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理解说明文深度解析及备考策略》
一、新课标 1 卷说明文深度解析
文章 A:交通领域的绿色化转型
主题:全球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现状及脱碳解决方案
体裁:科技说明文(数据对比 + 解决方案分析)
原文出处:美国非营利出版物 Knowable Magazine 2024 年 7 月 3 日文章
答案详解
21 题(细节理解题)
题目:2018 年道路车辆占全球交通排放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案:C(74.5%)
解析:根据原文 “Here’s the breakdown of the emissions in 2018 for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 及图表数据,道路车辆(客运 45.1%+ 货运 29.4%)合计占比 74.5%。干扰项 B(45.1%)仅为客运数据,易误选。
22 题(推理判断题)
题目:哪种交通方式相对容易实现绿色化?
答案:C(火车)
解析:原文明确指出 “Trains—Electricity” 部分提到 “Some trains are already electrified... others can be made electric in pretty simple ways”,而飞机、船舶、卡车均面临技术或成本障碍(如飞机需合成烃燃料、船舶需引擎改造。
23 题(观点态度题)
题目:Wipke 对能源转型的建议是什么?
答案:B(加大可再生能源投入)
解析:根据最后一段 Wipke 的观点 “We nee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nergy”,直接对应选项 B。选项 D(降低电力成本)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
重点词块梳理
核心术语:
decarbonize(脱碳)、solid-state batteries(固态电池)、synthetic hydrocarbons(合成烃)、hydrogen fuel cells(氢燃料电池)、energy transition(能源变革)。
高频表达:
account for(占比)、mind-blowing(惊人的)、up to the task(胜任任务)、plug into(接入)。
数据与逻辑词:
a quarter of(四分之一)、breakdown(分类)、comparatively easily(相对容易)。
长难句分析
原句:As the world races to decarbonize everything, it faces particular problems with transportation—which accounts for about a quarter of our energy-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结构:
主干:As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主句为 “it faces particular problems with transportation”。
破折号:解释说明 “transportation” 的具体问题,由 which 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
翻译:随着全球加速实现脱碳目标,交通运输领域面临特殊挑战 —— 这一领域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
难点:通过破折号和定语从句补充关键数据,需注意 “a quarter of” 与后文 “road vehicles” 的逻辑关联。
原句:This energy transition is global, and the amount of renewable energy the world will need is “a little bit mind-blowing,” says mechanical engineer Keith Wipke at 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结构:
并列复合句:由 and 连接两个分句,第二个分句包含省略引导词的定语从句 “the world will need”(修饰 energy)。
直接引语:引用 Wipke 的评价 “mind-blowing”。
翻译:这场能源变革是全球性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机械工程师基思 维普克表示,全球所需可再生能源的数量 “有点惊人”。
难点:通过间接引语和定语从句嵌套,突出数据的震撼性,需理清人物观点与事实描述的关系。
文章 C:城市街道功能转型
主题:现代城市街道设计对行人流动性的影响及历史抗争案例
体裁:社会现象说明文(现象分析 + 历史例证)
原文出处:荷兰学者著作 Movement: How to Take Back Our Streets and Transform Our Lives 节选
答案详解
28 题(细节理解题)
题目:作者在第一段指出了什么现象?
答案:C(人们步行减少、开车增多)
解析:首段明确提到 “transport studies show declines in pedestrian mobility... parents pack them into the car”,直接对应选项 C。干扰项 A(堵车)、B(事故)未提及。
29 题(行为目的题)
题目:加拿大记者及其他活动者试图做什么?
答案:A(保持城市宜居性)
解析:第三段提到 Jane Jacobs 抗议公园改建快速路,呼吁市长将纽约打造为 “decent place to live”(宜居之地),其他案例同理。选项 D(建设新公园)是手段而非目的。
30 题(推理判断题)
题目:关于澳大利亚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运动,可以推断出什么?
答案:B(效果甚微)
解析:第四段指出 “the majority of western cities were completely redesigned around the needs of the motor car”,说明运动未能阻止汽车主导城市设计,隐含 “无效” 的结果。
31 题(主旨大意题)
题目:适合文本的标题是?
答案:D(Who to Blame)
解析:全文探讨街道功能转型失败的原因(汽车中心主义),通过历史案例追问责任归属,选项 D 最贴切。选项 A(Why the Rush)聚焦现象,未触及核心问题。
重点词块梳理
社会议题术语:
pedestrian mobility(行人流动性)、livable cities(宜居城市)、urban redesign(城市再设计)、car ownership rate(汽车拥有率)。
高频表达:
lead a campaign(领导运动)、champion(倡导)、prioritize(优先考虑)、at the expense of(以… 为代价)。
对比与转折词:
similar campaigns occurred... but the reality is(类似运动发生… 但现实是)、although widespread(尽管广泛)。
长难句分析
原句:Dutch authors Thalia Verkade and Marco te Brummelstroet are bothered by facts like these. In their new book Movement: How to Take Back Our Streets and Transform Our Lives, they call for a rethink of our streets and the role they play in our lives.
