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
菱角的喜剧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结合自身知识,感悟文章所说的哲理。
2、指导学生学习由日常生活入手,观察思考生活,悟出生活哲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道理的写作方法。21cnjy.com
2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明快晓畅,具有趣味性,基本上无文字理解障碍,方法上准备采取“自读理解,合作探究,引导体会”来学习本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理解体会本文哲理:掌握事物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掌握特殊性与复杂性。
2、讲析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思考生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导入
播放菱角的图片,提问: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活动2【活动】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结合自身知识,感悟文章所说的哲理。
2、学习作者从生活现象中悟出道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
活动3【活动】自主学习与反馈评价
研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思考】:作者从认识菱角的过程中
,
悟到了什么道理?
【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二)1
速读课文
1-6
段,作者如何引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道理?
【认识菱角——生活现象——提出中心论点】
2
朗读课文
7-12
段,从课文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由此看出作者引申出什么道理呢?
7
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茫然失措。
8
这样的认识方法,怎能谈得上精确呢!
9
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
10
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胡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
11
广泛砂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
12
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道理:认识事物应掌握其的一般性之后,更要掌握其的特殊性。
3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围绕着这个观点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论证?
(1)文中用了很多事例来说理。这叫事例论证的写法,用事实来说话。找一下,文中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的?21教育网
提示:农民识天气、良种变劣、养猪不活的事例。
(2)以上这些例子分别从什么角度来举例的呢?
提示:正面和反面。
(3)你们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事例?
提示:九个。
①对菱角的认识
②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
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⑤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⑥牙齿的多少
⑦农民识天气
⑧种子的优劣
⑨山洞养猪
(4)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
总结几点好处:内容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
【小结】:本文主要通过对菱角的认识等事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一切事物是复杂性,多样性。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掌握事物的一般性,更要掌握事物的特殊性,避免绝对化简单化地认识事物。
活动4【练习】学以致用,练一练笔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世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科书。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或现象给你深刻的感悟?请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生活现象中感悟道理,并展开想象,广征博引,来进一步阐述道理。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下来。
(提示:可先列提纲,生活现象----所悟道理----论证道理)
指导:这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要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本文的写作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培养观察、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课后要求学生多留意生活,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下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5【练习】练笔示例
示例:
玩具的变化——所悟道理:自己动手,能获得更多快乐----论证道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我小的时候,玩具多是自己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做的,简单粗糙却也温馨。几根鸡毛制作的毽子踢得兴高采烈,几块小石块也能跳格子,极其简单的一条长绳也能和小伙伴玩跳橡皮筋。捏泥人,串珠子,编篮子、雨伞。一根野草也能编成马,一条绳子也是极好的玩具,在双手中穿梭,能变成几种花样。更别说几根木棍,几个塑料瓶了,都能变成玩具……创意无穷,玩具无尽!那个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小小的发明家,为自己发明新玩具。自己动手做玩具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奇思妙想,这份快乐是无可替代的!21·cn·jy·com
时光推移,日新月异,现在孩子的玩具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逼真的布偶到能唱能跳能跑的塑料玩具,还有智能的电子操控玩具车。玩具越来越精致了,孩子还是一如既往天真灿漫地尽情玩耍。有一次,三岁多的小侄女缠着要我陪她玩。洋娃娃、小钢琴、仿真水果,小汽车,摇摇车,小飞机,会说话的玩偶,各色各样的玩具摆在房间,有的散落在地,真是琳琅满目。我不禁感慨:现在的玩具越来越逼真,越来越精致了。可是,总感觉少了一点趣味,少了一份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www.21-cn-jy.com
生活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发展,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在不断进步。一切都在变化,不仅玩具,所有的用品都朝智能化方向发展,比如通讯工具,由最初的固定电话,到后来的手机,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智能,方便使用。需要我们动脑动手的地方越来越少,动手的快乐自然渐渐消散。2·1·c·n·j·y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曾是风靡一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流行语,鼓励全民参与劳动,自给自救。在当时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是生存层面的需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热衷于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则把亲自劳作看成一种乐趣,一种人生追求。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淡泊中求真,平凡中存实,田园之乐,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这不就是真正的人生之乐?正如其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动手的乐趣,三言两语岂能说清?不言而喻的是自己动手,能收获更多快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