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冲刺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即将(jì) 譬如(pì) 刹那(chà) 调遣(diào)
B.嫩绿(nùn) 美餐(cān) 甜蜜(tián) 梦乡(xiāng)
C.可恶(wù) 挣扎(zhá) 效率(lù) 倔强(jiàng)
D.炮弹(dàn) 窟窿(kū) 警戒(jiè) 愤怒(fèn)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恭勤不倦(疲倦) B.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C.家贫无油(贫穷)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归还)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灿烂 朝霞 高傲 资态
B.鸽子 凌空 杜鹃 慰籍
C.和谐 详细 华丽 装饰
D.妖怪 奇幼 隐形 淘气
4.下列成语故事和主人公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囊萤夜读》 车胤 B.《铁杵成针》 李白
C.《凿壁偷光》 匡衡 D.《手不释卷》 杨时
5.动物的妙喻也很有意思,请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语段中,正确的一项是( )
你看——新时代少年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寄托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踏实勤奋,敢于挑战,即使是______,也应该有一种______的精神,争取在前沿性技术探索中当______,把梦想化作现实。
A.千里马 小蜜蜂 老黄牛 B.纸老虎 小蜜蜂 领头羊
C.千里马 老黄牛 领头羊 D.变色龙 铁公鸡 千里马
二、书写
6.看拼音写字词。
(1)人们经历过数次被洗、随时发生的和伤痛,在领事人员带领下,终于离开努米亚,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2)老目光利,身手,是天生的好猎手。
(3)一两只火虫飞过,给夏夜增了几分美妙。
三、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1)太阳慢慢地nǔ lì( )上升,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chà nà( )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duó mù( )的亮光。
(2)胤恭勤不倦,博学duō tōng( )。
8.把词语补充完整。
(1)凿壁( )( ) 囊萤( )( )
(2)( )( )立雪 铁杵( )( )
9.背一背课文,再填空。
(1)诗词的意味无穷,在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美妙的画面,“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 菜花稀”;可以赞叹诗人高洁的志向,“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 满乾坤”;可以体会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时,她在丛中笑”。
(2)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3)少年不知 苦,老来方知 迟。
四、语言表达
10.匀匀在美术课上不小心弄坏了同学欢欢的手工娃娃,欢欢以为匀匀是故意的,很生气。请你想一想与朋友相处的秘诀,帮助匀匀和欢欢化解矛盾,你会怎么和匀匀说呢?请完成对话。
匀匀:我不小心弄坏了欢欢的手工娃娃,她说我是故意的,不理我了,我该怎么办呢?
我:
匀匀:如果她还是不理我,怎么办?
我:你还可以
匀匀: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你!
五、句子训练
11.森林里百花盛开,一派美丽的春日景象。请你参照下面的例句,抓住事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至少2句)来描写美丽的春天吧。
例句: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雨的四季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⑥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2.这篇文章的结构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13.概括写出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美丽而有生机 夏雨:
秋雨: 冬雨:
14.描写春天的雨的时候主要描写了春雨的 和神态,第2自然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
15.短文对 季的雨描写得最详细。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16.作者说夏天的雨“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雨的“风情”体现在什么地方?把原文中相关句子抄下来。
17.四季的雨在作者的笔下各具特点,你喜欢雨吗?为什么?
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题目。
太湖游记
①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登起云楼,楼虽不很高,但上下布置颇佳,不但可以纵目远眺,也很使人感到幽逸的情致。
②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人听闻的名词。泉旁环以石,上有覆亭,近亭壁上有“天下第二泉”署额。另外有乾隆御制诗碑一方,矗(chù)立泉边。我不禁想起这位好武而且能文的满洲皇帝。他巡游江南,到处题诗制额,增多了许多古迹名胜,也是怪有趣味的事情。
③为了路径顺便,我们逛(guàng)了一下锡(xī)山。山顶有龙光寺,寺后有塔。但我们因怕不能及时赶回苏州,没走到山顶便折回了。这样的匆匆,不知山灵笑我们否?
