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冲刺特训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冲刺特训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6 15: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冲刺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岳(yuè) 拟定(nǐ) 革命(gé) 麻醉剂(zuì)
B.参谋(máo) 蓟北(jì) 山坞(wù) 万仞山(rèn)
C.襄阳(xiāng) 踌躇(chóu) 恐吓(xià) 绷带(bēng)
D.俘虏(fú) 黯然(àn) 奔赴(fù) 不堪(shèn)
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 守候 B.道旁李 道路
C.吾盾之坚 坚固 D.誉之曰 荣誉
3.下列人物年龄与别称相匹配的一项是( )
①未过_________之年的毛岸英英勇牺牲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八岁。
②三十八岁的周树人年近____,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
③九十八岁的黄旭华老人,已年近_______,仍坚持不懈地工作。
A.而立 不惑 期颐 B.而立 不惑 古稀
C.而立 弱冠 古稀 D.弱冠 而立 古稀
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捷报频传,这些科技成果被世界瞩目,真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C.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5.下列句子中,表达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B.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C.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D.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枝头上。
6.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四大名著熠熠生辉。下列选项中作品、作者、作者所处朝代以及事件一一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曹雪芹 明朝 三进荣国府
B.《水浒传》 吴承恩 元末明初 三打祝家庄
C.《西游记》 施耐庵 明朝 三借芭蕉扇
D.《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三英战吕布
二、书写
7.请你仔细读拼音,然后在田字格中工整地写出词语。
三、填空题
8.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它是那样的神圣不可qīn fàn( ),折射出我国几千年文化的wēi yán( )。每当我shěn shì( )那一个个方块字时,总会sù rán qǐ jìng( )。我yóu zhōng( )地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怀揣着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xiōng有成竹地书写出duān( )庄而有力的汉字,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
9.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诗中有情。情是母子间的真切深情“ ,游子身上衣”;情是儿童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 ,也傍桑阴学种瓜”;情是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南望王师又一年”;情是目送友人的离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 ”。
(2)诗中有画。阅读诗歌能让我们领略不同风景。《乡村四月》中“ , ”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鸟鸣涧》中“ , ”描绘了一幅用鸟叫声衬托宁静的秋山月夜图。
(3)诗中有趣。杨万里笔下的儿童天真可爱,“稚子金盆脱晓冰, ”;雷震笔下的孩童悠闲惬意,“ ,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句子训练
10.除了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改为反问句)
11.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改为肯定句)
12.景物有动态之美,也有静态之美。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写出静态之美。不少于60个字。
午后的图书馆真静啊!
五、诗词曲鉴赏
走近天台横溪堂,感受诗意江南景。
横溪堂①春晓
[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②青,轻烟漠漠雨冥冥③。
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注释】①横溪堂:诗人住所,位于浙江省天台山附近。②趁手:随手。③冥冥:天色昏暗。
13.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以下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天的早晨,农民插秧忙。 B.春天的傍晚,细雨蒙蒙。
C.春天的田野,生机盎然。 D.春风春雨里,白鹭飞来。
14.你觉得诗句“东风染尽三千顷”的“染”用得好吗?请说明理由。
六、现代文阅读
下面摘录了一组人物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质。
材料一: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摘自《“诺曼底号”遇难记》)
材料二: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即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摘自《跳水》)
15.材料一中,这段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哈尔威船长比作了 ,让我们看到了一位 的船长。“这尊黑色的雕像”指的是 。这样写是为了 。
16.材料二中,这段文字运用了 、 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 的船长。
17.比较阅读,说说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8.联系生活,从“丢失东西、庆祝胜利、整装待发”中选择一个情景,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写一写。
小故事,真生活,体会人物品质。
修车师傅
①家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 )我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这个修车铺,( )在我的眼里,他如同街边的一棵枯树、路边的一根残草。
②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咚咚”,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衣服又脏又破的人,他的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傅。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他的意思,心里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
③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有取回来。我想起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是在一家一户地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爸爸紧紧握住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您了!您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啊!”修车师傅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了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笔,在手心里哆哆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怕您晚上用车。
④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想到他挨家挨户寻找失主的情形,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等待失主的画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9.第①自然段中,括号里应填写的恰当关联词语是( )
