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粤教版必修二《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咀嚼用词的巧妙,理顺作者的情感发展思路,读懂别情的内涵。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熟悉文本,建立学习和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的基础;课程教学中遵循“四动”教学原则(教师引动、学生主动、问题驱动、多元互动),以问题驱动为主,引动学生共同探究;借助朗读,深入体会诗歌内容。21教育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体会作者复杂厚重的康桥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读出作者的情感发展思路
读懂离别之情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1、通过咀嚼字词分析告别的具体对象
2、领会“沉默”的抒情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人生的路啊,总是告别一程,再走一程。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我们,告别了小学、初中,走进了高中。同学们,你是否还记得,当你跟同学、老师和你的母校分别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留恋
学生:依依不舍
……
老师:是啊,当时针终于转到了转身的那一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包裹终于搭上了我们的肩头,那一刻,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分别!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离别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
1、请一个学生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
2、师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细心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舍难分——喜悦——放歌(兴奋)——不能放歌——沉默沉痛
为何作者会产生如此变化的情感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以此来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三)整体感知21cnjy.com
1、分析意象。
诗人一开始难过,是因为要与康桥离别了,但为何紧接着会喜悦呢?是否有矛盾?我们先朗读第二三四节,看看到底是什么让诗人眷恋喜悦呢?21·cn·jy·com
这三节分别写了什么事物?他们有何特点?
金柳、青荇、清泉分析金柳:像新娘,在湖面投下艳影。
“新娘”有什么特点?
——美
能不能将“新娘”换成“少女”?
——不能。因为新娘是一个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最美丽的时刻,正如康桥是诗人心中最美的景。而“少女”显得太过年轻,不成熟,没有新娘子的那种成熟、稳重的魅力。也就不能很好的体现诗人心中对康桥的喜爱。分析“青荇”2·1·c·n·j·y
“油油的、招摇”写出了青荇的什么特点?
“油油的”写出了它的颜色还是姿态?
——姿态
何种姿态?
——自由
“招摇”能不能换成“摇摆”?
——不能。“招摇”是一种主动行为,而“摇摆”是被动,随外界的力而摆动,所以“招摇”更能体会出青荇自由的特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所以这里作者写“青荇”,其实是为了写自由的生活。所以作者才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甘心在康桥过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分析“清泉”2-1-c-n-j-y
作者写“清泉”有点特别,他说“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可以看出清泉有何特点?
——五彩、美丽
那如何理解在清泉里“沉淀着彩虹似的的梦”?
——在康河里应该有作者的梦想,而且这梦还是美好的梦想。通过我们对“金柳”“青荇”“清泉”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作者眷念什么?【出处:21教育名师】
——康桥的美景、康桥自由的生活、康桥美好的梦想
但如今作者要离开了,也就意味着要与这些他眷念的东西告别了。因此,在眷念中,他还带有深深的不舍之情。
同学们,当诗人带着感情,情绪去看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物也就浸染上了诗人的情绪色彩,这样的景物在诗歌里,也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意象”。
当我们读到诗歌里出现的意象时,一定要留心它所承载的情感!投影 21
cnjy
com
意象
特征
对象
作者情感金柳——新娘、艳影
——美丽——康桥美景
由实到虚
对康桥的喜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青荇——油油、招摇——自由——康桥生活
别离的眷恋
清泉——天上虹、彩虹似的——美丽——康桥之梦
2、分析情感的起伏
诗人在康桥除了观金柳,赏青荇及清泉外,诗人还做了或者还想做什么?
——寻梦、想放歌、甚至还想沉默
作者带着什么情感去寻梦?哪里可以看出?
——漫溯,自由自在;满载星辉:满怀希望
所以放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自在惬意、喜悦兴奋
能不能把“放歌”换成“唱歌”?
——不能,情感就没那么喜悦激动了。是啊,在康桥里寻梦,令作者激动得想放歌,但为何又说“不能放歌”呢?www-2-1-cnjy-com
——因为梦想没实现。
(四)探究文本
1、作者的梦想是什么?
作者对康桥的情结: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
康桥,是给予诗人智慧和自由情怀的地方,是诗人获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啊!所以在康桥的生活,让作者体会到了美、自由与爱,由此作者也一直在追求这样理想化的生活。但这理想化的社会带有很浓的唯美色彩,在当今社会尚且不能实现,更何况在当时动乱的社会。所以“不能放歌”其实带有作者理想幻灭的痛苦、无奈、2、沉默情感的探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T:但紧接着作者又“沉默了”,沉默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小组讨论)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人伤心到极点是不流泪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言是最伤感最眷恋的离别。
沉默是情感浓到深处的表达方式,古诗词中有相似的例子。
投影: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与心爱女子分别是的沉默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江城子》(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想十年后与爱妻王弗重逢的情形。相遇时的沉默。T:两者都是沉默,柳永是分别的沉默,苏轼是相逢的沉默,那么徐志摩的“沉默”是什么的沉默?诗歌中有何对应的词?【来源:21cnj
y.co
m】
有重逢的意味:标题“再”“正如我轻轻的来,正如我悄悄的来”
插入作者写作背景: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
( http: / / www.21cnjy.com )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临行时,诗人留给康桥一首诗——《康桥,再会吧》,以倾诉惜别之情。21·世纪
教育网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心潮澎湃,在归国途中,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下了《再别康桥》。
去康桥是为了寻找故之,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找到。对于徐志摩而言,“相逢就是离别”,来了,又匆匆离去。来去都选择沉默,所以这沉默就别有风味了。朗读:这两节是作者情感起伏最大的段落,我们来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沉默已经是诗人情感最深处的体现了,于是作者最后悄悄地离开了康桥。那么“悄悄”与第一节的“轻轻”情感是否有不同?【版权所有:21教育】
3、最后一节的“悄悄”与第一节的“轻轻”情感有没有不同?
(小组讨论)
——“轻轻”仿佛让我们看到诗人踮着脚尖离开的身影,有种孤独感。
——“悄悄”不仅仅有孤独之意,还有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了喜悦、眷念、兴奋激动再到伤感到唯有沉默的才能表达的情感,所以“悄悄”不仅渲染了一种无边的寂静,从而强化了作者心中那种对康桥的喜爱、不舍、眷恋的复杂情感,多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所以我们该如何朗读这两节呢?www.21-cn-jy.com
学生朗读
(五)情感总结:
作者情感的变化是一个抛物线:
(六)再次朗读,体会这种复杂的情感。
同学们,这是一个情的世界啊,这是一首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歌。当诗人心头荡漾着新娘的倩影,当诗人在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漫溯,当诗人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诗人满怀的深情啊,就流淌成了这首心底的灵魂音乐。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去欣赏这曲灵魂乐曲吧。个别朗读更能读出情感。我们请一个同学为我们朗诵全诗。(七)总结:如何把握诗歌作者的情感21
cnjy
com
意象
情感的词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