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双桅船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5双桅船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30 21:0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5双桅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体会《双桅船》中表现出的“船”对“岸”的执着与坚定的精神。
3、了解朦胧诗意象多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2新设计
《双桅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必修2第二单元第二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一首。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强调对诗歌的朗诵、感知、体悟、理解,强调自我的理解与发现。本诗的学习在探讨学习中实现这一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体会《双桅船》中表现出的“船”对“岸”的执着与坚定的精神。
3、了解朦胧诗意象多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体会朦胧诗的魅力
五、教学方法
探究性合作学习:①为学生精心创设问题情境;②体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
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诵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分钟)播放老歌《月朦胧鸟朦胧》:这首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给我们构造了一个如诗如梦的朦胧世界,那歌有朦胧的,诗也有朦胧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为什么那么美呢,因为距离产生美,朦胧产生美。现在让我们好好来感受《双桅船》的朦胧美。(感受朦胧美,为学生设一个朦胧的意境,为学习诗歌酝酿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初步把握诗歌情感(10分钟)
(三)探究学习: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深入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20分钟)
诗歌,需要慢慢去读出它的美感,体会诗人的情感。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1、让学生自由读
2、让个别学生起来朗读,教师指正(个别同学配乐朗读)
3、教师范读,学生再次感受诗歌
4、让全班齐读
(每一次的目的不一样,个别学生读是为了让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了解读诗歌时的节奏、速度和情感,老师范读是为了进一步感受诗中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虚实转换,还原意象
1、引导学生找到诗中意象,并把握意象的内涵
《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犹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一个蒙着轻纱的美人,它具有感情上的不确定性,即多义性,那我们可以从简单的意象入手,轻轻地帮它揭开这层纱,去把握诗歌的感情。
(1)第一步,我们来寻找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物象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思。
明确:双桅船雾双翼风岸纬度风暴灯航程视线
(让学生了解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寻找解读诗歌,为下面诗歌的虚实转换”做铺垫)
(2)在这些意象中,我们要注意“双桅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雾”、“风”、“岸”、“风暴”、“灯”这些意象的解读,对我们理解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请同学们谈一谈这些意象象征着什么。
明确参考:
双桅船:诗人自我的象征,“双桅”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而又相区别的心理。
雾: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迷茫无助的心理状态。
岸:象征主人公的爱情归宿或某种精神寄托。
风:象征时代的紧迫感。
风暴:象征诗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时代风云。
灯:象征光明与信念
2、虚实转换,还原意象
找出来意象,并解读出了意象,现在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来进行第二步,“虚实转换,还原意象”。从字面上很容易看出诗作表达的是船对岸的深情。岸是什么?朋友?爱人?故乡?理想?希望?是,又都不是。同学们根据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尝试还原意象所象征的对象。
例如,如果岸是象征故乡,那么船就可以是游子,这首诗也许就可以还原成这个样子:
游子/风尘沾满了我的双腿/可号角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容我再迟疑/故乡啊/心爱的故乡/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巨变、一个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巨变、另一个梦/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征途上/我在你的视线里21教育网
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去思考,交流成果,然后我们请同学来朗读自己的解读,我们集体评议。
(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3、交流评议
(1)在前面解读意象的基础上,对意象进行处理。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发言,说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
(2)评价同学的作品,并提出修改意见
(他们可以将这首诗解读成写爱情、理想、朋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等,可以在不同层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通过这个环节希望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他们第一次填诗,是为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对写诗的兴趣。)(五)小结(5分钟)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一个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艺术特点。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21cnjy.com
(六)全班齐读诗歌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象的作用与朦胧诗的魅力
(七)作业布置(3分钟)
1、收集2-3首舒婷的诗歌,如《会唱歌的鸢尾花》、《致橡树》等,抄到周记本上。
2、在其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写一篇赏析短文。字数在200-300左右。
(让学生课后多读诗,并学会写赏析小短文)七、板书
双桅船
舒婷
意象,即借用外在的物象来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思
(客观存在的,具体的)
(主观存在的,抽象的)
找意象
方法指导
虚实转化,还原意象小组讨论交流、发言
3学情分析
高一(16)班的学生活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学习中经过引导善于展开想象,但语文基础教差,需要老师一定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强调对诗歌的朗诵、感知、体悟、理解,强调自我的理解与发现,在上课之前为学生准备好导学案,让他们先去查找资料,完成对诗歌的基本解读,并思考一些问题,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完成此教学要求。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朦胧诗的魅力
5教学活动
【导入】月朦胧鸟朦胧
播放歌曲《月朦胧鸟朦胧》,营造朦胧的气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