条边(宽)的长度,用减法求出长方形另一条边(长)的长度,最后根据长和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
【解析】22÷2-5
=11-5
=6(厘米)
画出的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
38.够
【分析】由题意得,已知会场共有34排,每排有25个座位。可以用34乘25算出会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又知全校共有18个班,平均每班有43人,全校共有教师72人,用18乘43,求出学生人数,再加上72,就是全校的总人数;最后把座位数与总人数进行比较,如果大于总人数,就够,否则就不够;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34×25=850(个)
18×43+72
=774+72
=846(人)
850>846
答:这个会场的座位够。
39.
(1)不够
(2)买6张成人票和69张学生票,最少需780元
【分析】(1)先计算总人数:学生人数为人,加上16位老师,总人数为496人。座位总数为个,比较总人数与座位数即可得出结论。
(2)总人数为人,若全部买团体票需元;若分开买,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总费用为元;其他组合方式(如部分团体票+学生票)费用更高,因此分开买最省钱。
【解析】(1) 总人数:
(人)
座位总数:(个)
答:车上的座位不够坐。
(2)总人数:(人)
方案一:全部买团体票费用:(元)
方案二:分开购票
成人票费用:(元)
学生票费用:(元)
总费用:(元)
其他组合方案(如50人团体票+25人学生票):
团体票费用:(元)
剩余学生票费用:(元)
总费用:(元)
答:买6张成人票和69张学生票最省钱,最少需780元。
40.租7顶大帐篷,1顶小帐篷。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两种帐篷的租金除以可以住的人数,求出人均租金是多少元,尽量租便宜的,用学生的人数除以便宜的帐篷可以住的人数,求出的商即为租的顶数,如果有余数,则看余数是否正好可以租另一种帐篷,或者少租一顶便宜的多租一顶贵的,用每种帐篷的租金乘租的顶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据此即可求出青少年宫怎样租帐篷最省钱。
【解析】大帐篷:100÷4=25(元)
小帐篷:60÷2=30(元)
25元<30元,尽量租大帐篷。
30÷4=7(顶)……2(人)
剩余2人正好可以租一定小帐篷。
7×100+60×1
=700+60
=760(元)
答:租7顶大帐篷,1顶小帐篷最省钱。
41.租1辆商务车,2辆中巴车;1340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每种车的租金除以限乘人数,求出人均租金是多少元,尽量租便宜的,用总人数除以便宜车的限乘人数,求出的商即为需要租的辆数,看余数是否正好可以租另一种车,根据余数再进行调整,用每种车租的辆数乘租金,相加即可求出至少需要多少钱。
【解析】商务车:340÷8=42(元)……4(元)
中巴车:500÷12=41(元)……8(元)
41<42,尽量租中巴车。
30+2=32(名)
32÷12=2(辆)……8(人)
8=8,正好再租一辆商务车。
2×500+1×340
=1000+340
=1340(元)
答:租1辆商务车,2辆中巴车最省钱,至少需要1340元。
42.1578吨
【分析】先用运走的车数乘平均每车的吨数,求出一共运走的吨数,再加上剩下的吨数,即可求出今年小坝村共采摘梨子多少吨。
【解析】
(吨)
答:今年小坝村共采摘梨子1578吨。
43.租6辆客车、1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最省钱;5320元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用除法计算,分别求出三种车型的人均费用,进行比较,选出最省钱的车型多租;用总人数除以最省钱的车型的载人量,求出车辆数;如果有余数,再合理安排其它车型;最后根据车辆的租金,计算出租车的总价;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800÷20=40(元)
300÷6=50(元)
220÷4=55(元)
40<50<55
尽量多选用客车,其次是面包车。
130÷20=6(辆)……10(人)
6+4=10(人)
租6辆客车、1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最省钱。
6×800+300+220
=4800+300+220
=5100+220
=5320(元)
答:租6辆客车、1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最省钱,需要5320元钱。
44.(1)3
(2)47吨
【分析】根据题意,每车装15吨时,货物还剩2吨没装走;每车多装1吨时,装完这批货物后,还能多装1吨其他货物,相当于每车多装1吨时比每车装15吨时,一共可以多装2+1=3吨,用多装的总吨数除以每车多装的吨数就是汽车的辆数,进而可以求出货物的总吨数;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1)(2+1)÷1
=3÷1
=3(辆)
张老板一共租了3辆车。
(2)15×3+2
=45+2
=47(吨)
答:这批货物一共有47吨。
45.(1)475米
(2)下午3:44
【分析】(1)根据1千米=1000米,把5千米换算成5000米,老师步行了两段路程,分别是646米和554米,那么公交车行驶的路程为总路程减去这两段步行的路程,计算时,可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公交车行驶的路程÷8就是公交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
(2)先算出李老师步行了两段路程的米数,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李老师步行这两段路程花费的时间;然后用乘坐公交车的时间加上步行的时间就是从学校去科技馆需要花费的总时间;根据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据此求出李老师到达科技馆大门的时刻。
【解析】(1)5千米=5000米
5000-646-554
=5000-(646+554)
=5000-1200
=3800(米)
3800÷8=475(米/分)
答:这趟公交车每分钟行驶475米。
(2)646+554=1200(米)
1200÷75=16(分钟)
16+8=24(分钟)
3:20+24分钟=3:44
答:李老师下午3:44到达科技馆大门。
46.
6936个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450 + 128算得李师傅现在每周加工的零件数;因为一个月按4周计算,一个季度是3个月,共有4×3=12(周),所以用现在每周加工的零件数×总周数,即可算得一个季度的总加工量,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450 + 128 )×(4×3)
=578×12
=6936(个)
答:李师傅一个季度一共可以加工6936个零件。
47.方案一
【分析】由题意得,4名家长带着6名儿童到该影院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对于方案一来说,成人票每人110元,儿童票每人60元。那么直接用成人的票价乘上成人的人数再加上儿童的票价乘上儿童的人数即可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对于方案二来说,团体票每人90元,那么直接用票价乘上总人数即可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解析】方案一:110×4+60×6
=440+360
=800(元)
方案二:90×(4+6)
=90×10
=900(元)
800<900
答:选择方案一更划算。
48.对;理由见详解
【分析】把荷塘分成两个长方形,其中一个长方形长30m、宽18m,另一个长方形长42m、宽30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将边长数据代入计算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相加求和即可求出荷塘的面积。
【解析】如图:
30×18+42×30
=30×(18+42)
=30×60
=1800(m2)
答:她的想法是对的,理由是小红把荷塘分成两个长方形,两个长方形都有长度为30m的边长,计算时利用了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