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一、单选题
1.下面这个图形运用了( )原理
A.平移 B.对称 C.旋转
2.下面各组小棒不能拼成三角形的选项是( )
A.
B.
C.
3.下面哪组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度数 ( )
A.51°、95°、34° B.30°、60°、90°
C.25°、90°、75° D.54°、63°、63°
4.自来水向下流的现象是( )。
A.平移现象 B.旋转现象 C.以上都不对
5.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15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
A.8cm B.20cm C.25cm
6.图 中,三角形有几个?( )
A.7个 B.8个 C.9个
7.下列各图中,沿虚线将正方形剪成两个部分,( )的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
A. B. C.
二、判断题
8.公路旁的指示牌写着“限速40千米”,它的含义是汽车每小时至少要行驶40千米。( )
9.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 )
10.速度一定时,用的时间越长,走的路程越远。( )
11.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12.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 )
13.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46度,它一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
三、填空题
14.在横线里填上“>”“<”或“=”。
325万 3249900 21×600 60×220
99999999 1亿 497×49 58×302
15.设 A、B 两地的距离为 s,甲、乙两人同时从 A 地步行到 B 地,甲的速度为v,乙用的速度行走了一半的路程,再用v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的路程,那么 先到达 B 地(填甲或乙),甲与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16.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显示,全国流动人口为375816759人。从这个数中划掉4个数字,剩下的5个数字(先后顺序不变)组成一个新的五位数,这个新数最大是 。
17.在95°、70°、80°和15°这四个度数中, 、 和 可能为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18.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2小时后到达天津.北京到天津的路是 千米。
19.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周长都是28厘米,将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是42厘米。等腰梯形的腰长是 厘米。
20.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四、计算
21.直接写出得数
500×7= 180×60= 120×8=
68×103= 198×21= 588×12=
2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300÷25÷4 6×139+139×5-139 525-156+275-144
32×25×125 354÷6+186÷6
五、操作题
23.用一条线段将下列图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六、解决问题
24.小芳用一根铁丝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两条边分别是35cm和15cm。这根铁丝长多少厘米?
25.《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妙妙计划1时读完《水浒传》(缩减版),全书68页,每页17行,一行约25个字。妙妙平均每分可以读355个字,请你估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个字 妙妙能按计划读完全书吗
26.从家到学校有845米,李阳共走了13分钟,从家到新华书店有390米,他用同样的速度,要走几分钟?
27.新情境时事热点2024秦皇岛马拉松于5 月中旬开跑。小陈在赛前每天都绕着一个平行四边形公园坚持匀速跑步,已知沿着公园的一条长边跑步需要11分钟,沿着一条短边跑步需要8分钟,短边的长度是 1600 米。小陈跑一圈需要跑多少米
28.一个超市运来16箱运动鞋,每箱装20双。如果每双鞋售价75元,这些鞋一共可卖多少元?
29.周叔叔有若干张桌子,李阿姨有若干把椅子。如果李阿姨用全部椅子换回相同数量的桌子,那么需要补给周叔叔260元:如果李阿姨不补钱,就少换回4张桌子。已知3张桌子比4把椅子的价钱多15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30.李师傅到商店为食堂买炊具,平锅每个108元,高压锅每个298元,微波炉每个312元,每样买3个,他带2500元够吗?
31.景区售票方案一:成人每张38元,儿童半价 。方案二:团体票(10人及以上)每张25元。
(1)如果成人3人,儿童7人,怎样购票划算?
(2)如果成人7人,儿童3人,怎样售票划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用了平移原理
【分析】考查了图案的设计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4+4>4,能拼成三角形;
B:3+3<7,不能拼成三角形;
C:3+5>5,能拼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能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三角形两条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51°+95°+34° =180°
B:30°+60°+90° =180°
C:25°+90°+75° =190°
D:54°+63°+63°=180°
25°、90°、75° 不是同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度数
故答案为:C。
【分析】同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
4.【答案】A
【解析】【解答】解:自来水向下流的现象是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7+15=22(厘米)
15-7=8(厘米)
8厘米<第三条边<22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20厘米。
故答案为:B。
【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6.【答案】B
【解析】【解答】图 中,三角形有8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单个的三角形有4个,两个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所以共8个三角形。
7.【答案】A
【解析】【解答】解:沿虚线将正方形剪成两个部分,选项A的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三角形;
选项B,能拼成平行四边形,不能拼成三角形;
选项C,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不能拼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A。
【分析】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三角形是三条边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
选项A,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三角形;
选项B,将左边的三角形移到右边即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小三角形的底边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均不相等);
选项C,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没有三角形的顶角)。
8.【答案】错误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三角形不管大小,只要是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度。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速度一定时,用的时间越长,走的路程越远。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速度×时间=路程,从积的变化规律来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越大,积越大。
11.【答案】错误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钝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要大于90度,所以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钝角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钝角,钝角大于90°,180°与90°的差是小于90°的,所以180°与钝角的差是小于90°的。
13.【答案】正确
14.【答案】>;<;<;>
【解析】【解答】解:325万=3250000,3250000>3249900,所以325万>3249900;
21×600=12600,60×220=13200,12600<13200,所以21×600<60×220;
1亿=100000000,99999999<100000000,所以99999999<1亿;
497×49=24353,58×302=17516,24353>17516,所以497×49>58×302;
故答案为:>;<;<;>。
【分析】将计数单位的数转化成普通整数再去比较大小;有算式的,计算出结果再去比较大小。数位越多,数越大;数位相同时,依次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大,则该数大。
15.【答案】甲;24:25
【解析】【解答】 解:A、B两地的距离为s,甲的速度为v,甲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
t甲=
乙用的速度行走了一半的路程,再用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的路程,乙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
t乙=
∵
∴甲先到达B地;
t甲:t乙=:=24:25,
所以甲与乙所用的时间的比是24:25.
