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感受小松鼠的活泼可爱。
2、过程与方法:抓文中关键词句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可爱至极,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松鼠的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体会松鼠被逮着前后的变化,从中理解作者逮、放松鼠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喜欢松鼠吗?为什么?有一个人捕捉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那只松鼠命运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教学思路
(一)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进行小组交流
2、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完成所有疑难问题的解答(不能解答的用红笔圈出)
3、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每个问题的展示对象
(二)自主探究新知,展示讨论的结果
(三)品词析句,学习第1~3段。
1、读读文中写“我”捉松鼠的段落,勾出描写“我”神态、动作的词以及松鼠四处逃窜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四处逃窜的小松鼠中的一只,你会想些什么?
2、学习第4段。
①假如你是被捕捉的那只小松鼠,你会想什么?会有什么反应?(指名说或表演。)
②指导朗读,自由读,想想你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3、学习第5、6段。
①从“触电般地缩回”、“望”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为什么如此惊讶?
②从“咬咬牙”、“放”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为什么不舍?(联系上下文。)
4、你怎样理解“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说不出”:因为从情理上讲,好不容易捉到的松鼠,又是我非常喜欢的,没有理由放。“非这样做不可”: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小松鼠从此孤单、忧郁地生活。
5、学习第8、9段。
①说说你对这个女儿的看法,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②指导朗读写女儿的句子。
③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这句话中,“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是什么?“落地”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三、拓展延伸、总结规律
速读,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四、课堂小结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
1、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词。
2、用“蹑手蹑脚”、“逃之夭夭”等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习引入
在被捉到之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捉到松鼠的父亲心情怎么样?
二、教学思路
(一)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新知,展示讨论的结果。
(三)
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解答。
三、课堂检测,拓展延伸,总结规律
1、填字组成词语。
高(
)(
)厦
(
)手(
)脚
跑(
)窜(
)
惶恐(
)(
)
亡羊(
)(
)
逃之(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
仿佛——
镇静——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收缩——
绝望——
灵巧——
四
、课堂总结
爸爸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女儿,使得女儿不但没有责怪爸爸,反而还很关心那只松鼠。那么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想怎样对待你周围的小动物呢?只要人人都有一份爱心,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越来越美。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背诵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