结构:
第一段:主句为 “Dutch authors... are bothered by facts”,后接介词短语作定语。
第二段:介词短语 “In their new book” 引出著作信息,主句为 “they call for a rethink”。
翻译:荷兰学者 Thalia Verkade 和 Marco te Brummelstroet 对类似现象感到困扰。在其新书《Movement: 如何夺回我们的街道并改变生活》中,他们呼吁重新思考街道及其在生活中的角色。
难点:通过人物观点引入核心议题,需注意 “call for a rethink” 与后文历史案例的逻辑衔接。
原句:Even if you haven’t been to the small fishing village Mevagissey, you’ve probably seen it in a movie or British TV show.
结构:
Even if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主句为 “you’ve probably seen it”。
翻译:即使你从未去过梅瓦吉西这个小渔村,你也可能在电影或英国电视节目中见过它。
难点:通过 “even if” 弱化事实(未到访),强化文化符号的普遍性,需理解作者的隐性论证意图。
二、新课标 2 卷说明文深度解析
文章 C:室内绿植对情绪和思维的影响
主题:室内植物对心理健康和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
体裁:科学研究说明文(实验数据 + 机制分析)
原文出处:佛罗里达大学学者研究报告
答案详解
24 题(细节理解题)
题目:室内植物如何改善情绪?
答案:A(通过降低皮质醇水平)
解析:原文明确指出 “the biggest is by decreasing our level of cortisol, the stress hormone”,直接对应选项 A。选项 B(提高血清素)和 C(增加多巴胺)属于偷换概念。
25 题(推理判断题)
题目:从研究中可以推断出什么?
答案:D(植物丰富的环境与更高的生活满意度相关)
解析:根据 “People who live in plant-rich environments report a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rating”,选项 D 为同义转述。选项 C(植物减少疾病风险)未提及,属于过度推断。
26 题(指代分析题)
题目:第四段中 “it” 指代什么?
答案:C(医院教师的多重角色)
解析:结合上下文 “Ho says. ‘I’m a coach, an adviser, and a comforter, and that’s what it means to be a hospital teacher.’”,“it” 指代前句中的角色定义。
27 题(主旨大意题)
题目:适合文本的标题是?
答案:B(Plants Boost Your Mood)
解析:全文围绕 “植物改善情绪” 展开,选项 B 最精准。选项 D(Nature’s Role in Learning)范围过广,未聚焦 “室内植物”。
重点词块梳理
科学术语:
cortisol(皮质醇)、academic performance(学业表现)、stress hormone(应激激素)、psychological well-being(心理健康)。
高频表达:
in fashion(流行)、state of mind(精神状态)、interact with(与… 互动)、add to(增添)。
研究方法词:
study shows(研究表明)、participants reported(参与者反馈)、correlation between A and B(A 与 B 的关联)。
长难句分析
原句:“Plants are in fashion right now,” says Dr. Melinda Knuth, a researche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People who live in plant-rich environments report a higher 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he says.
结构:
直接引语:包含两个独立分句,第二个分句含定语从句 “who live in plant-rich environments”(修饰 people)。
翻译: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梅琳达 克努斯博士说:“现在植物很流行。生活在植物丰富环境中的人报告了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难点:通过专家引语增强权威性,需区分观点陈述与研究发现的层级关系。
原句:The River Severn has a significant turn through town, almost making an island of Shrewsbury Town Center.
结构:
主句:“The River Severn has a significant turn”,后接现在分词短语 “making an island” 作结果状语。
翻译:塞文河在镇中心有一个显著的转弯,几乎将什鲁斯伯里镇中心变成了一个岛屿。
难点:通过分词短语动态描述地理特征,需理解 “turn” 与 “island” 的因果逻辑。
文章 D:食物边角料的可持续利用
主题:纽约餐厅通过菜单革新减少食物浪费的实验
体裁:社会实验说明文(案例描述 + 影响分析)
原文出处:《纽约时报》专题报道
答案详解
12 题(推理判断题)
题目:关于作者的早年生活,可以推断出什么?
答案:A(他目睹过食物短缺)
解析:根据第一段 “growing up in South Africa, where the phrase ‘there are children starving in Africa’ was more of an uncomfortable reminder”,暗示作者经历过饥饿问题。选项 C(捐赠食物)和 D(在家做饭)未提及。
13 题(细节理解题)
题目:Blue Hill 为何开展该实验?
