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
A. 建立县制 B. 奖励军功 C. 鼓励耕织 D. 废除特权
2.如表为钱穆《秦汉史》某一章节内的小标题,该章节是( )
一、废封建行郡县二、寝兵政策之实施
三、新首都的建设四、郡邑巡行与驰道建筑
五、制度文字风俗之统整六、边境之开拓及防御
A. 秦始皇帝之政治措施 B. 秦政府之覆亡
C. 西汉一代之政制 D. 西汉之全盛
3.南朝祖冲之“不虚(凭空)推(推崇)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袁隆平“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据此可知,祖冲之和袁隆平都具有( )
A. 艰苦奋斗的节约意识 B. 锐意进取的改革意识
C. 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D.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4.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 农业生产发展
B. 民族文化的交融
C. 民族矛盾的加剧
D. 海外贸易的兴盛
5.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命令吴禄贞率北洋新军第六镇(师)镇压山西革命,但他却暗中与山西革命党人联络,随后并共同反清,最终于1911年11月被旧势力暗杀于石家庄火车站。此事说明( )
A. 君主立宪思想广泛传播 B. 革命与反革命斗争激烈
C. 革命果实落入北洋之手 D. 革命党人孤立无援
6.如表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社会呈现的“新气象”。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政府正式提倡白话文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训令,要求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低年级国语统一使用白话文
1920年,教育部下令,规定至1922年废除所有文言文教科书
A. 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 B. 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革新
C. 提高了国民文化素养 D. 动摇了封建礼教统治地位
7.抗美援朝时大量志愿军伤员因为伤口感染无药可用而牺牲,中国亟需建立自己的抗生素生产大厂。1953年底华北制药厂抗生素厂作为全国156个大型重点项目之一,列入“一五计划”,并于1958年正式投产。这表明“一五计划”( )
A. 将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B. 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保障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顺应中国发展的实际需求
8.1970年4月24日,搭载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了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一时期我国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这表明该时期的建设成就具有( )
A. 开创性 B. 独特性 C. 领先性 D. 国际性
9.下列文物显示出古代权杖涵义的共性是( )
①《汉谟拉比汉典》石柱柱头 ②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像 ③奥古斯都像 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银币
正义之神沙马什递出权杖 杖首为战神赛特动物形态的头部 “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身穿盔甲,手持权杖 手持鹰和权被的宙斯(神王,象征亚历山大父亲)像
A. 王权神授 B. 王权至上 C. 中央集权 D. 民主共和
10.日本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还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经营。这是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条件。材料表明,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利用( )
A. 国家力量 B. 先进技术 C. 财阀垄断 D. 民间资本
11.下图是18世纪英国纺织业发明专利数目的不完全统计图。英国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热潮日益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 近代科学的进步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国人素质的提高 D. 解决温饱的需求
12.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印度尼西亚画家斯 纳尔的政治漫画《人民的铁扫帚》,画中右侧扫帚上写着亚非拉字样,左边小人们身着欧美人士打扮。它形象地反映出( )
A. 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遗 B. 新兴国家面临发展问题
C. 霸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D. 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和平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与《论语》相关的重大事件或地位变化
春秋战国 孔子弟子将孔子言行整理成书,成为核心经典。
秦朝时期 被列为禁书,大量抄本遭到销毁。
两汉时期 《论语》成为官方推崇的经典,以《论语》等儒家经典教育学生。
魏晋南北朝 在北朝时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已将《论语》立为官学,用胡语教学。
隋唐时期 《论语》是科举考试主要科目——明经、进士科的必考对象:
宋元时期 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
明清时期 科举考试严格以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为命题依据。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论语》是哪一学派经典著作?
(2) 《论语》地位的变迁从侧面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从材料中任选《论语》地位变迁的一个史事,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史事是如何反映社会变迁的。
14.毛泽东是改变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划时代伟人。
材料一
组别标题 毛泽东诗词
第一组:星火燎原 秋收时节暮云愁,弃房一声暴动。
——《西江月 秋收起义》
红琪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清平乐 蒋桂战争》(1929年秋)
第二组:? ______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 娄山关》(遵义会议后)
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1938年5月,毛泽东
材料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的确立,也是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创造性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特别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一样,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开辟出来的,这一点意义尤其重大,从实践上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1) 仿照第一组示例,给第二组“?”处设计一个标题,并简述设计该标题的理由。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归纳抗日战争时期这一策略是怎样得到贯彻的。
(3) 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探索的重要价值。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193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美欧关系带来了复杂的影响。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罗斯福政府调整了对欧政策,促使大西洋合作重现生机,并且在新一轮大西洋合作中承担了直接责任、扮演了主要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在第二次大西洋战时联盟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 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大西洋联盟成为了更广泛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
——《二战前美欧关系渊源回顾》
材料二二战后美欧面对着共同的敌人苏联东欧而一度的亲密结盟。欧洲需要美国提供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支持,相同的美国也需要西欧作为屏障来对付苏东集团,于是自愿承担了欧洲的复兴的防务负担。
材料三冷战后,随着欧洲安全环境的变化及美欧实力对比的变化;美欧分歧不断凸显,美欧关系进入了一个不断调整、磨合的阶段。大西洋联盟何去何从成为美欧双方关注、争论的焦点。但随着内新兴大国的崛起和恐怖主义、能源短缺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美欧双方已将这些问题视为西方世界的共同挑战,为此美欧双方将进一步强化经贸,拓展合作范围,强化大西洋联盟。
——《美国全球战略与大西洋联盟》
(1) 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调整对欧政策的时代背景。并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美国“在新一轮大西洋合作中承担了直接责任、扮演了主要角色。”
(2) 据材料二和所学,多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对欧政策产生的影响。
(3) 据材料三,你预测冷战后美欧之间的大西洋联盟的发展趋势如何?并说明依据。
答案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小题1】儒家
【小题2】示例: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实行思想专制,焚毁儒家典籍是为了消除异说、巩固集权统治,反映了从战国百家争鸣到秦朝思想文化专制的社会转型;两汉时期尊《论语》为官学经典,反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适应大一统王朝治国需求;隋唐时期列为科举必考内容,反映科举制推动儒家思想制度化,成为选拔人才的核心标准,强化儒学对社会的影响
14.【答案】【小题1】标题:伟大转折;理由: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诗句“而今迈步从头越”体现了这一转折后的新起点
【小题2】贯彻方式: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动员群众参与抗战,如民兵、地道战等
【小题3】重要价值: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范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15.【答案】【小题1】时代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明: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援助欧洲反法西斯国家;推动建立反法西斯联盟(如《大西洋宪章》),并在战争中发挥领导作用
【小题2】影响:经济上,通过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复兴,巩固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建立北约对抗苏联,加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政治上,推动美欧同盟关系,奠定冷战格局
【小题3】趋势:合作与竞争并存。依据:共同应对新兴大国崛起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合作;但美欧实力差距缩小导致分歧增加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