④梅园,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名胜。刚到园门时,我们的心是充满着希望与喜悦了。顾名思义,可以晓得这个园里应该有着大规模的梅树。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园里的桃梨及其它未识名的花,正纷繁地开着红白蓝紫诸色花朵,继续着梅花装点春光的工作。
⑤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李君说,在西湖放了的鹤,从这里招了回来。我会心一笑。至此,我紧张烦扰的心,豁(huò)然开朗了。口里念着昔年读过的“放鹤亭中一杯酒,楚山馨(xīn)馨水鳞鳞”的诗句。
⑥当我们从山脚坐上车子,将与湖光作别的时候,我的离怀是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啊。
(有删改)
18.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19.读文可知太湖边的景观有:惠山、 、 。
20.作者在梅园看到梅花了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请抄下来。
21.孤山的位置在 湖边上。
22.请根据选文内容,提出一个你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答。
问题:
解答:
七、文言文阅读
23.阅读小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宋濂(lián)苦学
余①幼时即嗜②学。家贫,无从③致④书以观。每假⑤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⑥。录毕⑦,走⑧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⑨,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注释:
①余:作者宋濂自称。宋濂是明初政治家、文学家。②嗜(shì):喜爱。③无从:无法。④致:达到、实现,这里指买到。⑤假:借。⑥弗之怠:宾语前置,即“弗怠之”。不放松抄写的事。⑦毕:完,结束。⑧走:跑。⑨以是:因此。
(1)朗读小古文,下面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2)照样子,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例子:胤恭勤不倦(疲倦)
①家贫
②计日以还
(3)试着用简洁明了的现代白话文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
文言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白话文: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如果你们是故事里的藏书者,你们为什么都愿意把自己心爱的藏书借给宋濂读呢?说说你们的想法。
八、书面表达
24.快乐习作。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_
提示:我们正在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很有成就感?把它填写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写下来吧。
习作要求:习作时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400个字。
《期末冲刺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D C D C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即将(jì)——jí;
B.嫩绿(nùn)——nèn;
C.效率(lù)——lǜ;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意思是: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还:回去。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资态——姿态;
B.慰籍——慰藉;
D.奇幼——奇幻;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
A.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勤学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B.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代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铁杵),于是问她要磨成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太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C.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D.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敏而好学。”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主人公应该是:吕蒙。
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千里马:比喻有才华、有潜力、能担当重任的人。
小蜜蜂:象征勤劳、勤奋,强调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品质。
老黄牛:比喻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但实际虚弱的人或事物。
领头羊:比喻在团队中起引领、带头作用的人。
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善于伪装、立场不坚定的人。
铁公鸡:比喻极度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我们必须踏实勤奋,敢于挑战,即使是____:句中强调新时代少年肩负时代使命,需具备卓越才能,用“千里马”突出其潜力与担当,符合语境。第一空填入“千里马”;
我们必须踏实勤奋,敢于挑战,即使是____,也应该有一种____的精神:前文提到“必须踏实勤奋”,用“老黄牛”精准呼应这一品质,强调务实精神。第二空填入“老黄牛”;
争取在前沿性技术探索中当___,把梦想化作现实:句中“在前沿性技术探索中当____”需体现引领作用,“领头羊”恰能表达少年在技术探索中勇当先锋的愿景。第三空填入“领头羊”。
故选C。
6.(1)
(2)
(3)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1)书写时注意“劫”“爆”“馆”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鹰”“锐”“捷”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萤”“添”的正确写法。
7. 努力 刹那 夺目 多通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1)本题“努”“刹”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通”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偷 光 夜 读 程 门 成 针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
(1)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囊萤夜读:晋代车胤家境贫寒,用白绢做成袋子装萤火虫照明读书,形容人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的精神。
(2)程门立雪:宋代杨时为求学,在程颐门前冒雪等待,现用来赞扬尊师重道、恭敬求教的精神。
铁杵成针:讲李白看到老妇人要把铁杵磨成针而受到启发,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9. 雪白 清气 山花烂漫 漫灭 藤萝 勤学 读书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名言警句、名篇名句理解和默写。
(1)书写时注意“雪”“清”“漫”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漫”“藤”“萝”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勤”“读”的正确写法。
10. 匀匀,你可以及时找欢欢解释清楚,给她道歉,说你不是故意弄坏手工娃娃的。 站在欢欢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换位思考,为欢欢买一个新的手工娃娃。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第一空要引导匀匀主动沟通,诚恳道歉,说明是无心之失,让欢欢知晓真实意图。
第二空在假设欢欢仍不理睬时,可以表达修好或补偿的意愿,比如用实际行动(重新做手工等)持续表达歉意与重视,传递想修复关系的诚意。
示例:①匀匀,你先找欢欢好好说,真诚跟她道歉,告诉她你不是故意弄坏的,特别愧疚,朋友之间把话说开,她说不定就消气啦。