A.因为……所以…… B.如果 就
C.不但……而且…… D.虽然 但是
20.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 )。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 。
21.第②自然段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 、 和 的描写手法,刻画了修车师傅这个人物。联系下文,说说从“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中,“我”终于明白了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意图是: 。文中有个词语写出了“我”由不明白到突然明白了师傅内心的想法,这个词语是: 。
22.读第④自然段,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画线的句子中,为什么作者把“修车师傅”又比作了“苍翠、高洁的松柏”?说说你的理解。
(2)“我”对修车师傅的看法,为什么前后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七、书面表达
23.写作。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1)选题一:闪闪发光的
请从你、我、他(她)中任选一个,补充完整题目并完成习作。选取典型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
要求: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不少于400字。
(2)选题二:我最喜欢的汉字——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众多的汉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介绍你最喜欢的汉字,并写出这个字与你之间的故事。
要求:请补充题目并完成习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不少于400字。
《期末冲刺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A B C D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B.参谋(máo)——(móu);
C.恐吓(xià)——(hè);
D.不堪(shèn)——(kān);
故选A。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A.守:都是“等候”的意思;
B.道:都是“供人行走的路径”的意思;
C.坚:都是“坚硬”的意思;
D.誉:夸耀/名誉。
故选D。
3.A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和选词填空。
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左右,“而立”是三十岁,毛岸英牺牲时二十八岁,接近“而立”,故选“而立”。
②“不惑”是四十岁,周树人三十八岁接近“不惑”,故选“不惑”。
③“期颐”是一百岁,“古稀”是七十岁,黄旭华九十八岁接近“期颐”,故选“期颐”。
故选A。
4.B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的理解。
题目描述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以及近年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众多被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整体情境是突出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高水平表现。
A.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与题目中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新成果、展现高水平的情境不符。
B.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利用“瓶”与“平”的谐音,表达高水平的意思,符合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展现高水平的情境。
C.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指没有用处,与题目中中国取得科技成果被世界瞩目的积极情境相悖。
D.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指事先有约定或说明,与题目情境不相关。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本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和“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我”对心爱的小月亮的喜爱之情。
B.本句使用了对比的表达方式,把“这里的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比较,表达出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偏爱,蕴含着对家乡的思念。
C.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整个的田”比作“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站着钓鱼时,清水田宛如一幅美丽画卷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D.本句使用了对比手法,将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的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把果实挂在枝头上的特点进行对比,突出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
故选C。
6.D
【详解】本题考查作者作品。
A.《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创作的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虚构小说。其中“三进荣国府”是《红楼梦》中刘姥姥的情节。故“明朝”说法错误。
B.《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宋江的情节。故“吴承恩”说法错误。
C.《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其中“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情节。故“施耐庵”说法错误。
故选D。
7. 、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畜”“胸”“膛”“搔”“遮”“掩”“威”“骏”“驰”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侵犯 威严 审视 肃然起敬 由衷 胸 端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侵”“肃”“端”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慈母手中线 童孙未解供耕织 遗民泪尽胡尘里 唯见长江天际流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
(1)书写时注意“慈”“童”“耕”“遗”正确写法。
(2)“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意思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诗句出自宋代翁卷的《乡村四月》。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意思是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出自王维的《鸟鸣涧》。
书写时注意“绿”“遍”“满”“涧”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彩”“钲”“横”的正确写法。
10.难道除了野草遮掩着的运河,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吗?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如“难道……吗”“怎么……呢”等。②有否定词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加上否定词。③将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在句首加上反问词“难道”,把“没有”改为“还有”,句末加上语气词“吗”,把句号改为问号。
故改为:难道除了野草遮掩着的运河,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吗?
