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27 11: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幼苗下胚轴“顶端弯钩”现象如图所示。检测发现弯钩内侧生长素浓度在整个下胚轴中最高,据此推测在弯钩逐渐直立生长的过程中,内侧( )
A.生长素浓度降低 B.生长素完全降解
C.细胞生长受抑制 D.细胞生长比外侧慢
2.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联会一定发生在MF段,此时细胞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
B.有丝分裂的后期处于CD段,此时细胞中一定含有4个染色体组
C.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则一定处于HI段
D.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此时细胞一定处于MF段的后期
3.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实验材料。洋葱的绿色管状叶为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表面有蜡质。下面是鳞片叶,实际为肥厚的叶鞘,呈鳞片状,密集于短缩茎的周围,形成圆球形鳞茎,须根呈线状。下列对洋葱的实验操作能够达成实验目的是(  )
A.利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可分离获得洋葱绿色管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中心体
B.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测定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C.用层析液提取洋葱绿色管状叶中的色素后进行层析,可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
D.将洋葱加研磨液研磨后离心,保留上清液,并加入冷酒精静置后,可收集到DNA
4.乙烯促进离层区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导致叶柄脱落(图甲);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  )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
B.酶X为淀粉酶,可以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
C.由图可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近基端向远基端进行主动运输的
D.当叶柄远基端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时,叶柄脱落
5.向光素是一种自磷酸化蛋白激酶,在蓝光刺激下,发生自磷酸化。激活的向光素调节生长素运输载体的定位,进而引起生长素的侧向运动,最终使得植物器官不对称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光素具有信息传递和催化功能
B.向光素的自磷酸化属于吸能反应
C.生长素的侧向运输与向光素的去磷酸化有关
D.向光素受到蓝光刺激后经信息传递最终影响特定基因表达
6.某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会发挥防御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C.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清除病毒
7.“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除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外,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于植物各个部位的光敏色素可以传递光的信息
B.光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C.根据昼夜长短调节植物开花与植物激素的作用无关
D.研究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提高农产品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8.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具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间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
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减少
C.生态位是具体的栖息地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选择压力越强,进化越快
9.趋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似的环境压力下产生类似的适应性特征。下列现象不属于趋同进化的是( )
A.蝙蝠的翼与猫的前肢骨骼相似
B.鲸与海豚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
C.黄雀与蝴蝶都具有适应飞翔的翅
D.玫瑰与仙人掌都具保护作用的刺
10.噬菌体的基因组比较小,但又必须要编码一些维持其生命和复制所必需的基因,在选择的压力下,形成了重叠基因。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的不同可读框,编码不同的蛋白质。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例如,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如图);前后两个基因首尾重叠;几个基因的重叠等。近年来,在果蝇和人中也存在重叠基因,例如人类神经纤维病I型基因内含子中含有3个小基因(由互补链编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充分利用碱基资源的机制 B.基因的重叠可能对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C.重叠基因的转录方向可能不是一致的 D.同一个基因的编码区中可能存在多个起始密码子
