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林业局中学高中导学案模板
学
科
地理
年
级
高二
备课人
毛秀英
课
题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审核人
杨永萍
使用时间
2015.10.14
学
习目
标
(1)观察地图说出湿地的概念、类型、分布状况。(2)通过阅读文本归纳湿地的作用、开发与利用湿地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危害。(3)提出对湿地的治理、开发、保护的见解
教
学重
点难
点
重点:湿地的作用、治理和保护措施。难点:湿地的保护措施。
导
学
流
程
学
案
导
案
自主学习
1.定义:指水位经常__________或为________覆盖的土地。2.类型
:3.特点:地表___
___或__
____有水,属于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渡带。4.我国湿地的分布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5.湿地的生态价值提供水资源、______
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______________等。6.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________________、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__、航运和____________等。湿地资源问题1.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____________。2.表现: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____
____在逐渐下降。3.危害: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得不到有效发挥,
______________的能力明显降低。严重威胁居民的___
___环境和区域的____________。4.保护湿地的意义: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______效益,提供更好的______环境。5.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退耕还林、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
____、退田还湖、____
______、以工代赈、______________、加固干堤、_____
_____等答案:①接近地表 ②浅水 ③沼泽 ④河流 ⑤6 ⑥稻田 ⑦常年 ⑧经常 ⑨陆地与水体 ⑩寒温带到热带 沿海到内陆 平原到高山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 农副产品 旅游观光 过度开发利用 质量 21功能和效益 22抵御自然灾害 23生存
24持续发展 25综合
26生存 27封山育林 28平垸行洪 29移民建镇 30疏浚河道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点,自主独立完成
合作探究交流
探究一材料一 “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材料二
1.“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2.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会变成“北大荒”?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哪一种湿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答案:地处纬度偏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有永久冻土层的存在,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易发生凌汛现象。2.答案: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湿地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具有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湿地植物又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垦,虽在短时间内增产了粮食,形成了
“北大仓”,但因湿地面积的日益缩小,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耕地质量下降,将成为不毛之地的“北大荒”。开发模式:保护与开发协调的模式1.禁止垦殖,退耕还湿。2.建立湿地保护区。3.发展生态旅游业等环保产业。探究二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图4(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思考问题。(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简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答案: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泽化,动植物残体和泥沙大量淤积,使湿地面积减少。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湖泊。2.①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湖泊对长江中下游水量的调蓄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频繁多发;②改变了原有的水循环方式,破坏了水平衡;③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水污染严重;④水生生物的栖息地缩小,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巩固
检测
1.土地类型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湖泊
②麦田
③沙漠
④沼泽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拉萨的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部,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植被覆盖度达95%。据此回答3~4题。3.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文科重点班)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拉鲁湿地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做法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师生后记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