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认识中国的区域第五节《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清单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 位置: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处于______省南部,濒临浩瀚的______,大部分区域位于______以南。它北回归线穿过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处珠江下游。从海陆位置看,背靠祖国大陆,面临南海。从相对位置看,毗邻______和______两个特别行政区,与______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范围:
小珠三角:包括______、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
大珠三角:小珠三角+______、______。
二、自然条件
1. 地形地势:地形以______为主,地势______,周围是丘陵和山地,中部大部分是平原。这种地势对当地的农业和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______。
2. 河流:主要河流有______、北江、西江、东江,这些河流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______。河网______,这对当地的水运交通有什么帮助?______。
3. 气候:属于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冬季______。热量______,降水______,十分利于______和______经济作物的生长。请举例说明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______。
三、农业发展
1. 地位: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和______生产基地(列举几种水果如______、龙眼、荔枝、菠萝等)。
2. 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形成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______,河网______,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周围形成基堤,在基堤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花卉等。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什么优点?______。
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主要农产品有______、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等,产品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日本等地。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______。
四、外向型经济
1. 发展条件:
优势条件:
交通方面:海陆交通______,有______线、______线等铁路线经过。
劳动力方面:人口______,劳动力______。
侨乡优势:是著名的______,广大侨胞对家乡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位置优势:邻______,与______隔海相望。
政策支持:国家给予______政策。
不利条件:缺乏______和______,为解决能源不足,建了______核电站。
2. 工业特点: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基地,主要生产部门有服装、食品、家用电器等______工业。近年来,随着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占用土地多的企业逐步转移到内地省份,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大力发展以______为主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医药、汽车等已经成为支柱产业。
3. 发展模式: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引进国外______、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创办了大批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产品主要通过______贸易渠道,出口至世界各地。
五、香港和澳门
1. 香港:
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______侧,北与广东省______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______相望,南临南海。
范围:由______岛、九龙、“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地形:多______,少______(平原仅占全区面积的1/6)。
气候: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经济: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旅游中心等,其经济支柱主要有金融、贸易、旅游等。香港发展经济的优势有哪些?______。
2. 澳门:
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______侧,背靠珠江三角洲,与______经济特区相邻。
范围:由______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陆地面积只有32.9平方千米。
地形:主体是______半岛,地形以______为主。
气候:____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经济:经济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六、区域联系与共同发展
1. 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唇齿相依,两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各种副产品,甚至大部分淡水都来自祖国内地。这种联系对港澳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______。
2. 改革开放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在经济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______、技术、管理经验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港澳地区提供______、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对双方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3.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蓬勃发展,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______。
答案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1. 广东;南海;北回归线;香港;澳门;东南亚
2. 广州;香港;澳门
二、自然条件
1. 平原;低平;地势低平有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也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扩展。
2. 珠江;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保障;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内河航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密布;河网密布使得水运交通十分便利,众多的河流航道可以连接各个城镇和地区,有利于货物的运输和人员的往来。
3. 亚热带季风;高温多雨;温暖少雨;充足;丰沛;亚热带;热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冬季温暖少雨,也适合一些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香蕉等。
三、农业发展
1. 商品粮;稻谷;热带水果;香蕉
2. 低洼;密布;优点: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鱼塘的塘泥可以作为基堤作物的肥料,基堤作物的叶子等又可以作为鱼的饲料;这种模式既可以发展渔业,又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基塘农业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蔬菜;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农产品的运输;市场广阔,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丰富;农业技术不断提高。
四、外向型经济
1. 便利;京广;京九;稠密;丰富;侨乡;港澳;东南亚;对外开放;矿产;能源;大亚湾
2. 轻工业;轻;高新技术
3. 资金;港澳
五、香港和澳门
1. 东;深圳;澳门;香港;低山丘陵;平原;亚热带季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重要的海运和航空枢纽;拥有先进的金融制度和专业的金融人才,金融市场发达;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有完善的贸易服务体系和广阔的国际市场。
2. 西;珠海;澳门;澳门;平原;亚热带季风;博彩业;旅游业
六、区域联系与共同发展
1. 保障了港澳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稳定了物价,为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2. 资金;土地;前店后厂;对港澳地区来说,利用内地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来说,引进了港澳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3. 优势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基础雄厚,拥有多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产业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融合;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