11.诸葛亮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详解】本题考查改成句子。
本题要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把双重否定词去掉即可。结合句子可知,句中表示双重否定的词语是“不是不”,改为肯定句,把双重否定词去掉即可。
原句可改为:诸葛亮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12.午后的图书馆真静啊!阳光轻柔地穿过窗户,在地面上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时间也在此刻放慢了脚步。一排排书架整齐排列,书籍像忠诚的卫士,安静地伫立其中。桌椅摆放得规规矩矩,等待着读者前来翻阅知识。室内弥漫着淡淡的纸张与油墨香气,静谧得只能偶尔听见窗外树叶的沙沙声,这一切交织成了一幅安宁美好的静态画卷。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要写出午后图书馆的静态之美,可以描写图书馆的整体环境,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衬托安静氛围,也可以融入自己身处其中的感受,进一步强化静态之美等。
示例:午后的图书馆真静啊!一排排书架整齐矗立,仿佛是知识的卫士。那一本本厚重的书籍安静地躺在书架上,像是在沉睡。窗外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在地面上静静停留,纹丝不动。桌椅有序摆放着,等待着读者的到来。置身其中,只觉得心灵都得到了沉淀,能听见的,只有自己轻微的呼吸声,这静谧的氛围,美得让人沉醉。
13.B 14.用得好。“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风吹绿广阔田野的景象,歌颂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导语】这首《横溪堂春晓》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耕图景。“趁手青”三字活现插秧之态,“染”字妙化春风为画师,末句白鹭无停处更反衬秧田之广。全诗将劳动诗意化,烟雨朦胧中透出盎然生机,展现了宋代田园诗“平淡而山高水深”的美学追求。
13.本题考查意境意象。
A.“一把青秧趁手青”描绘了春天早晨,农民趁着秧苗正好进行插秧的忙碌情景,该选项表述恰当。
B.从诗题“春晓”可知时间是春天的早晨,而不是傍晚。“轻烟漠漠雨冥冥”虽营造出细雨蒙蒙的氛围,但时间是早晨,并非傍晚,所以该选项表述不恰当。
C.“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东风把大片田野染绿,白鹭在其间飞舞,展现出春天田野生机勃勃的景象,该选项表述恰当。
D.“轻烟漠漠雨冥冥”体现春雨,“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描绘了春风吹拂田野,白鹭飞来的画面,该选项表述恰当。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字词分析。
“东风染尽三千顷”的意思是温暖的东风像神奇的画师,将广阔无垠的田野都染成了绿色。“染”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东风当作富有创造力的画师,赋予东风以人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东风吹拂下,田野由枯转绿的过程,使东风具有了灵动性和生命力。从表达效果讲,这个字化静为动,让原本静态的田野绿意蔓延的画面鲜活起来,极具动态美,展现出春天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也饱含着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因此,“染”字用得很好。
15. 比喻 铁铸的雕像 忠于职守 哈尔威船长 突出船长的英勇无畏 16. 动作 语言 沉着冷静 17.都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 18.妈妈的身份证件丢了,她急急忙忙地跑到派出所挂失,嘴里不停地念叨:“我到底丢在哪里了呢?”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通过两则船长故事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不同情境下船长的英雄形象。材料一运用比喻手法,将哈尔威船长比作“铁铸”的雕像,突显其沉着坚毅的牺牲精神;材料二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位临危不乱、果断救子的父亲形象。两则材料都善用细节描写和形象比喻,在紧张场景中塑造人物,使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文本通过不同表现手法,共同展现了船长这一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5.本题考查字词句分析、修辞手法和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材料一“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可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哈尔威船长比作“黑色的雕像”,生动形象地展现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难时,没有任何慌乱举动,像雕像一样沉稳,直至与船共沉。体现了他对船长职责的坚守,以及为了乘客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这尊黑色的雕像”就是指哈尔威船长,在轮船遇难的情境下,他的姿态和神情如同雕像一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哈尔威船长在灾难面前的镇定、坚毅与伟大。将他比作雕像,强化了他在人们心中神圣、不可动摇的高大形象,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精神力量,表达了对他崇高品格的赞颂之情。
16.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材料二“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即瞄准儿子”可知, “看见”“瞄准”是对船长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船长发现儿子危险处境时的反应;“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这些话语直接呈现出船长在紧急时刻对儿子的命令,是典型的语言描写。这些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果断决策、机智应对险情,且深爱着孩子的船长,他在危急时刻迅速想出办法救孩子。
