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9 19: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
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50分
命题人:茅佩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启东市某中学八年级(6)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尹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
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
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卢沟桥和守卫的
李宗仁在
彭德怀在
八路军与民兵配合
中国士兵
台儿庄
百团大战前线
拆毁正太铁路
A.正面战场抗战
B.敌后战场抗战
C.八路军与民兵抗战D.全民族抗战
4.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某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淮海战役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6.“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均取材于哪一时期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7.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8.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北伐战争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9.在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军事行动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
10.为了庆祝国庆节,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出了一期历史特色小报。其中,他们把不同时期的四幅历史图片组合,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反映出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B.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
C.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D.新中国的成长史
11.中国的读书人,自古大都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在中国近代,却有一位状元,毅然弃官从商,成为著名实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张骞
C.张謇
D.荣宗敬
12.阅读下面的“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13、
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14.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出版它的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15.小明的理想是当导演。如果他要编排一个以19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剧本,请你为他设计正确的剧中场景道具
A.
⑴⑵⑶⑷
B.⑴⑵(3)
C.⑶⑷
D.⑴⑵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1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2分)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1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 (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 (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五年前夺魁的状元。
(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是指谁?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分)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和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家,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总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2分)
材料三
1919年全国工厂注册情况(单位:家)
江苏(含上海)155
浙江42
广东33
山西3
山东31
福建3
直隶(含京津)455
广西1
奉天19
湖北19
甘肃1
其他省3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项目
一战前
一战后
棉纺厂
22家
64家
缫丝厂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
40多家
120多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分)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闲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4)造成材料四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5)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认识。(1分)
2015—2016学年度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
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二卷答题纸
第16题(共10分)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题(共10分)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

梳辫子

照相机

申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