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5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7 16:2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2023-2025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
专题08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海南)某团队通过多代细胞培养,将小鼠胚胎干细胞的Y染色体去除,获得XO胚胎干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处理,使之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营养供应充足时,传代培养的胚胎干细胞不会发生接触抑制
B.获得XO胚胎干细胞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C.XO胚胎干细胞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
D.若某濒危哺乳动物仅存雄性个体,可用该法获得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用于繁育
2.(2024·浙江)同一个体的肝细胞和上皮细胞都会表达一些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没有相同的蛋白质
B.肝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C.肝细胞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上皮细胞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3.(2024·黑吉辽)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
B.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卵圆细胞分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4.(2024·重庆)科研小组以某种硬骨鱼为材料在鱼鳍(由不同组织构成)“开窗”研究组织再生的方向性和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窗口”愈合过程中,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
B.对照组“窗口”远端,细胞不具有增强和分化的潜能
C.“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F可抑制远端f酶活性
D.若要比较尾鳍近、远端的再生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观察
5.(2024·安徽)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及其方向是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的,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对该信号分子的特异应答,依赖于细胞内的相应受体
B.酶联受体是质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识别、运输和催化作用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与靶蛋白结合,使其去磷酸化而有活性
D.活化的应答蛋白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最终引起细胞定向分化
6.(2025·江苏)图示小肠上皮组织,a~c表示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类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继续分化成b类或c类细胞
B.压力应激引起a类干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可促使干细胞衰老
C.c类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外液的影响不同
D.3类不同功能的细胞都表达细胞骨架基因
7.(2025·安徽)胰岛类器官是由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形成的具有器官特性的细胞集合体,可模拟胰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类器官中不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胰岛类器官中胰岛A细胞是由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的,其细胞核不具有全能性
C.对胰岛类器官中细胞的mRNA序列进行分析,可判断其细胞类型
D.胰岛类器官模型可应用于胰岛发育和糖尿病发病机制等研究
8.(2024·贵州)蝌蚪长出四肢,尾巴消失,发育成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肢细胞分裂时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四肢的组织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D.蝌蚪发育成蛙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9.(2023·江苏)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和凋亡共同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量
B.抑制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细胞自噬降解细胞内自身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D.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可诱发细胞癌变
10.(2023·湖南)基因Bax和Bcl-2 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
B.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C.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D.可通过特异性促进癌细胞中TRPM7基因的表达来治疗相关癌症
11.(2023·山东)研究发现,病原体侵入细胞后,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作为支架蛋白参与形成特定的复合体,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导致该细胞炎症性坏死,病原体被释放,该过程属于细胞焦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蝌蚪尾的消失不是通过细胞焦亡实现的
B.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不影响细胞焦亡
C.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12.(2024·福建)Bax蛋白和Bak蛋白在T淋巴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特定作用。为探究相关机制,科研人员分别用凋亡诱导试剂a和b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B.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b
C.试剂a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
D.Bax蛋白和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13.(2024·湖南)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14.(2024·河北)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同时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在修复受损的DNA时,抗氧化能力也会提高
B.ATM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C.H蛋白可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
D.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更易患癌
15.(2023·天津)在肌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肌肉细胞需要释放一种蛋白质,其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神经递质
B.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
C.凋亡是细胞自主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
D.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
