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火把节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族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族人民的美好品德。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课堂:
导入课堂:
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彝家人的火把节和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感受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去了解彝族人民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活动】教学目标:(出示课件显示)
教学目标:(出示课件显示)
下面请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族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族人民的美好品德。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请同学们齐读1-4自然段,看一看彝家人都做了什么准备?(出示课件:合作探究题目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
2、生齐读1-4自然段。
3、师生共同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4、指导感情朗读:这部分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的,一开始就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使人倍感亲切。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热情、盼望、兴奋的语气。好!带着这样的感情再一齐读一读,读出彝家人的热情、盼望与兴奋。21cnjy.com
(二)、学习第二部分:(5-10自然段)
1、出示:合作探究题目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用心读一读有关的段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1教育网
2、下面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问题。
3、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
师适时点拨、指导学生读一读相关的语句。
5、小结:从清晨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开始准备节日饭菜,到日上三竿的斗牛和摔跤,再到夜幕降临时的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民族风情。那么,这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怎样的传说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来讲一讲这个传说故事,从这个传说中,你想到了什么?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21·cn·jy·com
(三)、学习第三部分:(11-14自然段)
1、出示合作探究题目3、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
2、生默读11-14自然段。
3、挑生讲一讲这个传说。
4、谈谈感受。
5、小结:总结出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顽强、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四)、出示合作探究题目4、文中反复出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
1、让我们带着彝族人民的热情与勇敢再来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并且想想它的作用。www.21-cn-jy.com
2、生感情朗读全文。
3、反馈:
句子: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
作用:课文运用这种呼应的方法,反复强调,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迫切地想到大凉山去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结构首尾呼应,具有一种回环之美。2·1·c·n·j·y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我们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下面请看本节课的达标检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5【测试】课堂达标:(课件出示)
课堂达标:(课件出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5分,共35分)
1、火把节是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到了那天,人们点燃火把游行,举行斗牛、摔跤等纪念活动。
2、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活动6【活动】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下去后进一步搜集其他民族的资料,感受他们独特的民族风情。
活动7【活动】结束课堂:
结束课堂:
《火把节》这篇文章让我们了解了彝族的民族风情和彝家人的优良美德,从而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同学们,让我们热爱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为各族人民的勇敢、纯朴、善良的美好品质而喝彩吧!21·世纪
教育网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