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零诊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葑(g)田是指将湖泽中的葑泥移附到漂浮在水面的木架上,成为一种可随水位上
下浮沉的耕地(图1):垛田则是将湖泽中的泥土不断堆积垒高(一般1米以上),从而形成
四周环水呈岛屿状的田地(图2)。江苏省兴化地区地势低洼,湖泽众多,历史上葑田盛行,
后因河道演变,葑田逐渐变成垛田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据此完成12小题。
图1
图2
1.当地农民大规模开发葑田,主要适应当地(
①光热充足的特点②洪涝频繁的特点③土壤贫瘠的特点
④人多地少的特点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该地区葑田逐渐演变成垛田,主要因为()
A.洪涝灾害增多B.盐碱化加重
C.湖泽水位变浅
D.可用木材减少
浙江嘉兴平湖市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服装加工生产基地和羽绒服装集散中心。下图示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平湖产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3~5小题。
20世纪80年代与上
2008年国际
海国营企业联营
订单流失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1990年为世界知名品牌
2014年产业转型
代工,出现“村村办、
形成完善的羽绒
户户生产”
服产业集群
3.20世纪80年代,平湖与上海国营企业联营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两地地理位置较近②上海进行产业转移③平湖技术水平先进④平湖交通条件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世纪90年代,促进平湖村村办厂、户户生产”盛况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原料B.政策、技术
C.政策、市场
D.原料、市场
5.平湖羽绒服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当地服装企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技术协作B.减少企业用工成本C.提高产品价格D.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第1页,共5页
合肥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
2009年后由政府筹资引进显示屏生产企业、半导体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带动
新兴产业链发展;2015年后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深空探索等高新产业。近年来,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被称
为“合肥模式”。据此完成6~7小题。
6.早期合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其比较优势是()
A.便利的交通条件B.廉价劳动力与土地C.丰富的矿产资源D.强大的科研能力
7.近年来,合肥的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资源的产业链延长
B.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C.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D.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台湾省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尤其是西北部台北周边。1950年“东电西送”
项目将中央山脉东侧的清洁能源向西输送。21世纪“南电北送”项目将南部能源向台北周边
输送,且“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据此完成8~10小题。
8.“东电西送”项目电力来源可能是()
A.燃煤发电
B.水能发电
C.核能发电
D.光伏发电
9.台湾省“南电北送”与“东电西送”联网,主要目的是()
A.增大发电产能B.增加供电收益
C.调整能源结构
D.保障电网稳定
10.“南电北送”工程与“东电西送”工程能够直接带动(
A.交通物流业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B.能源产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C.医药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业的发展
D.信息技术产业和餐饮业的发展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
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11~12小题。
1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及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1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布拉柴维尔原是沿河小村落,1880年建城,设有码头。1934年,刚果-大西洋铁路通
车后,成为水陆运输枢纽,来自周边国家的过境物资在此经铁路转运到黑角港(如下图)。
1960年刚采共和国独立后,布拉柴维尔成为首都,经济发展迅速。据此完成13~14小题。
12o
14°
刚果共和国
布拉柴维尔
河
大思角
安
哥
图例
一一国界
必
都
洋
铁路
刚方
刚果民主共和国
港口
6
飞.H.H.H.N
a
2
安哥拉
石油
第2页,共5页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6届零诊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B2.C
【解析】第1题,结合题意,可知当地农民早期大规模开发葑田,主要是适应当地人多地少
的特点,④正确;加上葑田是一种可随水位上下浮沉的耕地,说明也是为了适应当地洪涝频
繁的特点,②正确;大规模开发葑田与光热、土壤无关,①③错误,故B正确。第2题,
据材料江苏省兴化地区地势低洼,湖泽众多,历史上葑田盛行,后因河道演变,葑田逐渐
变成垛田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可知,历史上该地葑田盛行,后随着河道演变葑田逐渐变成
垛田,可见该地葑田演变为垛田主要是因为湖泽水位变浅,C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
区洪涝灾害并未增多,A错误;垛田是因湖泽水位变浅有关,不会加重盐碱化,B错误;材
料中并没有可用木材减少的信息,D错误。故选C。
3.A4.C5.A
【解析】第3题,平湖与上海地理距离近,便于联营企业在原料运输、技术交流和市场对接
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①正确;20世纪80年代,上海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向周边转
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平湖通过联营承接此类产业,符合区域经济协作趋势,
②正确;当时平湖以农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技术水平显著低予上海,联营的核心目的是引
进上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③错误;80年代平湖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联营的主要驱动
力是上海的产业外溢和地缘优势,而非交通条件,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
选A。第4题,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深化,地方政府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出台税收优惠、
土地扶持等政策,激发了民间资本投入服装生产,形成“村村办厂”的热潮;随着国内经济发
展和居民消费升级,对服装的,求快速增长,平湖作为加工基地,依托前期积累的产业基础,
承接大量订单,推动家庭作坊式生产兴起;此时生产以简单加工为主,技术门槛低:原料(如
羽绒)可通过采购获取,并非本地特有资源,因此技术和原料并非主要驱动力,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第5题,产业集群使企业、供应商、服务商集聚,便于技术交流、经验分享
和产学研合作,提升整体技术水平,A正确:集群可能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招聘成本,
但平湖作为劳动力输入地,用工成本更多受区域经济水平影响,集群本身未必直接减少企业
用工成本,B错误:集群内部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价格竞争,且平湖以代工为主,定价权较弱,
难以通过集群直接提高价格,C错误:产业集群的核心优势是专业化协作和规模效应,而非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D错误。故选A。
6.B7.C
【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合肥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建设纺织、
五金和食品等传统产业可知,早期合肥承接上海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传
统产业,所以其比较优势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同时合肥相较于上海经济发展水平低,地价低,
B正确:矿产资源不是影响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区位因素,C错误;上海是沿海港
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其比合肥更具有交通和科研能力优势,AD错误。故选B。第7
题,根据材料信息2015年后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力发展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量子信息、深空探索等高新技术产业”可知,近10年来合肥在原来新兴产业的基
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