16.(2023·海南)根边缘细胞是从植物根冠上游离下来的一类特殊细胞,可合成并向胞外分泌多种物质形成黏胶层。用DNA酶或蛋白酶处理黏胶层会使其厚度变薄。将物质A加入某植物的根边缘细胞悬液中,发现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加厚,细胞出现自噬和凋亡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边缘细胞黏胶层中含有DNA和蛋白质
B.物质A可导致根边缘细胞合成胞外物质增多
C.根边缘细胞通过自噬可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物质A引起的根边缘细胞凋亡,是该植物在胚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结果
17.(2025·湖北) 科研人员以SA-β-Gal作为细胞衰老的分子标志,以EdU作为细胞DNA复制的标记,揭示了AP2A1蛋 白通过调节p53蛋白表达量来影响细胞衰老的机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照组中也有衰老的细胞
B.蛋白质AP2A1促进了细胞中p53蛋白积累
C.据图可推测衰老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表达量上升
D.含EdU标记的细胞所占比例越大,表明细胞增殖越旺盛
18.(2025·北京市)科学家对线虫进行诱变,发现C3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应凋亡的细胞存活,C9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不应凋亡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 B.C9基因抑制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不利于线虫发育 D.细胞凋亡受基因的调控
19.(2025·陕晋青宁)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持续分裂过程中端粒缩短可引起细胞衰老
B.皮肤生发层新形成细胞替代衰老细胞过程中有新蛋白合成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会导致机体的衰老
D.衰老小肠上皮细胞的膜通透性改变,物质吸收效率降低
20.(2025·山东)利用病毒样颗粒递送调控细胞死亡的执行蛋白可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细胞接收执行蛋白后,若激活蛋白P,则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膜突起形成小泡,染色质固缩;若激活蛋白Q,则诱导细胞发生焦亡,细胞肿胀破裂,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焦亡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C.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受不同蛋白活性变化的影响
D.通过细胞自噬清除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二、多项选择题
21.(2023·江苏)我国科学家利用猴胚胎干细胞首次创造了人工“猴胚胎”,研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功能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B.囊胚细胞②③都由细胞①分裂分化形成,但表达的基因都不同
C.移植前细胞和囊胚的培养都要放在充满CO 的培养箱中进行
D.移植后胚胎的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也影响母体激素分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大部分动物细胞在体外培养基中增殖时会发生接触抑制,A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XO胚胎干细胞是由小鼠胚胎干细胞的Y染色体去除后制得的,所以获得XO胚胎干细胞的过程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所以XO胚胎干细胞转变为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分析可知,若某濒危哺乳动物仅存雄性个体,则可通过该方法获得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用于繁育,对该种濒危哺乳动物起到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A。
【分析】1、大部分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会发生接触抑制现象,即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其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解答】A、肝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进行DNA复制,从而保证子代细胞和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A正确;
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B正确;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不能证明其具有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4、细胞全能性是指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4.【答案】B
【解析】【解答】A、该实验中“窗口”的愈合需要经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动物细胞数量增加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即细胞之间的接触会影响细胞增殖,A正确;
B、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添加F后,“窗口”远端的细胞继续增殖和分化,说明对照组“窗口”远端的细胞保留了增殖分化的能力,B错误;
C、由图可知,“窗口”再生的方向与两端H酶的活性高低有关,由活性低的向活性高的方向再生,添加F后可抑制远端H酶活性,使组织再生的方向往中间延伸,C正确;
D、图中的近端和远端为同一个“窗口”,只能判断出再生的方向,若要判断出再生的能力,则需沿鳍近、远端各开“窗口”分别观察,D正确。
故选B。
【分析】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而细数量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
2、题图分析,该实验研究的是组织再生的方向和机制,由图可知,组织再生的方向为由H酶活性低向H酶活性高方向延伸,添加F后,能抑制远端H酶的活性,组织延伸方向为两端向中间延伸,据此答题。
5.【答案】D
【解析】【解答】A、图可知,该信号分子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酶联受体),并非细胞内,细胞对该信号分子的特异应答,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A不符合题意;
B、酶联受体是质膜上的蛋白质,从图中及功能来看,它能识别信号分子(识别作用)、催化ATP水解(催化作用),但未体现运输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到,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与靶蛋白(应答蛋白等)结合,是使其磷酸化而有活性,并非去磷酸化,C不符合题意;
D、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进入细胞核等部位,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的生理活动,最终引起细胞定向分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重要功能。
(2)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这在细胞中是常见的。这些分子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被改变,因而可以参与特定的化学反应。
(3)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6.【答案】A
【解析】【解答】A、a类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细胞中,部分维持干细胞特性,其余则分化为b类或c类细胞,并非全部都会进一步分化,A错误;
B、当机体处于压力应激状态时,a类干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这会干扰细胞内的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加速干细胞的衰老进程,B正确;
C、细胞凋亡是基因调控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而细胞坏死则是因外界不利因素导致的非正常死亡,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因此c类细胞的这两种死亡方式对细胞外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C正确;
