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散文鉴赏的能力。
2、能力目标:按照“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情感升华”的顺序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相交织的复杂感情。
2学情分析
语文学习得益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文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常常震撼学生的内心,牵动学生的真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重难点,布置适应学生能力要求的作业。
3重点难点
1.把握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潮安区凤凰中学曾向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散文鉴赏的能力。
(2)能力目标:按照“整体感知----深入探究-----情感升华”的顺序理解课文。
(3)情感目标:1、深入理解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相交织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学情分析:语文学习得益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文作为一门与众不同的学科,常常震撼学生的内心,牵动学生的真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欣赏这幅图片,在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展示月色下的荷塘照片)
(思乡、杨柳岸晓风残月:离别相思)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是“一起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所以,客观事物都深深的打上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烙印。21教育网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图片引起回忆,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抒发何种感情?)
二、作者简介和《荷塘月色》
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
1948年初,解放战争进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后阶段,此时,朱自清贫病交加,飞涨的物价更加重了他的生活负担,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在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至死不领救济粮,毛泽东因此高度赞扬他的民族气节。www.21-cn-jy.com
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有很高的地位。
(此部分为预习内容)
关于《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佳作,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21cnjy.com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一)、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思考: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自由讨论、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一样的景色不一样的愁情。时局动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的心绪也发生了变化,在《荷塘月色》里的朱自清是怎样的人,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的游踪路线以及作者相应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2·1·c·n·j·y
在这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又发生哪些变化呢?
字音 袅娜(niǎo)蓊蓊(wěng) 敛(liǎn)裾 酣(hān)眠踱(duó)步
设计意图:语音的知识积累
不宁静(第一自然段)求宁静(带上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去)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
,得宁静(在自然美景中,作者不宁静的心稍微得到宁静)不宁静(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记江南,作者出生在江南,也在江南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江南的向往,也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是什么?“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如此,点出文章的文眼。21·世纪
教育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知作者的复杂心情,为下文分析做好准备。
(二)欣赏课文第1、2、3自然段的朗读,边听边思考:在文章开头,破空而来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什么含义?2-1-c-n-j-y
是家庭原因吗?让学生回答。哪些说明这一点?既然不是小家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
国家——大家。哪里看出来?文章的写作时间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时候的中国处于怎样的现状?(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正处于黑暗之中,在现当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则诅咒中国是一池死水;而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的宴席。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处于外忧内患的时候,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的内心也是极其苦闷,又怎么能够平静呢?这一句也是文章的文眼,全文都是围绕着作者的不宁静来展开的,这一句也奠定全文苦闷、低沉的情感基调。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品内容,分析作者感情。
(三)讨论分析:作者出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是来到了哪里?作者看到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作者的写作时间,作者所处的环境,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景物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
“路”是“小煤屑”、“幽
( http: / / www.21cnjy.com )僻”、“寂寞”、“阴森森的”,“树”是“蓊蓊郁郁”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这样的景物,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王国维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色彩。”如果一个人的心情是好的,那么他所看到的景物应该是怎样的?在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如何?(不好。)所以,他写的这些景物,衬托出一种忧愁。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作者的忧愁时浓浓的,但在今晚淡淡的月色冲刷下,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作者这样一种淡淡的哀愁笼罩着全文。 21
cnjy
com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冲击下作者的苦闷之情”。
作者带着这样一种淡淡的哀愁走在小径上,这时候,他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理解“自由的人”
“像超出平常的自己,来到另一个世界”;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正是作者追求的独处的妙处。【来源:21cnj
y.co
m】
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不能,所以作者只能“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在这美丽的荷塘月景中暂时超脱,享受这暂时的淡淡的喜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这里,作者的情感已经由什么转向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作者感觉来到另一个世界,这荷塘是作者日日走过的,为什么说是另一个世界呢?不是作者来到另一个世界,而是他的精神。那么作者是爱热闹、群居,还是爱冷静、独处呢?21·cn·jy·com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呢?什么情况下会让你们有这种感觉?
在电视剧镜头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镜头:主人公因为不如意的事情而闷闷不乐,独自一个人哀伤,这时候,如果有人来安慰他,总会说一句经典的台词:“让我一个人静一静”,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存在的,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的特定心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所以,这个句子既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的留恋、不舍,也暗示了诸多的不如意,因此作者希望超脱,这种感情是复杂的。www-2-1-cnjy-com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四、品味、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描写小路特点的这些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种手法叫什么?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出处:21教育名师】
情景交融在文学作品里经常有所体现。
我们来看《长亭送别》里的这个句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是描写崔莺莺跟张生分别的场面,请学生分析一下当时的场景。【版权所有:21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课堂练笔:请同学们以“考试成绩出来后”为话题,写一个情景交融的片段。
(PPT展示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要求,作业布置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以“考试成绩出来后”作为要求,符合山区学生的能力要求。
六、总结布置作业: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游踪路线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情感变化过程,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学习了情景交融这一种写作手法,在课文中同样还有很多情景交融的句子,请同学们回去找出来,并领悟作者的感情。另外,另取角度,写一个关于情景交融的片段。
预习第4、5、6自然段,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