故答案为:甲;24:25
【分析】 此题利用路程÷速度=时间这一基本数量关系解答即可.
16.【答案】86759
【解析】【解答】解:9虽然最大,但是在个位上,其次最大的数是8,所以把375划去,然后把1划去,
这个新数最大是86759。
故答案为:86759。
【分析】整数比较大小,先比较位数,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相等的,从左边第一位比起,第一位大的,这个数就大,第一位相等的,就从左边第二位比起,第二位大的,这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7.【答案】95°;15°;70°
【解析】【解答】解:95°+15°+70°
=110°+70°
=180°。
故答案为:95°;15°;7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通过计算95°+15°+70°=180°。则这三个角可能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18.【答案】120
【解析】【解答】60×2=120(千米)
故答案为:120
【分析】每小时行驶60千米是速度,2小时时间,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式计算即可.
19.【答案】7
【解析】【解答】解:28×2-42
=56-42
=14(厘米)
14÷2=7(厘米)。
故答案为:7。
【分析】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中少了两条腰的长度,所以腰长=(等腰梯形的周长×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2。
20.【答案】十一
【解析】【解答】解:1620°÷180°+2
=9+2
=11(条)
故答案为:十一。
【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据此逆推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1.【答案】500×7=3500 180×60=10800 120×8=960
68×103=7004 198×21=4158 588×12=7056
【解析】【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2.【答案】解:4300÷25÷4
=4300÷(25×4)
=4300÷100
=43
6×139+139×5-139
=(6+5-1)×139
=10×139
=1390
525-156+275-144
=(525+275)-(156+144)
=800-300
=500
32×25×1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354÷6+186÷6
=59+31
=90
242×[(470-254)÷27]
=242×[216÷27]
=242×8
=1936
【解析】【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面两个数的积;
应用乘法分配律,先算6+5-1=10,然后再乘139;
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变成(525+275)-(156+144),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那32分成4×8,然后应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变成(4×25)×(8×125),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3.【答案】解:
【解析】【分析】由3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据此分一分。
24.【答案】解:35×2+15
=70+15
=85(cm)
答:这根铁丝长85厘米。
【解析】【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已知其中两条边分别长 35 cm 和15 cm,则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是35cm或15 cm。如果第三条边长 15 cm, 15+15<35,不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所以第三条边的长度不可能是15cm,则第三条边的长度是35cm。要求铁丝的长度,就是求三角形的周长,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2+底边长。
25.【答案】解:一页:25×17=425(个),
全书:425×68=28900(个),
1时=60分,
355×60=21300(个),21300<28900,妙妙不能按计划读完全书。
答:这本书大约有 28900 个字,妙妙不能按计划读完全书
【解析】【分析】用每页大约的字数乘17求出每页的字数,用每页的字数乘总页数求出这本书的总字数。用每分读的字数乘60求出1时读的字数,然后与总字数比较后判断能不能按时读完。
26.【答案】解:845÷13=65(米/分)
390÷65=6(分钟)
答:要走6分钟。
【解析】【分析】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时间=速度,从家到新华书店的路程÷速度=从家到新华书店的时间。
27.【答案】解:1600÷8×11=200×11=2200(米)
(1600+2200)×2=3800×2=7600(米)
答:小陈跑一圈需要跑7600米。
【解析】【分析】短边的长度÷短边跑的时间=小陈跑的速度,小陈跑的速度×长边跑的时间=长边的长度,(短边的长度+长边的长度)×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28.【答案】24000元
29.【答案】解:260÷4=65(元)
(65×3-15)÷4
=(195-15)÷4
=180÷4
=45(元)
答:每把椅子45元钱。
【解析】【分析】如果李阿姨不补钱,就少换回4张桌子,那么桌子的单价=需要补给周叔叔的钱数÷4;椅子的单价=(桌子的单价×3-多的钱数)÷椅子的把数4把。
30.【答案】解:方法一:108×3+298×3+312×3=324+894+936=2154(元)方法二:(108+298+312)×3=718×3=2154(元)因为2154元<2500元,所以带2500元够用.答:他带2500元够.
【解析】【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用每种锅的单价乘数量,求出总价,然后再相加,与2500元比较后即可判断是否够.
31.【答案】(1)解:分开买需要:
38×3+(38÷2)×7
=114+133
=247(元)
买团体票需要:
25×10=250(元)
答:分开买合算。
(2)解:分开买需要:
38×7+(38÷2)×3
=266+57
=323(元)
买团体票需要:
25×10=250(元)
答:买团体票合算。
【解析】【分析】分开买:单价×数量=总价,据此求出分开买需要的钱数,他们的和就是需要的总钱数;
团体票:刚好是10人,可以买团体票,单价×数量=总价;
哪种买法花的钱数少,哪种合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