答案:B(提高公众对食物浪费的意识)
解析:原文明确提到 “Each dish was tailor-made to raise awareness regarding food waste”,直接对应选项 B。选项 A(定制菜肴)是手段,非目的。
14 题(段落大意题)
题目:第五段主要讲什么?
答案:D(食材来源的创新性)
解析:第五段列举 “kale ribs, fish collars, rejected sweet potatoes” 等非常规食材,并强调 “none of the items... was technically made from garbage”,突出食材选择的创意与可持续性。
重点词块梳理
环保与饮食术语:
food waste(食物浪费)、dumpster diver’s salad(垃圾桶潜水员沙拉)、zero-waste systems(零废弃系统)、ingredient(食材)。
高频表达:
raise awareness(提高意识)、tailor-made(定制的)、re-appropriate(重新利用)、short-lived experiment(短期实验)。
逻辑连接词:
nevertheless(然而)、instead(相反)、though(尽管)。
长难句分析
原句:Though wastED received enthusiastic reviews, it was designed from the start as a short-lived experiment; Blue Hill has since returned to its regular menu.
结构:
让步状语从句:Though 引导,主句为 “it was designed... experiment”,分号连接补充信息。
翻译:尽管 wastED 获得了热烈反响,但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短期实验;此后 Blue Hill 已恢复常规菜单。
难点:通过 “though” 与分号的组合,平衡实验的成功与局限性,需理解作者的辩证立场。
原句:The working harbor took shape in 1774. Fishermen go out to sea daily and sell their fish in harbor-side markets.
结构:
并列分句:由句号分隔两个独立动作描述,时态均为一般现在时(客观事实)。
翻译:这个工作港口形成于 1774 年。渔民每天出海,并在港口边的市场上出售他们的鱼。
难点:通过 “took shape”(过去时)与 “go out/sell”(现在时)的对比,强调历史延续性,需注意时态隐含的时间逻辑。
三、说明文共性分析与备考策略
1. 文章共性与命题规律
主题分布:
新课标 1 卷:侧重科技环保(交通脱碳、城市规划),强调数据与解决方案的逻辑关联。
新课标 2 卷:聚焦社会生活(室内绿植、食物浪费),结合实验数据与文化案例,语言更贴近生活。
结构特征:
普遍遵循 “问题提出→分析论证→解决方案 / 结论” 的逻辑,如 1 卷 A 篇先列数据,再分交通方式提出方案;2 卷 D 篇通过实验描述引出环保理念。
题型设计:
细节题(占比约 40%):直接考查数据、定义或因果关系(如 1 卷 21 题、2 卷 13 题)。
推理题(占比约 30%):要求结合上下文推断隐含信息(如 1 卷 30 题、2 卷 12 题)。
主旨题(占比约 15%):需提炼全文核心(如 1 卷 31 题、2 卷 27 题)。
指代 / 词义题(占比约 15%):考查代词或专业术语的上下文含义(如 2 卷 26 题)。
2. 重点词块与长难句突破策略
词块积累:
分类记忆:将术语按主题归类(如 “环保类”“科技类”“社会现象类”),结合英文释义与例句强化记忆。
熟词生义:关注高频词的特殊用法(如 “breakdown” 在 1 卷 A 篇中表示 “分类” 而非 “崩溃”)。
长难句拆解:
标记主干:先识别主句的主谓宾,再分析从句、分词短语等修饰成分。
逻辑分层:通过标点符号(破折号、分号)和连接词(though, however)理清句间关系。
简化翻译:将复合句拆分为短句,确保核心信息不遗漏(如 1 卷 A 篇的长难句 1)。
3. 解题步骤与技巧
速读全文:通过标题、首尾段及每段首句把握主题与结构。
题干定位:划出关键词(如人名、数字、专有名词),回原文精准定位。
选项对比:
正确选项:通常为原文的同义替换或合理推断(如 1 卷 22 题 “electric trains” 对应 “simple ways”)。
干扰选项:常见错误包括偷换概念(如 2 卷 13 题将 “awareness” 偷换为 “customize”)、过度推断(如 2 卷 25 题 “reduce diseases” 无依据)、反向干扰(如 1 卷 23 题 “limit fuel” 与原文 “speed up green energy” 矛盾)。
验证逻辑:确保答案符合文章整体立场(如 1 卷 C 篇通过历史案例批判汽车中心主义,而非单纯描述现象)。
四、总结
2025 年高考新课标卷的说明文阅读延续了 “主题前沿化、语言学术化、思维深度化” 的特点,要求考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更需具备跨学科思维与逻辑分析能力。通过系统梳理重点词块、长难句结构及解题策略,结合真题强化训练,可显著提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与效率。备考时建议精读权威外刊(如 The Economist, National Geographic),积累科技、环保、社会等领域的专业表达,并定期进行限时模拟以适应考试节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