②你还可以说想陪她一起把娃娃修好,或者重新做一个更漂亮的赔给她,让她感受到你真的很在乎这份友谊,想和她和好。
11.清风微拂,春日到米,如毛的细雨从天上洒落。森林里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和青的草、绿的叶一起形成了灿烂无比的春天。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情景写话。
例句围绕隆冬,先以“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点明季节,用“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描绘典型动态事物,“不一会儿,地上、树上、屋顶上就积满了厚厚软软的白雪”呈现静态结果。通过“刺骨”(触觉)、“厚厚软软”(视觉、触觉)等细节,从动态到静态,简洁勾勒出隆冬雪景,逻辑清晰,感官联动让画面鲜活。
仿写春天时,先选春风、繁花、新叶等典型元素。按“季节氛围(如“暖风轻拂,春日伊始”)→动态事物(如“微风撩动花枝,唤醒新芽”)→静态结果(如“山坡、溪边、枝头缀满鲜妍春色”)”逻辑。用“轻柔”“缤纷”等词,调动视觉、嗅觉(如花香)、触觉(如春风触感),让文字有画面、有温度,突出春日生机。
示例:暖风轻吟,春日登场,细腻的风揉醒花苞。眨眼间,枝头、原野、溪畔就铺满了娇娇俏俏的繁花,甜香漫在空气里,挠得人心也跟着明媚起来。
12.C 13. 热烈而粗犷 端庄而沉静 自然、平静 14. 颜色 黄青 昏黄 15. 秋 比喻 16.因为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17.我喜欢雨。因为春雨如油,它滋润着大地,让万物复苏,给世界带来生机与活力,看到春雨中的景色会让人心情愉悦。
【导语】这篇散文《雨的四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季雨的不同韵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述对雨的喜爱,再分述四季雨的特点,最后以抒情作结。语言优美,善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秋雨“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将雨人格化,赋予其情感与生命。通过对色彩(黄青、金黄)、声音(窗玻璃的响声)等细节的捕捉,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表现力。
12.本题考查文章结构。
结合文章可知,第①自然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直接表明作者对雨的喜爱,总括全文,奠定了对雨的赞美基调,引出下文对不同季节雨的描写。第②-⑤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四季的雨,第②自然段写春雨驱走冬天,使大地美丽;第③自然段写夏雨热烈而粗犷的风情;第④自然段写秋雨端庄沉静,能引发人悠远情思;第⑤自然段写冬雨在北方化作雪花,在南国则自然平静。这部分从不同季节角度,细致描绘雨的特点,体现雨在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态。第⑥自然段“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再次强调雨的美丽和令人爱恋,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雨的喜爱赞美之情。所以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故选C。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儿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可知,“热烈”体现夏雨来临时的那种毫无保留、激情四溢的状态;“粗犷”则从其降雨时毫无预兆、雨点迅猛等方面表现出夏雨豪放、不细腻的特质。
结合第④自然段“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可知,作者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形象地写出秋雨的端庄沉静。
结合第⑤自然段“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可知,说明冬雨在北方以雪花的形态出现;在南国“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体现出南国冬雨不张扬、平和的特点。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找关键词。
结合第②自然段“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整个大地都是美丽的。”可知,明确提及描写了春雨后的颜色和神态。通过描写树叶在春雨后“闪出黄青”,花苞带着“冬天的昏黄”,展现出春雨前后的景象变化。描写颜色的词语有黄青、昏黄。
15.本题考查详略安排和修辞手法。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第④自然段对秋雨的描写最为详细。作者不仅用“端庄而又沉静”“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等比喻刻画其形态,还通过“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等情感描写,以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等场景刻画,从多角度展现秋雨的特点,篇幅和细节均多于其他季节。
结合第④自然段“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可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形象地展现出秋雨成熟、稳重的特点。
1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第③自然段对夏雨的描述“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可知,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体现了夏雨的热烈而粗犷的特点;同时,作者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夏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需结合个人感受回答是否喜欢雨,并阐述原因,可联系文中雨的特点或现实体验展开。
示例:我喜欢雨。秋雨端庄而沉静,伴随着秋雨,秋天的氛围更加浓郁,它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秋天的美好与宁静,产生很多美好的遐思。
18.游览 19. 天下第二泉 梅园 20.作者没有看到梅花。
示例1: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 21.西 22. 在招鹤亭,作者为什么会心一笑呢? 放鹤亭、招鹤亭,本来没有关系的两处景观,因为鹤联系到了一起。作者想到了,李君提起时,就引起了作者的会心一笑。
【导语】《太湖记》以游览行踪为线,简笔勾勒惠山、天下第二泉、锡山、梅园、招鹤亭等景。文字质朴,融入人文联想(如乾隆题刻、放鹤亭典故),于游览记趣中,借景抒情,结尾“离怀比波澜泛滥”,浅淡文字蕴藉不舍情思,是一篇清逸的山水小品。
18.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结合文章第①、②、③、④、⑤自然段“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人听闻的名词。”、“为了路径顺便,我们逛了一下锡山。”、“梅园,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名胜。”、“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可知,按作者游览足迹,从到达惠山开始,依次写游览各处景点的。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②、③、④、⑤自然段“终于到了“湖山第一”的惠山了。”、“天下第二泉,这是一个多么会耸人听闻的名词。”、“为了路径顺便,我们逛了一下锡山。”、“梅园,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名胜。”、“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可知,太湖边的景观有:惠山、天下第二泉、锡山、梅园、招鹤亭等。按游览先后填写即可。
20.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可惜来得太迟了,‘万八千株芳不孤’的繁华,已变成了‘绿叶成荫于满枝 ’!”可知,“来得太迟”“繁华已变”,说明没看到梅花盛景,由此可知没看到梅花。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走上招鹤亭,脑里即刻联想到孤山的放鹤亭。李君说,在西湖放了的鹤,从这里招了回来”,提到“西湖放鹤”,结合常识,孤山在西湖边上。
22.本题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
可从字词含义、内容理解、情感表达等角度提问。先合理提问,再联系文本分析解答即可。
例如:问题:离怀比湖上的波澜还要泛滥’中‘泛滥’怎么理解?
