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诵读领悟该词壮美、开阔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刘一祯演唱的歌曲《沁园春·长沙》,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导入:刚才我们欣赏了这首歌曲,都觉得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听,其实,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诗词一样,同样能陶冶情操,丰富心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所写的词《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www.21-cn-jy.com
(二)预习反馈。以提问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提醒学生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夯实语文基础。(预习题提早一天出好)
2·1·c·n·j·y
(三)、知人论世。
先让学生谈谈“心中的毛泽东”,然后老师点击“知人论世”及“写作背景”,进行解题及补充词的有关知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朗读诗词。先配乐集体朗读,再播放名家朗读的录音,然后学生个人朗读。其间提醒学生要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来源:21cnj
y.co
m】
(五)、研读文本。
研读上阕:
1、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5个)
立、看、问、忆、记
2、“看”字统领哪几句?
3、研读“看”字领起的这七句:看看诗人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补充:意象: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具体物象。(人、景、物)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意境指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联想的境界。
意境:壮美、开阔
4、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湘江秋景。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老师描绘: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5、交流探究:
诗歌是以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的情感的,因此诗人都会注意“炼字”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www-2-1-cnjy-com
示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遍:既写出了红之广,也呈现了星火燎原的蔓延之势。
染:写出了山林的色彩浓烈
方法提示:
写出(强调,表现,突出)了
…
…对象的…
…特征
描绘(呈现,活现)出
…
…
情形(场景、场面)
渲染了
…
…
气氛
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透:强调江水的清澈。
争: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渲染了千帆竞发热闹气氛)
鹰击长空:击:“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突出雄鹰的矫健)
鱼翔浅底
(突出了游鱼的轻快自由)
21教育网
6、提问:上片中有哪些句子是抒情,请找出来。抒什么情?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抒发了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研读下阕:
7、和上阕一样,下阕也有一个关键字起领起作用,请找出来,并指出领起哪些句子,并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的一群人。
21·cn·jy·com
下阕领字是“忆”,领起八句。
是一群包括作者在内的青年革命家,他们有主宰世界的雄心,有才干,敢实践。他们代表了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是末来革命的精英。
21·世纪
教育网
8、上阕末句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哪些内容作了回答?
9、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那么下阕侧重什么?
侧重抒情,抒发诗人的革命豪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10、归纳: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彩的秋景图。
下阕:抒情,借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抒发革命豪情。
六、质疑释难。鼓励学生堂上提问。
七、拓展训练
赏析《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回答问题。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21cnjy.com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
本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词描绘了一幅欢快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2、“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自信、豪迈、乐观的革命情怀。
八、让学生配乐朗诵,
展示豪情。
九、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同学们的配合下,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推进。堂上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诵读、探究、思考,感悟和理解诗歌,达到了课堂设计的预期目标。
2-1-c-n-j-y
通过这节课,我也深受启发:现代新诗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步入正确的鉴赏诗歌的轨道起着重要作用。一节成功的课堂除了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外,也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离不开教师对诗歌的朗读方法的指导。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需在课前做出更多的努力,在备课环节上要更加认真,更加细心,在授课过程中还要灵活调整,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打造符合学生需要的高效课堂。
21
cnjy
com
附一:板书设计
意象:
万山红遍
(忆)
峥嵘岁月
(看)
层林尽染
意境:开阔壮美
同学少年
写景
漫江碧透
抒情
风华正茂
百舸争流
书生意气
鹰击长空
激扬文字
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
(记)中流击水
谁主沉浮
浪遏飞舟
(情)革命豪情: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旧世界
附二:
预习题
一:给加点字字音:百舸
怅寥廓
峥嵘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二、理解“指点江山”“万户侯”的借代手法和“粪土”的用法。
三、请谈谈你心中的毛泽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