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表是小刚同学在项目式学习中整理的表格(部分)。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时
间
项目
动用劳力、兵力
结
果
大业元年(605年)
开通济渠
百余万
沉重频繁的徭役、兵役等,加重了隋
大业四年(608年)
筑长城
百余万
朝负担,造成众多伤亡,使百姓怨声
载道
大业八年(612年)
伐高丽
“发四海兵”
A.隋朝建立
B.隋朝统一
C.隋朝灭亡
D.唐朝灭亡
2.大运河运输的发达,使饮茶习俗传到了临涣,并使淮北地区逐渐形成了米面结合的饮食习惯,
烧饼等特色饮食通过运河也传播到其他地区。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
A.加强了区域文化交流
B.维护了国家安定统
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
为武则天墓碑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创“贞观之治”
B.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新唐书》记载:“唐制,凡诏旨敕令,中书省定旨撰拟,门下省审议驳正,必得中书、门
下一致,方可颁行尚书省施行。”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开元初,祖胸女装盛行,靓妆露面,无复遮蔽,士庶竞相仿效。不久,又胡帽乘马,露髻
驰骋,或著男子衣服靴衫,招摇过市。”这些描述反映出唐代
A.诗歌创作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
C.城市商业兴盛
D.奢靡之风盛行
6.杜甫的著名诗篇《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描
述。其中“国破山河在”的原因是
A.突厥入侵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
7.唐代的佛学大师义静法师,曾效法先贤,经海路至印度那烂陀寺研学11年,著有《大唐西域
求法高僧传》二卷。据此我们可知他效法的“先贤”是
A.张塞
B.鉴真
C.玄类
D.郑和
8.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的唐朝思想
家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李白
9.“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日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
决“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创设三省六部制度
B.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
C.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D.设中书省掌管全国政务
10,七年级某同学参加情景剧剧本编写竞赛,下面是他写的剧本的部分情节,据此可知该情景剧
的主人公是
剧目一:大势论当前,急诏促回军
剧目二:狱讼满江红,悲歌言壮志
剧目三:东窗定毒计,三字铸奇冤
A.张骞
B.文天祥
C.岳飞
D.顾炎武
11.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假如你生活在两宋
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在勾栏里看《水浒传》改编的节目演出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草市购买日用百货
⑤用交子在酒店换酒喝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2.明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立内阁,但内阁起初仅为皇
帝的顾问机构,六部的权力较弱。到了仁宣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逐渐向内阁
和六部转移。这一做法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使明朝尊孔崇儒思想传播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使明朝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3.下图是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明朝时期的考生若想金榜题名,备考时最应该读的是
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
A.《史记》
B.
《全唐诗》
C.《千金方》
D.
《四书章句集注》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而廿6而
C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B
B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B
C
D
A
D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1)【√】
(2)【×】范仲淹改为王安石
(3)【×】葡萄牙改为荷兰
(4)【×】苏颂改为郭守敬
(⑤)【×】议政王大臣会议改为军机处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22.(1)曲折发展,不断增长。(2分,意思相近即可)
(2)唐朝:(2分)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发展。(2分,意思相近答案符合题意即
可)
(3)控制南海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为攻取江南,形成夹攻之势:断绝江南的海外贸
易,并切断其财源:加快全国统一。(4分,任答2点即4分,意思相近即可)
(4)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科技的发展: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和平安定等。(2分,一
点2分任意1点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
科技的发展;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我们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等。(4分,一点2分任意2点答
案符合题意即可)
23.(1)设立军事行政机构:实行册封制度:实行和亲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4分,
一点2分,任意2点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2)仿效借鉴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仿效汉人创制文字:仿效汉人制造货币。(4分,一
点2分任意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3)
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
具体措施
东南地区
设置澎湖巡检司
西藏地区
由宣政院管辖,册封首领
西北地区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6分,评分标准:每个地区2分,意思相近表格完整即可)
(4)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要加强民族之间经济和政治文化的交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等。(2分,任意一点意思相近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四、活动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题,共18分)
24.(1)毕昇:(2分)司南:(2分):文化艺术。(2分,意思相近即可)
(2)《步辇图》: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反映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2分,
意思相近即可)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的史学著作,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2分,意思相近即可)
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刷家,其代表作是《窦娥冤》。(2分,意思相近即可)
(3)示例: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我国古代人民充分
展现了聪明才智。北宋匠人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促进了知识
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此外,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当时的农业和手
工业技术,展现了中华文明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精神,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些创新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中华
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也是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6分。评分标准:表述流
畅,史论结合,字数符合要求,选择的2个事例具有代表性,给6-5分;表述较为流畅,
史论能够结合,字数符合要求,选择的2个事例基本符合要求,给4-3分:表述不流畅,
史论没有结合,字数不符合要求,选择的事例不具有代表性,给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