D、作为真核细胞内由蛋白纤维构成的支撑网络,细胞骨架参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理活动,三类功能各异的细胞均依赖细胞骨架的正常功能,故都会表达相关基因,D正确。
故选A。
【分析】1、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的任何一种类型的细胞,并进一步形成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的潜能。
2、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答案】B
【解析】【解答】A、胰岛类器官中不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这是细胞分化的表现,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不符合题意;
B、胰岛A细胞由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虽然细胞已分化,但细胞核中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物质,其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B符合题意;
C、不同细胞类型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对胰岛类器官中细胞的mRNA序列进行分析,可判断其细胞类型,C不符合题意;
D、胰岛类器官可模拟胰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可应用于胰岛发育和糖尿病发病机制等研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m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细胞核内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按照密码子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8.【答案】B
【解析】【解答】A、四肢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四肢的组织细胞是来自于干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
C、蝌蚪尾巴逐渐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C错误;
D、蝌蚪发育成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而不是遗传物质改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9.【答案】B
【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能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凋亡能减少细胞的数目,二者共同维持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数量,A不符合题意;
B、端粒酶的作用是延长端粒的长度,能延缓细胞衰老,若抑制其活性,则会加快细胞衰老,B符合题意;
C、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其作用是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C不符合题意;
D、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所以DNA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表达可诱发细胞癌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的过程,叫作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利。
2、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4、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如DNA的甲基化不会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是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5、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多次突变积累的复杂过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人体细胞中正常存在的基因,一般情况下,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相反,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10.【答案】D
【解析】【解答】A、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都受遗传信息的调控,A正确;
B、因siRNA干扰技术能降低TRPM7基因表达,所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的TRPM7基因表达量下降。由图可知: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Bax基因表达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因此TRPM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ax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B正确;
C、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由题干可知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故TRPM7基因可能通过促进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C正确;
D、siRNA干扰TRPM7基因实验组中Bax基因表达量增加,Bcl-2基因表达量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因此可以通过抑制癌细胞中TRPM7基因表达来增加凋亡率,从而治疗相关癌症,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1.【答案】B
【解析】【解答】A、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A正确;
B、细胞内蛋白酶L在无酶活性时会通过参与特定复合体并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最终导致细胞焦亡,故敲除编码蛋白酶L的基因影响细胞焦亡,B错误;
C、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作为抗原在体内通过巨噬细胞吞噬消化,C正确;
D、细胞焦亡释放的病原体可作为抗原刺激该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12.【答案】C
【解析】【解答】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T淋巴细胞数量异常会影响机体的特异性免疫,A正确;
B、结果图显示试剂a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存活率每组一样且均低于用试剂b处理后的结果,说明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试剂b,B正确;
C、结果图显示试剂a处理不同基因型的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存活率每组都一样,说明试剂a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不需要依赖Bax蛋白和Bak蛋白,C错误;
D、结果图显示用试剂b处理同时含有Bax基因和Bak基因的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存活率最低,说明Bax蛋白和Bak蛋白协同参与试剂b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新细胞的产生和一些细胞的凋亡同时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中。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和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等。T细胞又可以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13.【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染色体中端粒缩短,A正确;
B、染色体中端粒缩短,会造成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细胞活动渐趋异常,导致细胞衰老,B正确;
C、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表明其线粒体功能可能减弱,C错误;
D、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引起细胞衰老,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凋亡:
