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热爱生命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5 热爱生命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08:0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
热爱生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找出并品读文中主要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及其内涵。
结合相关语段,分析诗人在表情达意时运用的主要手法。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定信念和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之情。培养不屈不挠的品质。www.21-cn-jy.com
2设计理念
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联系高考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重学生的鉴赏能力,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形象,诗人为表情达意而运用的手法及由此形成的语言特色等。但是“诵读”这种直达诗人内心的,容易引起共鸣的方法却往往被忽略。本堂课尝试将诵读和鉴赏相结合。以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为基础,在诵读的过程中关注意象和手法,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2·1·c·n·j·y
3重点难点
指导诵读,要求有感情,能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
能分析意象的特点和诗歌中的主要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热爱生命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作者食指的相关资料。对食指诗歌有大体的把握。
百度百科
食指
相关链接
http://baike.baidu.co
( http: / / www.21cnjy.com )m/link url=MHxAk8BpSRaeD2p7ihjSM1GyyAELiMUdA7heobm5oPu42s1SAVUb4fNE0UaQIjIv1_cLXyoliMSnvC4c9VqZK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一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面对社会悲剧,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www-2-1-cnjy-com
食指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的强者,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他遭受迫害,遇到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拿起手中的笔与命运抗争。2-1-c-n-j-y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对生命的呐喊。
诵读
1、教师范读
问:在刚才的诵读中,你们听到了什么?
答:热爱生命(主题)
2、学生自由诵读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热爱生命》。
诵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在诗歌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热爱生命”这一主题?他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的?
三、寻找心灵的共鸣
这部分的教学完全由学生来选择分析哪个部分,立足于学生呈现的思考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
以诵读贯穿每节的分析。读的形式可以多样。
学生诵读后,教师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读?”“你为什么重读这几个词语?”“你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停顿?”“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你觉得这样的语速能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吗?”21·世纪
教育网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可以关注到个别字句的处理,比如:“这个词语你觉得用低沉的语气读会不会更好,你能用这样的语气再读一遍吗?”  21
cnjy
com
1、分析第一节
1)个别诵读
2)问:本节中,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
灰暗的意象:“瘦弱的身躯”“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表达命运的坎坷,生活的困境,但即使如此,我依然不改变对生命的热爱。【来源:21cnj
y.co
m】
虚词:“仍”表明“我”坚定的信念,不变的衷心。
3)手法:
比喻:“攀附的葛藤”表现出我在“凄风苦雨”的环境中的渺小和不堪一击,形象地体现出个人在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脆弱,朝不保夕的情形。21·cn·jy·com
4)有感情地诵读。注意语速、语调、语气。注意主要意象在诵读中的情感处理。
2、分析第二节
1)女生齐读
2)思考:热爱生命与平静面对死亡矛盾吗?
“只有乐于生的人材能真正不感到死亡的苦恼。”
正是因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的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惜,所以在经历“激烈的搏斗后”,能无怨无悔,能平静地面对死亡。而他的碑文依然是“热爱生命”,可见诗人对生命的热爱至死不渝。
3)手法:
对比:搏斗的“激烈”和面对死亡的“平静”。
4)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时要读出“激烈”和“平静”的对比。强调“仍”。
3、分析第三节
1)男生齐读
2)思考:诗人是如何称量他生命的价值的?
诗人的人生天平以痛苦做砝码。也就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味着他以痛苦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痛苦成为了诗人生命的特征。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热爱。这更加凸显他的执着和坚定。
3)诵读时要读出高亢、热烈的情感。
4、分析第四节
1)学生诵读,教师指导
2)思考:诗人是如何称量他生命的价值的?
诗人的人生天平以痛苦做砝码。也就意味着他以痛
( http: / / www.21cnjy.com )苦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痛苦成为了诗人生命的特征。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热爱。这更加凸显他的执着和坚定。
3)诵读时要读出高亢、热烈的情感。
5、分析第五六节
1)学生诵读
2)思考:在诗人的描述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我”如一个流浪儿,“赤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双脚”踩在满是布满“顽石”“荆棘”的征途上,在我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一道道血痕,而这正是我存在的证明,不屈的见证。我如一个乞丐般光着脊背,忍受着暴风雪的冲击,食不果腹的饥饿,毒日头的灼烤。但正因为这些经历,我更懂得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丝温情。正是这些点滴的温情激烈着我更奋然而前行。更珍惜和热爱生命。
3)手法:
象征。顽石、荆棘、风雪、烈日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挫折。但这些拦路虎却无法打垮我坚定的意志。反而让我更加热爱生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分析第七节
1)学生齐读
2)思考:最后一段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诗人运用了呼告的手法。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
3)诵读指导
重读“但”“屡”“绝不”,情感高亢激昂。坚定的语气。
7、小结:
纵观全诗,作者用灰暗而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峻的意象,运用反复、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描绘了一个描写的个体,在经历人生的种种坎坷后,依然有着执着的信念,不屈的个性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让我们肃然起敬。21教育网
因此我们在诵读时一定要把握作者的情感,不仅要读出艰辛,更要读出坚定。同时要注意节与节之间的停顿和情感的转换。21cnjy.com
四、师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总结全文
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的,但对于生命的热爱是一样的,在本堂课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汪国真对生命的赞颂。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
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书设计:
热爱生命
食指
手法:反复、比喻、象征、对比、呼告
意象:灰暗、冷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