11.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一种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研究人员采用堵洞盗洞法调查,将待测区域(下图A区)内高原鼠兔的洞口全部填埋,连续3天每天记录被盗开的洞口数并计算平均值,即有效洞口数;在附近另一片较小的区域(下图的B区)内测定有效洞口数后,再捕尽该区域内的高原鼠兔。记录B区内的有效洞口数为4个,共有高原鼠兔35只,A区内的有效洞口数为16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准确测定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
B.估测A区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大约是140只
C.每天记录好被盗开的洞口数后,不需要重新填埋
D.幼年高原鼠兔不能掘土打洞,故估测数量会偏大
1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能感知血糖波动,并能动态调节血糖浓度的智能胰岛素IA。IA不仅能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结合,还能和胰岛素受体特异性结合。采用注射IA方法降低血糖,在临床治疗上最显著的优点是能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据此某同学绘制如下图所示模型解释该原因。下列对该模型中①②③④和⑤处的完善,正确的是(  )
A.①增加②减少③增加④增加⑤提高
B.①减少②增加③减少④减少⑤降低
C.①减少②减少③减少④增加⑤提高
D.①增加②减少③增加④减少⑤降低
二、多选题
13.籼稻品系S是一种雄性不育系,科研人员让品系S与可育品系R进行杂交,F1全为可育株,F2中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约为15:1。科研人员提取出R亲本、S亲本及F2中50株雄性不育单株的叶肉细胞DNA,利用6号、8号、10号等染色体上特异的SSR(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故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下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可育株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株占1/8
B.控制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位于6号和10号染色体上
C.F1植株的SSR扩增后8号染色体的电泳结果中有2条条带
D.2号不育株6号染色体SSR扩增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14.霍乱弧菌毒素进入肠道后,经肠黏膜组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该过程中霍乱弧菌毒素不进入血液循环,为研究家兔被霍乱弧菌毒素口服免疫后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和特点,进行图中实验,①②③为正常家兔,④为去除胸腺的家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霍乱弧菌毒素被辅助性T细胞直接识别后,传递信号给B细胞
B.第14天兔②体内没有特异性抗体
C.第28+14天兔②与第14天兔①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相同
D.第14天,兔④的特异性抗体明显少于兔①的
15.为解决盐胁迫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科学家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展研究。图1表示在盐胁迫下拟南芥的部分应对策略,S1是细胞膜上的无活性的载体蛋白,S2是蛋白激酶,可激活S1.S2会抑制液泡和囊泡的融合,导致液泡碎片化,图2表示液泡碎片化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正常条件下,S1可被囊泡转运至液泡中,被液泡中的酶降解
B.盐胁迫作用下,S1将运出细胞和运入细胞的过程均属于主动运输
C.盐胁迫作用下,S1会被囊泡内吞转运至液泡膜上,增强液泡富集的能力
D.结合图1、2可知,盐胁迫作用下,S2导致液泡碎片化不利于增强植株的耐盐能力
16.膜流是指由于囊泡运输,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质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如图所示,V-SNARE和T-SNARE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膜流的起点是细胞膜,与之对应的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B.细胞器之间的膜流不需要V-SNARE和T-SNARE蛋白参与
C.据图分析,囊泡与靶膜之间的识别这一过程不具有特异性
D.用3H标记亮氨酸可探究某分泌蛋白通过膜流运输的过程
三、解答题
17.和牛是世界公认的高档肉牛品种,其体型较小,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胚胎移植技术,按如图所示流程操作,成功地批量培育了和牛这一优良品种。请回答问题:
(1)用 激素处理,可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过程①中产生的精子需要进行 处理后才具有与卵细胞受精的能力。在实际胚胎工程操作中常以 作为受精的标志。
(2)上图移植的胚胎处于 期,移入的甲胚胎能在代孕雌牛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为培育雌性子代小牛,胚胎移植前须进行性别鉴定,需取图中乙细胞进行 。胚胎移植前,需对供、受体犬进行 处理,目的是 。
(3)为提高胚胎利用效率,尽快获得数量较多的子代和牛,图中甲环节是对牛胚胎所做的处理,使用的技术称为 ;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 分割。
18.玄天湖是一个生活着大型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以浮游动物为食)、肉食性鱼类等各种生物的大型人工生态系统。如表为某时段内玄天湖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同化量 呼吸作用消耗 流向分解者 流向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生产者 A 23 3 14 70
植食性动物 16 4 0.5 2.5 9
肉食性动物 7.5 2.1 0.3 0 5.1
(1)表中A表示的数值是 。
(2)通过表格分析可知,输入该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kJ/(m2·a)。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 。
