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渐》导学案
【学习重点】
1、记: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字音,背诵文中名句。
2、读:领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鉴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有关人生的态度。
3、写:学习多种论证手法的综合运用,学习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段文字。
课前·阅读识记
一、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1.9-1975.9
( http: / / www.21cnjy.com ).15),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一生出版著作《子恺漫画》、《子恺画集》、《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180多部。他曾在《丰子恺画集》“代自序”诗中说:“泥龙竹马眼前情,琐屑平凡总不论。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他着力在细微题材中表现对生活的思考,画画如是,写散文亦如是。丰子恺的散文大多数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总体上看,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清新,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凡琐细处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并兼具诗意画韵与幽默情趣,在现代散文中大放异彩。
他的散文可分为三类:(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
( http: / / www.21cnjy.com )秘
(2)写儿童情趣(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炎凉世态。本文《渐》便属于第一种。其《缘缘堂随笔》融童心和禅趣为一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
2、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此类散文的阅读,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理解、体味和推敲,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和观点,也就是弄清楚“为什么写”;推敲作者的行文思路,既要知道是“怎么写”的。最后能对作品的感情倾向作出评价,读完作品后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在通读过程中,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及时进行交流。
二、夯实基础
1、字音
鞭笞(chī)
纨绔(wán)(kù)
骤(zhòu)雨
佣(yōng)工
牛犊(dú)
布衾(qīn)
浩劫(jié)
轧:(gá)轧帐
轧朋友
(yà)倾轧
轧棉花
(zhá)轧钢
轧辊
佣:(yòng)佣金
佣钱
(yōng)雇佣
女佣
2、字形:
阴(yīn)阴暗
荫(yìn)荫庇
腊(là)腊月
蜡(là)蜡烛
蔽(bì)浮云蔽日
敝(bì)敝帚自珍
誉(róng)荣誉
誊(téng)誊写
三、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请迅速轻声浏览课文,找出每段与题目“渐”有关的句子(七个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所说的“渐”
是什么?
2、作者怎么写“渐”的?
3、作者为什么写“渐”?
四、思考讨论
作者说:“然人类中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找出一两个你熟悉的历史人物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课后作业
1、学完这篇文章后,谈谈你们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2、我们以前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匆
( http: / / www.21cnjy.com )匆》,也是一篇描写时间流逝的美文,那么,它跟今天学习的《渐》有什么异同的地方?课后回去思考,明天我们找个时间探讨一下。
六、美文赏析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的真人。你什么事情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外婆普陀去烧香买回来给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尽瘁地抱他,喂他;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号哭的悲哀,比大人们的破产,失恋,broken
heart,丧考妣,全军覆没的悲哀都要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来代替汽笛。宝姐姐讲故事给你听,说到“月亮姐姐挂下一只篮来,宝姐姐坐在篮里吊了上去,瞻瞻在下面看”的时候,你何等激昂地同她争,说“瞻瞻要上去,宝姐姐在下面看!”甚至哭到漫姑面前去求审判。我每次剃了头,你真心地疑我变了和尚,好几时不要我抱。最是今年夏天、你坐在我膝上发见了我腋下的长毛,当作黄鼠狼的时候,你何等伤心,你立刻从我身上爬下去,起初眼瞪瞪地对我端相,继而大失所望地号哭,看看,哭哭,如同对被判定了死罪的亲友一样。你要我抱你到车站里去,多多益善的要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回到门口时你已经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在哪里去了。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在你们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依样画几笔画,写几篇文的人称为艺术家,创作家,对你们更要愧死!
你们的创作力,比大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是强盛得多哩:瞻瞻!你的身体不及椅子的一半,却常常要搬动它,与它一同翻倒在地上;你又要把一杯茶横转来藏在抽斗里,要皮球停在壁上,要拉住火车的尾巴,要月亮出来,要天停止下雨。在这等小小的事件中,明明表示着你们的小弱的体力与智力不足以应付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的驱使,因而遭逢失败。然而你们是不受大自然的支配,不受人类社会的束缚的创造者,所以你的遭逢失败,例如火车尾巴拉不住,月亮呼不出来的时候,你们决不承认是事实的不可能,总以为是爹爹妈妈不肯帮你们办到,同不许你们弄自鸣钟同例,所以愤愤地哭了,你们的世界何等广大!
你们一定想:终天无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伏在案上弄笔的爸爸,终天闷闷地坐在窗下弄引线的妈妈,是何等无气性的奇怪的动物!你们所视为奇怪动物的我与你们的母亲,有时确实难为了你们,摧残了你们,回想起来,真是不安心得很。
阿宝!有一晚你拿软软的新鞋子,和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脚上脱下来的鞋子;给凳子的脚穿了,划袜立在地上,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的时候,你母亲喊着“龌龊了袜子!”立刻擒你到藤榻上,动手毁坏你的创作。当你蹲在榻上注视你母亲动手毁坏的时候,你的小心里一定感到“母亲这种人,何等杀风景而野蛮”吧!
瞻瞻!有一天开明书店送了几册新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毛边《音乐入门》来。我用小刀把书页一张一张地裁开来,你侧着头,站在桌边默默地看。后来我从学校回来,你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拿了一本连史纸印的中国装的《楚辞》,把它裁破了十几页,得意地对我说;“爸爸!瞻瞻也会裁了!”瞻瞻1这在你原是何等成功的欢喜,何等得意的作品!却被我一个惊骇的“哼!”字喊得你哭了。那时候你也一定抱怨“爸爸何等不明”吧!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最不安心的,是有时我还要拉一个你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最怕的陆露沙医生来,教他用他的大手来摸你们的肚子,甚至用刀来在你们臂上割几下,还要教妈妈和漫姑擒住了你们的手脚,捏住了你们的鼻子,把很苦的水灌到你们的嘴里去。这在你们一定认为太无人道的野蛮举动吧!
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最是我到上海去干了无聊的所谓“事”回来,或者去同不相干的人们做了叫做“上课”的一种把戏回来,你们在门口或车站旁等我的时候,我心中何等惭愧又欢喜!惭愧我为什么去做这等无聊的事,欢喜我又得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你们的真生活的团体。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子恺画集》代序,
一九二六年耶诞节作。
赏析: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主题明确,是“给我的孩子”;采用第二人称写作,作者与孩子们在对话,真诚直白,亲切自然。艺术家最不能缺少的品质是天真,直率,以及对一切发自内心的同情与爱,丰子恺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他赞美儿童“真率,自然,与热情”,批评大人间的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爱憎分明,毫不掩饰。
文章写的是作为父亲的“我”对儿女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我”能“蹲下来”,和孩子们站在一样的高度。在这种平等的视线里,“我”能了解孩子的心理,尽管文章中有关孩子们活动的内容,都是司空见惯的,但作者却以非常细腻的笔触,抓住日常生活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加以细致的描写,语言真率自然,质朴无华,像“拉家常”般随意洒脱,似随口而出,全不着力,重现了一幅幅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图。
文章中,“我”出于对孩子的“大爱”,为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长考虑,从诸多生活琐事中感悟到人性在社会中畸形发展,从而不动声色地对社会风气和教育弊端表示否定和批评态度,“大人想把自己的内心话告诉孩子,可是孩子们不会理解,而等到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再被憧憬的年龄”。作者追求真,追求“回到朴素,回到自然”,向往着童真与童趣,然而对现实社会与成人世界也感到失望。所以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既有对纯真童年的喜爱,也有一丝淡淡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