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衰老细胞: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②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④有些酶的活性降低;⑤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14.【答案】D
15.【答案】A
【解析】【解答】A、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蛋白质是由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而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合成并分泌的,所以该种蛋白质不是神经递质,A错误;
B、由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构成的效应器处存在肌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突触,B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细胞自主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C正确;
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如果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所以使用蛋白合成抑制剂会抑制该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会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其中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方式。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6.【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用DNA酶或蛋白酶处理黏胶层会使其厚度变薄,可推知根边缘细胞黏胶层中含有DNA和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由题意可知,根边缘细胞可合成并向胞外分泌多种物质形成黏胶层,将物质A加入某植物的根边缘细胞悬液中,发现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加厚,可推知物质A可导致根边缘细胞合成胞外物质增多,进而导致根边缘细胞的凝胶层加厚,B不符合题意;
C、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根边缘细胞发生细胞凋亡是在物质A,即外界环境影响下发生的现象,不是该植物在胚发育时期基因表达的结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受到损伤,微生物入侵或细胞衰老时,通过细胞自噬,可以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17.【答案】C
【解析】【解答】A、左图数据表明,对照组同样检测到一定水平的SA-β-Gal,鉴于SA-β-Gal是细胞衰老的标志物,这说明对照组同样存在衰老的细胞,A正确;
B、观察最右图可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P2A1基因过度表达组的p5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因此蛋白质AP2A1可能促进了细胞中p53蛋白的积累,B正确;
C、图中信息显示,衰老细胞内与衰老相关的蛋白质表达量有所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类型蛋白质的表达都会增加,C错误;
D、EdU标记用于指示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而DNA复制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因此,被EdU标记的细胞比例越高,意味着细胞增殖越活跃,D正确。
故选C。
【分析】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②细胞膜通透性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④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⑤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18.【答案】C
【解析】【解答】A、C3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应凋亡的细胞存活,说明C3基因促进细胞凋亡,A正确;
B、C9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本不应凋亡的细胞发生凋亡,说明C9基因抑制基因凋亡,B正确;
C、细胞凋亡对于线虫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
19.【答案】C
【解析】【解答】A、根据端粒学说,细胞每经历一次分裂,其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结构就会相应缩短,当端粒长度达到临界阈值时,细胞将进入不可逆的增殖停滞状态并启动衰老程序,A正确;
B、在皮肤生发层细胞增殖过程中,为支持DNA复制等关键生命活动,细胞需要持续合成包括DNA聚合酶在内的多种功能蛋白,因此皮肤生发层新形成细胞替代衰老细胞过程中也有新蛋白合成,B正确;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由于缺乏细胞核和基因组DNA,其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而非程序性凋亡。这种由细胞基因决定的有限寿命现象,与机体整体衰老进程无直接因果关系,C错误;
D、细胞衰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物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故选C。
【分析】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②细胞膜通透性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③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④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⑤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20.【答案】D
【解析】 【解答】A、细胞焦亡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这些物质确实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A正确;
B、 细胞凋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受特定基因的精确调控,B正确;
C、题干明确指出,凋亡和焦亡分别由不同蛋白(P和Q)介导,二者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效应存在本质差异,C正确;
D、细胞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组分降解过程,主要功能是清除受损细胞器(如衰老线粒体),属于细胞自我更新机制,与凋亡/焦亡这类细胞清除过程具有本质区别,D错误。
故选D。
【分析】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它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1.【答案】A,C,D
【解析】【解答】A、猴的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但由于二者都是由胚胎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所以具有相同的基因组,A符合题意;
B、②是滋养层,③是内细胞团,①是胚胎干细胞,囊胚细胞②③都由细胞①分裂分化形成,但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滋养层将来发育为胎膜和胎盘,而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B不符合题意;
C、移植前细胞和囊胚的培养都要放在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的培养箱中进行,C不符合题意;
D、移植后胚胎的发育受母体激素影响,胚胎发育状况通过反馈作用影响母体激素分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1、分析图解:①是胚胎干细胞;②是滋养层,将来发育为胎膜和胎盘;③是内细胞团,将来发育为胎儿的各种组织。
2、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各类营养物质,通常还需要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因为血清中含有多种未知的促细胞生长因子及其他活性物质;适宜的温度、pH;95%的空气,其中氧气为细胞代谢所必需的;5%的二氧化碳,用以维持培养液的pH。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