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 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20: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课时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1、导入新课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十六岁,风华正茂时,毛泽东立下这般豪言壮语。21cnjy.com
2、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题目是《长沙》。长沙是毛泽东早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全国各地工农活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1925年1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指出,中国民族革命,必须有无产阶级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3、研读课文
A、整体感知(以朗诵的方式,初步了解诗歌)
(1)齐读,正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 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
B、读出韵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http: / / www.21cnjy.com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www.21-cn-jy.com
C、读出情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情感体会:豪壮
欣喜
忧思
自信
豪迈
D、读进意境
Flash朗读片段欣赏
4、小结
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处处景中寓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情景交融。诗人选用物象虽多为秋天常见之景,但以遒劲之笔勾画图景,以景为纬线,情为经线,交织形成崇高美。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从诗词中我们欣赏到伟人年轻时的英姿勃发,那同学们该在年轻的时候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自己的人生理想)21·cn·jy·com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这首词。细细品味词作的精妙词句、广阔境界和思想感情。
2、登陆毛泽东纪念馆等相关网站,查询毛泽东的相关资料和诗词,摘录几首你喜欢的诗词。
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设计意图
通过音读、意读、情读、美读循序渐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程序让学生逐步体验诗中的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本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美感。通过诵读,从壮阔深沉的意境中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以及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教学反思
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欣赏能力也较低。语文教学中教师感到最难教的就是诗歌。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节奏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精神境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我们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又不可能删减的一部分。“熟读唐诗三百遍,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应该是语文诗歌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诵读的基础在于掌握技巧,高质量的诵读能让学生进入诗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产生丰富的联想,领会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效尝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谐和、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欣赏,从情趣入手,把诗文教学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实践证明,诗歌诵读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