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共6页,五大题17小题,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纸上先写上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题时,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
同学们,班级开展“悦见经典寻光而行”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一、“经典含光”读书会活动(23分)
1,阅读下面活动启动仪式上的开场白,根据要求完成任务。(5分)
阅读经典,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天,我们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远(tiào)
▲陌生的风景,更是为了回望那条由先贤深沉的情感与非几的智慧共同汇聚的语言长
河,去追溯其中永恒闪烁的经典光芒。它们恰如浩瀚星空中的不灭星辰,承(zài)▲
着千年的智慈与情思,恒久照亮我们的灵魂。在经典的镜像前,我们得以①▲自身存
在的坐标;在经典的②▲中,我们获得抵御精神贫瘠的力量。让经典之光照进我们当
下的生活,启发我们思考与表达:让经典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走向更深远的未来!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远(tiào)▲
承(zài)▲
(2)下列选项中填入①②处最恰当的是(▲)(2分)
A.辨别浸泡
B.辨识浸润
(3)划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作修改。(1分)
2.请为下面这副对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2分)
上联:诗韵悠扬,漫步文林寻妙趣下联:
A。墨香四溢,挥毫泼墨绘丹青
B.情趣盎然,静赏山水禅心悟
C.词意清越,醉卧书山赏芳华
D,书声琅琅,古今诗文觅真意
3.第一组同学为“古诗文诵读会”做前期准备,请一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2分)
(1)将下面的“古诗文推荐表”补充完整。(8分)
推荐要点推荐理由
古诗文
①▲
听觉之美
万籁入诗
②▲。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二首》
万籁此都寂,
音韵天成
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挥手自兹去,
④▲。
(李白《送友人》)
⑤▲,
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视觉之美
画面优美
⑥▲,
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意象纷呈
⑦▲-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2)组员小语将朗诵《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一诗,这首诗视听结合,声画交融,请为
他选择一种乐器配乐,并说明理由。(4分)
配乐分析
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
〔清〕钱载
供选择的乐器:
连峰出云云半开,
A,唢呐:音色响亮高亢,穿透力强,欢快喜庆。
奔渠卷雪响春雷。
B.大鼓:音色低沉雄浑,震撼有力,节奏感强,
云中屈曲明如玉,
C.二胡:音色低沉哀婉,柔美圆润,细腻传情。
都是天池顶泻来。
(选自《清诗三百首》)
【注释】①东林:寺名,在江西庐山。
我的建议:小语,你可以选择①▲(填写选项)进行配乐朗诵,因为②▲
结合诗歌内容及乐器特点说明)。
4.小文对汉字的起源很感兴趣,阅读《经典常谈》中的第一篇目《说文解字》后,他进行
了汉字的探究,请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说文解字】“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
东汉·许慎
【不同写法】
【成语示例】
独立成字或位于下方、中间:心
朝思暮想
位于左侧:忄(竖心旁)
心旷神(
①▲)(1分)
‘心”部溯源
位于下方:
慕名而来
【文化内涵】
(1)②▲,如“愁”“怒”等:
(1分)
(2)道德品质,如“忠”“慈”等:
(3)思维认知,如“悟”“慧”等。
【探究结果】
通过阅读《经典常谈》,我们深刻体会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不仅是一部字书,
更是
③▲
。(2分)
二、“寻光觅迹”文学阅读活动(21分)
会呼吸的竹艺
俞天立
手工艺活态馆,一个连名字都如此好听的地方。活,是生命,是生机:态,是情韵,是
情致。正像北京798艺术区,透发着活淡优雅的艺术气息。
这活态馆依傍在柳青水碧的运河边,一处叫作“心荣竹艺坊”的小屋。古雅简静的门
以楣两侧,有竹篮、竹筒、竹果盘依次悬挂,像树上的野果似的,散发着山野的气息。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