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9 19: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5—2016学年度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卷
七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50分
命题人:季媛袁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入答题卡内。(共30分)
1、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河西走廊 ②安息 ③今新疆境内 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2、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建立西域都护府
D.大败匈奴
3、“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苏武说:通个屁!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李广说:我还打;昭君嫣然一笑,遂天下太平。”这是《杂文月刊》刊登的一篇跌谐有趣的杂文中的一句,它所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
)21cnjy.com
A.西汉推行尚武的对外扩张政策
B.西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C.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
4、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时,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为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21·cn·jy·com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5、东汉名医张仲景对中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
A.开创了“四诊法”   B.创制了“麻沸散”“五禽戏”
C.最早采用分科治病法  D.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6、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其动作模仿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请问这种体操是古代哪位医家创编的(
)2·1·c·n·j·y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7、两个中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与探究”活动,考察了下列四大建筑,其中属佛教建筑的是(

A、
陕西韩城太史祠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四川成都青城山
D、福建泉州老君像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B.道教于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
D.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9、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请说出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是在(
)21教育网
A.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结束
B.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
C.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D.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
10、下列战役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是
(
)
A.巨鹿之战、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C.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羯
④氐
⑤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12、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
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13、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孝文帝迁都洛阳
D.刘备迁都成都
14、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三国鼎立局面结束  
D.北方民族大融合
15、“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不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了①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②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③孝文帝名为南伐,实要迁都④南伐与迁都均有阻力(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材料一
江南地广戎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史记》www.21-cn-jy.com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1)材料二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同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1分)
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二中认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摘抄原文)(2分)
(3)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4分)
(4)江南经济的开发有何重大影响 (2分)
(5)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今天的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1分)
17、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1世纪教育网
(3)“魏主”的改革起了哪些作用?(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