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鱼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把握作者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从而加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能力。
2体会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积累字词典故。21·cn·jy·com
2学情分析
《鱼书》一文是散文中“形神合一,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
题材是“书信的故事”,形象而贴近生活,娓娓道来。
行文思路上,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而又纵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拓展。作者从现代城市环境对人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谈起,由自己近期的疏于写信,朋友来信的稀少,想到友情的重要(第一、二段)。而书信的往返正是友谊的纽带,邮政的发明,则是近代文明对人类的恩泽,使书信成了人们表达感情的桥梁(第三、四段)。接着从写信和读信两个方面,写出了书信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第五段)。不仅如此,作者还就书信与人的一生的关系给予进一步的揭示。书信不仅可以表达感情,而且书信里还“保存了一些生命的痕迹”,
“值得吟味的人生小景”(第六、七段)。于此笔锋一转,作者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与书信有关系的三件事,写出了人间情谊交往的甜酸苦辣——既有与善良敦厚友人分道扬镳的无奈,也有浪迹天涯的朋友间的惺惺相惜,更有遭匿名信暗算的痛苦经历(第八、九、十段)。正是这些不同的经历,使作者看清了人世间的美丑善恶,懂得何谓美好,何谓邪恶。最后,作者回应开头,再次呼唤友情,呼唤朋友的来信(第十一段)。2-1-c-n-j-y
把作者的行文思路梳理一遍,文章的主旨就浮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面。思想内容上,作者通过对书信的作用价值的描述以及对书信背后的故事的吟味,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对友谊的向往,对社会种种病态的批判。说得是人之常情,因而全然没有时代的隔阂。www.21-cn-jy.com
本文在外在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是词汇典雅、典故叠现、朗朗上口,极具艺术美感。这个特点与柯灵先生的艺术追求是息息相关的。www-2-1-cnjy-com
在第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朗诵的要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篇知识短文,掌握了朗诵的要领;而在两册两个散文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朗诵的意义和乐趣已经深有体会。因此,结合《鱼书》文质兼美的特点,这堂课,我组织学生主要通过朗诵来落实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字词积累,通过组织讨论培养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后指导分层探究。 21
cnjy
com
3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把握作者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从而加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能力。
体会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
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前一个单元的活动课里,我们学习了朗诵的要领,也尝试到了朗诵的乐趣。这一节课,我们就尝试通过朗诵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美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为大家选的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12课《鱼书》。
在体裁上,《鱼书》是一篇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性散文,抒发的是个人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第一个学习任务是:理解课文,把握作者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从而加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能力。在艺术美感上,柯灵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大师,他对语言的追求是唯美的。所以,我们将第二个学习任务定为:体会文学大师的语言魅力,积累字词句、典故。
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
解读课文
通过朗读来把握全文的思想情感
朗诵的基本要求是发音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预习。了解文章大意;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扫清字词的音、义障碍
就阅读中字词理解的问题向老师提问
检测21教育网
学生活动:自由提问,参加检测。
成语积累
光怪陆离
扣人心弦
天涯海角
神驰心往
素昧平生
推心置腹
志同道合
分道扬镳
名落孙山
淋漓尽致
二、字词积累
第一段:因循
风流云散
第二段:友谊
扣人心弦无垢
第三段:恩泽
咫尺
第四段:融洽无间
暌违
衷情
觌面
第五段:薄醉
乍来
第六段:辩难
情愫
隽品
第七段:吟味
第八段:分歧
隔阂
、抱憾
第十段:匿名信恶札
鬼蜮、
第十一段:翘首谒
三、典故积累
鱼书
雁羽
尺素
参商
雁足
剪烛西窗
四、典故补充
【剪烛西窗】
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为:“你问我回来的日期,我还没确定,今夜巴山正在下雨,秋水涨满了池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烛花。谈论巴山下雨的情景。”后人以“剪烛西窗”指知己间倾谈。2·1·c·n·j·y
揣摩作品的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精读全文,把握每一段的内容大意
找出相关词语,把握每一段的情感基调
1)被环境改变的无奈,朋友疏远的寂寞
2)友谊的可贵
3)对邮政事业的感激
4)书信架起沟通的桥梁的感激
5)书信来往的乐趣
6)对书信抒发真情的肯定
7)吟味人生的感慨
8)朋友之间志趣不同以致分道扬镳的无可奈何
9)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
10)对社会病态现象的批判
11)对朋友来信的盼望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
运用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语言手段与及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来朗诵,演绎和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情感。
学生活动:酝酿情感,讨论,朗诵表演。
小结:本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作者通过对书信的作用价值的描述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书信背后的故事的吟味,表达了对真情的渴望,对友谊的向往,对社会种种病态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书信的独特魅力的肯定。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学习任务的学习
体会语言魅力。
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
柯灵的艺术追求
语言的锤炼对散文创作有重要意义。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长于水乡,秋水的盈盈使我心旷神怡。我曾多次独坐于江楼,沉醉于水月交辉的宁静与晶莹。有一次半夜梦醒,清朗的月光直把尘世洗沐得有如明镜,我久久延伫庭前,竟忘了风露袭人。另一次冬夜外出,四望皎然,我满心欢喜,
以为看到了一天难得的好月色,待到一阵凛寒,轻冷的冰花扑面而来,我才憬悟原来是下了大雪。我多么希望我的文格能赋有这种灵动皎洁、清光照人的气质,可惜至今还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21cnjy.com
(
摘自《柯灵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
学生活动:讨论。
小结
读《鱼书》,古雅之风扑面而来。作者在流畅的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汉语的行文中自如地穿插着文言词汇,不仅使所要表达的意思言简意赅,而且产生一种文雅、含蓄的修辞效果。比如,写到绿衣使者如何使相隔千里的亲友的感情亲密地联系在一起,作者这样写道:“离情别绪,使人产生依恋和怀念,是很自然的事。有了殷勤的绿衣使者,形体隔绝的痛苦便可取偿于精神的密接。千里暌违,只要借几行雁羽,便能将一曲衷情,寄与远人,使彼此快如觌面。”在这里,作者用“暌违”而不用“分离”,用“雁羽''而不用“书信”,用“觌面''而不用“见面”。
此外,文中还恰到好处地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鱼书”、“参商”、“尺素”、“雁足”诸词,这些词语古朴典雅,典故叠现,含义丰富而又意思明白浅显,一点也不晦涩、深奥,从而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度和深度。21·世纪
教育网
此外,《鱼书》的作者还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用四字句,像“剪烛西
窗,促膝长谈,心情畅适,近乎薄醉”,“投书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摇尾乞怜”之类,也用得自然、简洁、流畅,读来朗朗上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朗诵体会语言魅力
学生活动:朗诵表演。
最后,发动学生结合自己对书信的感悟,谈谈学习体会
学生活动:讨论。做笔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