17.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材料一通过“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这样的神态、动作描写,刻画哈尔威船长在灾难面前的镇定;材料二通过“立即瞄准”的动作描写和对船长喊话的语言描写,展现船长救子时的果断。都借助具体描写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物的赞美。
18.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需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结合具体情景展现人物状态。例如“丢失东西”可通过慌乱动作、焦急语言表现人物情绪;“庆祝胜利”可用欢呼动作、激动神态传递喜悦;“整装待发”可借整理装备的动作、坚定眼神体现决心。
示例:丢失东西:晨跑时钥匙丢了。我蹲在草丛里扒拉枯叶,指尖突然触到冰凉金属,脱口喊出:“在这儿呢!”膝盖磕得生疼也顾不上,攥着钥匙对路过的大爷喘着气笑。
庆祝胜利:决赛哨响的瞬间,我听见队友在人堆里爆吼一声:“冠军是我们的!”他把矿泉水浇在头上,水珠混着汗往下淌,却指着领奖台喊个不停,脖子上的青筋像弓弦一样绷起。
整装待发:登山前我反复摩挲地图折痕,忽然听见队友闷声问:“真能在天黑前到营地吗?”我敲了敲他的登山杖:“放心。”看他低头系鞋带时,帽檐下的眼睛正映着远处山峦的影子。
19.D 20. 比喻 修车师傅 枯树、残草 并不在意修车师傅 21. 外貌 神态 动作 想找到车主 恍然大悟 22. 作者被修车师傅在寒风中挨家挨户找车主的行为感动,修车师傅坚韧不拔、忠于职责的精神,如同寒风中的松柏,令人敬佩。 “我”对修车师傅的看法发生变化是因为“我”亲眼目睹他寻找车主并将车归还的情景,他的诚信和责任感感动了“我”,所以,他在“我”眼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导语】这篇短文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我”对修车师傅认知的转变。开篇用“枯树”“残草”的比喻暗示轻视,而后通过“挨家寻主”“寒夜守候”等细节,以动作、神态、环境描写层层递进,最终以“苍松翠柏”的意象完成人物形象的升华。作者巧妙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平凡小事中凸显聋哑修车师傅诚信守责、为他人着想的可贵品质,也折射出“我”从冷漠到感动的心理成长。文字质朴却富有感染力,在生活细节中见精神高度。
19.本题考查选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用于连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分句,前半句说明原因,后半句说明结果。
如果……就……:表假设关系,用于表达假设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前半句提出假设,后半句说明假设成立后的结果。
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用于连接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后一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等)。
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用于连接两个存在转折关系的分句,前半句陈述某个事实或情况,后半句转而陈述与前半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结合第①自然段“( )我每天上学、放学都经过这个修车铺,( )在我的眼里,他如同街边的一棵枯树、路边的一根残草。”可知,前句“每天经过修车铺”是事实,后句“他如枯树残草”表明“我”的忽视,二者形成转折关系,“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可以突出“经常经过”与“视而不见”的反差,为后文“我”对修车师傅态度转变作铺垫,所以填“虽然……但是……”。
故选D。
20.本题考查句子分析和修辞手法。
结合第①自然段“在我的眼里,他如同街边的一棵枯树、路边的一根残草”可知,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修车师傅比作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表达了作者起初对修车师傅的忽视与冷漠,认为他像无生命的草木一样不被关注,体现出作者当时对其外貌或存在的轻视态度,也为后文态度转变形成对比铺垫。
2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文章内容理解和字词分析。
结合第②自然段可知,“衣服又脏又破”“脸上、手上沾满油灰”,勾勒出修车师傅的职业特征和外在形象,属于外貌描写;“比划”“发出声音”“敲门”等动作,体现其因聋哑无法言语,只能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的焦急状态,属于动作描写;“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中“焦急”一词直接点明其神情,凸显寻找车主时的迫切心情,属于神态描写。
结合第②自然段“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和第③自然段“修车师傅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了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笔,在手心里哆哆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怕您晚上用车。”可知,修车师傅敲门是为了归还修好的自行车,因无法口头说明,只能通过肢体动作传递焦急感。
结合第③自然段“我想起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是在一家一户地寻找车主啊!”可知,“恍然大悟”指突然明白,准确对应“我”从“弄不明白”到理解师傅行为动机的心理转变,也为下文“我”和爸爸去修车铺的情节做铺垫。
22.本题考查句子分析和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第④自然段“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苍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及前文可知,修车师傅在寒冷的冬天,为了不耽误车主晚上用车,挨家挨户寻找失主,在刺骨寒风中久久等待。他这种认真负责、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就如同苍翠、高洁的松柏一样令人敬佩,所以作者把他比作松柏,以此来赞美修车师傅的美好品德。