(3)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分析该图时,某同学认为:“某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b、c和d中”,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 ,理由是 。

(4)除能量金字塔之外,生态系统中还存在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统称为生态金字塔。在生态金字塔中,不一定呈正金字塔形的有 。
19.植物发育过程中,造孢细胞发育为花粉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粒,花粉粒萌发出花粉管进行受精。为调控特定基因在花粉粒中的存活概率,我国科研团队构建了CAIN人工基因驱动系统(简称“CAIN系统”),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如图):Cas9/gRNA复合体靶向编辑NPGI基因(该基因编码花粉管发育的必需蛋白),作为“毒药”阻断花粉粒萌发;重编码的NPGI基因,不受靶向编辑影响,作为“解药”使花粉粒恢复萌发;RFP基因可编码红色荧光蛋白,可根据实际研究需求替换货物基因(目的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CAIN系统导入野生型拟南芥,需先将其插入Ti质粒的 中。
(2)CAIN系统发挥“毒药—解药”机制的原理:植物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之前,通过 产生“毒药”效应,经减数分裂, (填“含有”或“不含有”)CAIN系统的花粉粒才能正常萌发。为实现CAIN系统的“毒药—解药”机制,需选择特定的启动子,则①和③的启动子分别是 、 (请从P1~P5中选择:P1—所有体细胞中表达;P2—造孢细胞发育过程中表达;P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表达;P4—花粉粒萌发时表达;P5—种子时期表达)。
(3)RFP基因起到 的作用。结合构建CAIN系统的目的,根据实验结果可知,CAIN系统具有 的功能。基于CAIN系统的这一功能特点,可利用CAIN系统作用于因长期使用除草剂后大部分杂草出现抗性的农田,通过构建 的CAIN系统,降低抗除草剂杂草的比例。
四、实验题
20.赖草是一种具有较高饲用价值和生态恢复作用的植物。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赖草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实验人员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0.05、0.10、0.15、)的BR溶液处理赖草叶片(其中组喷施等量不含BR的蒸馏水),在21天后测定光合相关指标,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BR浓度/ 总叶绿素/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浓度/ 可溶性糖/
1 0 0.921 0.916 1.646 0.333 0.878
2 0.05 0.936 0.943 1.713 0.400 0.879
3 0.10 0.939 0.965 1.781 0.483 0.932
4 0.15 0.944 0.967 1.817 0.600 0.970
5 0.20 0.947 0.957 1.873 0.553 1.000
(1)有人认为“第1组为无BR作用下测得的数据”,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BR对总叶绿素合成具有 作用,同时能 气孔导度。总叶绿素和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是否始终呈正相关? (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 。
(3)第5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第4组,但可溶性糖含量更高,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①高浓度BR抑制叶片中可溶性糖向其他器官运输,导致糖分积累
②第5组气孔导度更大,供应充足,暗反应速率加快
③净光合速率是瞬时值,而可溶性糖含量是21天累积量的体现
④高浓度BR导致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更多有机物
(4)若要进一步探究BR是否具有抑制赖草生长的作用,则实验设计思路是 。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C
6.D
7.C
8.D
9.A
10.D
11.B
12.B
13.BCD
14.ABC
15.AC
16.ABC
17.(1) 促性腺 获能 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
(2) 囊胚 代孕雌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NA分析 同期发情 为供体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3) 胚胎分割 均等
18.(1)110
(2) 1.17×105 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特定的,因此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
(3) 是 该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占据了不同的营养级(合理即可)
(4)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19.(1)T-DNA
(2) Cas9/gRNA复合体靶向编辑NPGI基因 含有 P2或P3 P4
(3) 标记基因 提高RFP基因在花粉粒中的存活概率(或提高货物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概率) 将RFP基因替换成对除草剂敏感基因
20.(1) 否 植物本身能合成BR
(2) 促进 提高 否 在BR浓度≤0.15μmol·L-1时,总叶绿素、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当BR浓度升至0.20μmol·L-1时,二者继续增加,但净光合速率下降(或总叶绿素和气孔导度随着BR浓度增大而增加,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少)
(3)①③
(4)设置更高BR浓度梯度(如0.25、0.30、0.35μmol·L-1),重复上述实验,在21天后分别测定相关光合指标,并与第1组进行比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