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单元综合复习
第四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单元导图
除法的初步认识
认识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除法的意义
有关0的除法
按份数平均分
按每份的个数平均分
知识梳理
认识平均分
归纳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5
1
4
2
3
3
2只熊猫分得不一样多,不公平。
2只熊猫分得同样多,公平。
知识梳理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归纳
1.把一些物品按份数平均分的方法:先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看每份能分得多少个。
物品的数量一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
6个 ,平均放在3个 里,每个 放( )个。
2
知识梳理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先确定每份分得的个数,再看能分成几份。
物品的数量一定,每份的数量越多,分成的份数就越少。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归纳
10个 ,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 )份。
5
知识梳理
除法的意义
归纳
1.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已知总数和每份的数量,求分成的份数,可以用除法计算,即总数÷每份的数量=分成的份数。
除法算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
15 ÷ 3 = 5
被分的总数
每份的数量
分成的份数
读作:15 除以 3 等于 5。
知识梳理
除法的意义
归纳
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已知总数和分成的份数,求每份的数量,可以用除法计算,即总数÷分成的份数=每份的数量。
除法算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
15 ÷ 5 = 3
被分的总数
分成的份数
每份的数量
读作:15 除以 5 等于 3。
知识梳理
除法的意义
归纳
3.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10 ÷ 5 = 2
被除数
除数
商
知识梳理
有关0的除法
归纳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是0
1.0能作被除数
2.0不能作除数
0个月亮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的月亮个数还是0。
0÷5=0(个)
直接写得数。
综合练习
4×2= 4×3= 0×0= 8÷2=
8÷4= 12÷3= 3÷3= 0÷2=
8
12
0
0
4
2
4
1
下面的分法,是平均分的画“√”,不是平均分的画“ ”。
综合练习
√
×
综合练习
一共有( )个正方体,每( )个一组,可以分成( )组。
如果每 2 个一组,可以分成( )组。
8
4
2
4
看图填空。
综合练习
(1)平均分给 5 个班,每个班分得( )盆。
(2)若每个班分4盆,能分给( )个班。
20÷5=4(盆)
4
20÷4=5(个)
5
看图写一写。
拓展练习
运用操作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有12个苹果,每次拿几个,连续拿几次正好拿完?(每次拿的个数要相同,不能一次拿完)
每次圈的个数
拿完的次数
1个
2个
3个
4个
6个
12次
6次
4次
3次
2次
答:每次拿1个,连续拿12次能正好拿完;每次拿2个,连续拿6次能正好拿完;每次拿3个,连续拿4次能正好拿完;每次拿4个,连续拿3次能正好拿完;每次拿6个,连续拿2次能正好拿完。
拓展练习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请你猜一猜, 代表什么数?
÷ 4 = 6
思路分析 可以根据除法算式的意义推想。
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
总数=每份数×份数
转化成求4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正确解答
=6×4=24
拓展练习
运用平均分解决吃鱼问题
黑猫和花猫各有12条鱼,它们谁先吃完。
我每天吃4条鱼。
我每天吃3条鱼。
答:黑猫:12条鱼,每4条为1份,平均分成3份,即3天吃完。
花猫:12条鱼,每3条为1份,平均分成4份,即4天吃完。
3<4,黑猫先吃完。
课后活动
实践性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们再次学习了除法的知识,也了解了数学中除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那么请同学们走进生活,陪父母去买菜发现生活中所用到的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