(2)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起初“我”认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如同街边枯树、路边残草,对他很忽视。但后来看到他在寒风中为了归还修好的车,挨家挨户寻找失主,还因怕车主晚上用车而坚守等待,其行为展现出的热心、负责与善良,让“我”深受触动,因此“我”对他的看法从轻视转变为敬佩,发生了巨大变化。
23.例文一:
闪闪发光的她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人,他们或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或如恒星般长久照耀。在我心中,有这样一位女孩,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闪发光,给予我无尽的温暖和力量。她,就是我的朋友——小雅。
小雅并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惊艳的女孩,但她的笑容,却有着让人瞬间温暖的魔力。她的眼睛不大,却总是闪烁着好奇与善良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的柔软角落。每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用她的行动诠释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户外教学活动,目的地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山路崎岖,我们背着沉重的行囊,走得气喘吁吁。就在大家疲惫不堪,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是小雅,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帮同学分担重物,还不忘用她那充满鼓励的话语,为大家加油打气。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小雅不仅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在学习上也是我们的榜样。面对难题,她从不轻言放弃,总是耐心地一遍遍尝试,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法。她的坚持和努力,像是一盏明灯,激励着周围的同学一起进步。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学会了面对困难时的乐观与坚韧,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小雅的光芒,不仅仅体现在她的行为和态度上,更在于她那颗纯真善良的心。她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也让周围的人因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在我心中,小雅就是那个闪闪发光的人,她的光芒,不仅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成为了我们共同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例文二:
我最喜欢的汉字——“梦”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有一个字特别吸引我,那就是“梦”。这个字不仅字形优美,更蕴含着无限的深意与可能,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想象的大门。
“梦”,上下结构,上为“林”,下为“夕”,仿佛林间夕阳,既有着温暖的光芒,又带着一丝神秘与遐想。对我而言,“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符,它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在夜晚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那时,我就告诉自己,要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每当我遇到困难或挫折,只要想到“梦”这个字,就仿佛有一股力量涌入心田,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梦”,让我学会了坚持与勇敢。它告诉我,无论梦想多么遥远,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尝试各种新事物,不断提升自己,只为离那些美好的“梦”更近一步。
“梦”,是我人生旅途中的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尊重与追求,因为正是这些梦想,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梦”,勇敢地走向人生的每一个明天。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选文一:
一、审题。以“闪闪发光的 ”为题,横线上可补充“你、我、他(她)”,核心在于“闪闪发光”,需选取人物身上最突出、最具感染力的品质,通过具体事例展现。重点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二、立意。挖掘人物独特品质,如善良、勇敢、坚韧、智慧等,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人物品质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
三、写作思路。
开头:以环境描写、悬念设置或抒情语句引出写作对象,点明其“闪闪发光”的特质,引发读者兴趣。
中间:选取1-2个典型事例,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具体展现人物闪光点,注意情节起伏和细节刻画。
结尾:总结升华,呼应开头,表达对人物的赞美、敬佩之情,或阐述其品质对自己的启发。
选文二:
一、审题。以“我最喜欢的汉字 ”为题,需选择一个最喜爱的汉字,不仅要介绍汉字的结构、含义、文化背景,还要讲述其与自身经历产生的关联,突出“最喜欢”的原因。
二、立意。通过汉字承载的文化意义与个人故事,展现汉字独特魅力,传递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或生活感悟,如坚韧、友爱、希望等。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引入主题,点明自己最喜欢的汉字,激发读者好奇心。
中间:先介绍汉字的字形、本义、引申义及文化典故;再叙述与该汉字相关的个人故事,用细节描写突出汉字对自己的影响。
结尾:总结升华,强调这个汉字对自己的特殊意义,表达对汉字文化的喜爱与传承意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