解答:结合结尾抒情,“泛滥”形容不舍、惆怅等情绪像湖水波澜般汹涌、难以抑制。
23.(1)C
(2) 贫穷 送还,归还。
(3)抄完后,急跑着给人家送去,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还书时间。
(4)宋濂能遵守诚信,能按时归还借的书,所以大家都愿意把书借给他读。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C.在这个句子中,“以是”是连词短语,表示“因此”;“人多以书假余”中,“人多”是主语,“以书假余”是谓语部分,其中“以书”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假余”是动词短语,表示人们把书借给我;“余因得观群书”中,“余”是主语,“因得观群书”是谓语部分,表示我因此能够阅读很多书。故正确的断句应该是“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字词翻译。
①家贫:家中贫穷(或家境贫寒)。贫:贫穷、贫寒。
②计日以还:计算着天数来还书(或按照约定的日期归还书籍)。还:归还。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字词“毕、走、逾约”翻译出来,语句要通顺。
译文:抄写完后,小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宋濂的诚信与守时: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濂在借书时非常讲信用,他“计日以还”,从不拖延或违约。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诚信品质让我们对他产生了极大的信任,相信他会像爱护自己的书籍一样爱护我们的藏书。
宋濂的勤奋与好学:文中提到“余幼时即嗜学”,说明宋濂从小就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勤奋好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我们深感敬佩,也愿意将自己的藏书分享给他,帮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点睛】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学习。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手抄录,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写。抄写完毕,跑着去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阅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4.例文:
我学会了做饭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学会了许多技能,而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学会了做饭。
那天,爸爸妈妈都有事外出,到了中午还没回来。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饭。
我准备做一道简单的番茄炒蛋。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和一个番茄。我把鸡蛋磕在碗边,学着妈妈的样子,轻轻一掰,蛋液就流进了碗里。我拿起筷子,开始搅拌蛋液,可蛋液像调皮的小精灵,溅得到处都是。好不容易搅拌均匀,我又把番茄切成小块。
一切准备就绪,我打开炉灶,点火,热锅,倒油。等油热了,我小心翼翼地把蛋液倒进锅里。瞬间,锅里发出 “嗞啦嗞啦” 的声音,吓得我赶紧往后退。只见蛋液迅速膨胀起来,我用铲子不停地翻炒,不一会儿,金黄色的鸡蛋就炒好了,盛出锅备用。接着,我又往锅里倒了点油,放入番茄块翻炒。番茄渐渐变软,渗出红色的汁水,我加入适量的盐和糖,再把炒好的鸡蛋倒进去,和番茄一起翻炒均匀。
一道香喷喷的番茄炒蛋就大功告成了!这时,爸爸妈妈也回来了,看到我做的菜,他们惊讶又欣慰。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虽然味道比不上妈妈做的,但自己亲手做的,感觉格外美味。
学会做饭,不仅让我不再挨饿,还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学习做更多的美食。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及写作。
审题:在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即要写一件你学会了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要让你有成就感。审题时,要抓住“学会了”和“成就感”这两个关键词,它们是文章的中心。
选材:可以选择自己确实经历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比如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学会做饭、学会弹钢琴等。选择的这件事情最好是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最终成功学会的,这样更能体现出成就感。
立意:要表达出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学会某项技能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和自信。这个过程可以是充满挑战的,也可以是充满乐趣的,关键是要真实反映你的感受。
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简要介绍你学会的这项技能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想要学会它。比如:“我一直想学骑自行车,因为它不仅能让我出行更加方便,还能让我感受到风驰电掣的快乐。”
中间:要详细描述学习的过程。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从最初的尝试、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到最后的成功。在描述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比如刚开始的害怕、失败后的沮丧、成功后的喜悦等,让文章更加生动。例如:“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总是掌握不好平衡,每次都会摔倒。但我没有放弃,每次摔倒后都会重新站起来,继续练习。”
结尾:可以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强调学会这项技能给你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可以写一写这项技能对你生活的影响,以及你对未来的期待。比如:“现在,我已经可以熟练地骑自行车了,它不仅让我的出行更加方便,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