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三首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三首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2 17:40:03

文档简介

21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意,背诵古诗,默写《示儿》,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读想结合,感受诗境,体悟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爱古诗,爱祖国。
2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感受诗情。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温故引新,明确目标
1.背诵第一首《出塞》。
2.《出塞》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恨,渴望战争早日平息,让人民过上安宁的生活。或者“忧国忧民”)
3、引出新课。(板书:《题临安邸》《示儿》)
活动2【讲授】(二)、整体通读,了解背景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检查读,想想两首古诗分别写哪些人?
3、指名朗读古诗,1人读1首。要读得准确,通顺。读完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4.这两首古诗每行都是(7)字,这叫(七言诗),七言诗的朗读节奏是(223),请在课本标上并带上节奏齐读两首古诗。
5.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朝代和诗中描写的人物地位有什么不同?(林升是宋朝,陆游是南宋, 《题临安邸》写达官贵族, 《示儿》写遗民)
6.结合课件地图介绍相关历史背景。(1126年,金国入侵北宋首都汴粱,北宋当政者苟且偷安,屈膝投降,很快,金国占领了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皇帝的儿子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教训,他们不思收复中原失地,整天吃喝玩乐,听歌赏舞。《题临安邸》就是表现当时那种腐败生活现实。)
活动3【讲授】(三)、学习《题临安邸》
1、齐读题目《题临安邸》,理解“邸”和题目的意思。(“邸”指贵族旅店,题目指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2、齐读《题临安邸》。
 3、品悟:走进诗文。
(1)古诗写到哪些地方?介绍西湖,杭州和汴州。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是西湖),请看杭州西湖草木茂盛,湖水清澈,荷花满池。(课件9,10,11)而汴州 呢(汴州又称汴粱,是北宋都城。历史记载,汴州当时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请大家看一看画中的部分景象。《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生动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景象。(课件12-22) 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
(2)理解诗意1、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景象啊!但是,却断送在那帮只知道苟且偷安,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后来,他们逃到杭州,杭州是什么样子呢?诗中怎么写?(山外青山楼外楼),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这些楼是谁建的?(皇帝,大官们),他们建来干什么?(为自己享乐)
(3)对的,在西湖边,那些“王师”那些“权贵”那个新“皇帝”都干什么呢?(听歌跳舞,寻欢作乐)
(4)品悟诗境。诗人把他们叫做——(游人)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不一样,游人是偶尔出去旅游,不是天天都玩,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把老百姓死活放在眼里。)我觉得这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们不配叫人,说他们是“家伙”更为确切,大家说好不好?(对,游山玩水的家伙,寻欢作乐的家伙)
(5)他们玩得都怎么样了?(醉了)
  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一样吗?(不一样。“喝醉酒”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
(6)体会诗情(想象说话)
A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
 师: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醉生梦死,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权贵们吃喝玩乐的一幅图画。(课件23)
 B看着这幅图,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他们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7)师:是的,暖洋洋的春风把这帮只知道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的家伙吹得像喝醉了酒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汴州)
  师:是啊,他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老家汴州。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他们已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故都汴州,忘记了亡国耻辱。他们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8)看着这群只知道享受,而金兵就要到杭州了,你们着急吗?急什么?(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课件23板书:几时休?
 看着生不如死的老百姓,你们担忧吗?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
 他们依然醉生梦死,你们愤怒吗?我们再和诗人一起指着他们的鼻子问一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是啊!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
 (9)请大家带着担忧和愤怒朗诵全诗。(出示全诗课件)
 (10)体会感情。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声中,你感受到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呢?(忧国忧民)。
课堂练笔: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你想说些什么?
    ①自由练笔。②交流。
  过渡:当政者一味屈膝投降,寻欢作乐,那老百姓呢?(课件26)《示儿》的作者陆游,年仅三岁,汴京就被占领了,看着金兵滥杀无辜,他从小立下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抗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很遗憾,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85岁的白发诗人,在重病中费力地爬起来,满怀悲愤,用颤抖的双手写下《示儿》这首诗,其实,这首诗就是他的遗嘱。
活动4【讲授】(四)、学习《示儿》
1、总结学法,合作学习:读-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悟感情(课件27)
2、分组挑战解答
男女分组,石头剪子布,赢方提问,输方回答,回答不出请智囊团(老师)帮助,可以提3个问题。
3、情景表演:一生扮演放学回来的女儿,老师扮演妈妈,女儿背古诗《示儿》,妈妈针对古诗重难点,把刚才学生挑战解答中没有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歪解,女儿纠正理解,让学生都能理解诗歌的字词句意思。
生:今天我学了一首诗,那诗人可爱国了。要不,我背给您听听
“示儿” (师:这诗人儿子不少啊,这首诗是写给第四个儿子!)
生:不是了,“示儿”是指说给儿子们听;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我知道了,诗人很悲伤,因为他没看到相同的九个广州,也不怪他,广州就一个嘛,
生:妈妈错了错了,诗人悲伤是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九州”指全中国;“九州同”指祖国统一
生: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哦,原来诗人告诉儿子们,祖国统一的那一天,要告诉在天堂的奶奶和老头子
生:妈妈呀,你又错了,“乃翁”是指你的父亲,这里就是指陆游。
师:这诗人真是爱国呀,死了还惦记着祖国的统一大业。同学们,我们都是陆游的子孙后代,我们一起向他致敬!(全体起立,跟着老师念:陆爷爷,现在祖国统一了,你安息吧!)
4、交流感情。
过渡:同学们,这首诗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心情——悲(板书);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却悲什么呢?(不见九州同板书)他一生都希望——(北定中原日),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忧国忧民)
5、升华感情
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只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此外,为了国家统一,在战争中付出了生命的英雄还有千千万。
同学们,让我们再通过朗读来表达对这些爱国英雄的崇敬吧!(课件29,30)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祖国统一了,社会和平了,我们还要爱国吗?我们该怎样爱国呢?(学生:好好学习 学好本领)
6、结课:(课件31)过渡:我国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在《中国少年说》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一起读:
“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中国少年说》
师:你读懂了什么?我们只有象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去努力,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再发生!
活动5【活动】体会写法。
《出塞》《题临安邸》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写,《示儿》运用了直抒胸怀的方法写。
活动6【作业】七、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必选题:1、读:背两首古诗。
2、说:说诗意给家长听。
3、写:默写《示儿》。
任选题:(任选一题完成)
1、诵:收集爱国古诗并诵读。
2、写:写一篇爱国决心日记。
活动7【讲授】板书:
出塞   题临安邸 示 儿
 人未还  林升 陆游
飞将在  几时休? 悲 不见九州同
     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
借景抒情 直抒胸怀
课件36张PPT。初读:
1、自读《题临安邸》
《示儿》,努力读准字音。
2、同桌检查读,想想两首古
诗分别写哪些人?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 /作 。西湖杭州汴州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杭州西湖荷花池清明上河图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 /作 。西湖杭州汴州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一写
此时,你想对那些达官显贵说什么?请写下来。爱国诗人 读合作学习——理解诗意——感受诗境——体悟感情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国诗人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dǐ)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中国少年说》
作业超市
必选题:1、读:背两首古诗。
2、说:说诗意给家长听。
3、写:默写《示儿》。
任选题:(任选一题完成)
1、诵:收集爱国古诗并诵读。
2、写:写一篇爱国决心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