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
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善于借平淡的生活琐事,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2学情分析
《项脊轩志》是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四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的第三篇文言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较远,阅读困难较大,所以大多技校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考虑文言文教学的“古为今用”,必须面向学生实际。
我在日常教学中比较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情共鸣。《项脊轩志》是浅易文言文,抒发的是亲情,容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我校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小环境出发,我想通过本文的教学,尝试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以教材为例子,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使他们克服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愿意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21·cn·jy·com
3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本文善于借平淡的生活琐事,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善于借平淡的生活琐事,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项脊轩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的亭台楼阁多不胜数,像醉翁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岳阳楼、
滕王阁,这些都是名胜古迹,吸引了很多人前往观光。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的地方,是一个小阁子,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翻开课文102面,这个地方就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志的,也就是所记的项脊轩。那么,这个小阁子留下了归有光什么样的生活印记,有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项脊轩,走进归有光的情感世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1.提问:作者在项脊轩这个小阁子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到直接点明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www.21-cn-jy.com
明确: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
提问:“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三)品读第一段,感悟作者的喜情
1.提问:作者是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达他的悲喜之情?下面,让我们先一起品读第一段,看看作者因何事而喜?(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2·1·c·n·j·y
2.正音
项脊轩:xuān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垣墙:yuán
栏楯:shǔn
偃仰:yǎn
万籁:lài
3.掌握重点字词(文中注释)
补充
(1)古今异义:去(古义:离开;今义:去往某地)
(2)词类活用:“雨泽下注”,“下”,向下,名词做动词
(3)一词多义:亦遂增胜:光彩,美观。美不胜收:尽,全
4.(1)提问,“作者因何事而喜”
明确:借写项脊轩修葺之后环境变得幽美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2)提问:项脊轩修葺前后有什么变化呢?课文哪些语句做了介绍的?请概括其特点。
明确:修葺前:狭小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昏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修葺后:不漏:使不上漏
明亮: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雅:杂植兰桂
庭阶寂寂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小结:小屋修葺前后对比鲜明,在这幽雅的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读书,生活,恬静闲适,怡然自得,怎么不可喜呢?所以本段,就是通过写小屋的修葺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四)品读第二段,感悟作者的悲情
1.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想本段借写什么事来表达他的悲情。
2.正音
迨dài
异爨
cuàn
老妪
yù
栖qī
先妣
b
呱
呱gū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1)古今异义:往往
古义:到处,处处;今义:时常,经常。
(2)词类活用:①乳
:喂奶,名词做动词
②宴
:吃饭,名词做动词
(3)通假字:“而”通“尔”,你。
4.明确:①写诸父分家,抒发他的家庭衰败之悲。
②写母亲关心儿女,抒发亡母之悲。
(五)
第一二段选材特点
1.提问:文章一二段,通过三件事来表达他的悲喜之情。这几件事在选材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明确:都是选取发生在项脊轩里的平凡琐事来表达真挚的感情的。
2.技能拓展
(五)品读佳句,分析细节
小事如何写才能使感情更真挚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感人呢?关键在于细节描写了。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是很出色的。下面,我们找出几个典型的句子一起来品读,一起来分析。
1.分组讨论以下三个句子捉住什么细节来描写,好在哪?对作者表达感情起到什么作用呢?
2,各组找代表分析。
①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分析:A这个句子抓住了什么细节来描写?
明确:小鸟经常来啄食,人来了也不离开。
B,这个细节描写好在哪?
明确:写出环境的幽静,人与自然的和谐。
C.还可以从哪里看出环境的幽静?
明确:万籁有声
这是一种什么手法?(以动衬景的手法)
②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姗姗可爱。
分析:这个句子抓住什么细节来描写出幽美的月明之夜?
明确:月光的笼罩,树影的交杂错落,把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静止的景物写得富有动感。接着由静而动,抓住清风吹来后花影移动这样的细节来加以表现,你看这景,虽静,但不是死寂,而是富有生机的,自然能更表现作者的可喜之情。21教育网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分析:写出了家里颓落衰败,混乱不堪的环境
这几句,都是有关于环境的细节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景抒发了作者的悲喜之情。环境是幽雅的,心情是愉悦的。家庭是杂乱的,心情是悲哀的。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回忆母亲惜儿这事上,又有什么精彩的细节描写呢?
明确: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分析
动作:“扣”,用的力量小,怕惊扰孩子,表现母亲的细心,写活了母爱。
语言:“儿寒乎?欲食乎?”,两个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六个字,平淡的言语写出了母亲关心儿女、
嘘寒问暖,慈母心肠的形象。这形象越感人,作者就越发地悲哀。因为慈母已不在。
美学教育:学会珍惜、感恩、回报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来整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下,刚学习的第一二段,作者巧妙地攫取生活中的平淡琐事、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来表达真挚的情感,这也是我们品读的重点。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深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个地方深深地留下了你的生活印记,在那里发生过些什么事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感体验?请选择一两件平凡的小事,抓住典型细节,写一篇400字的小短文,来表达你真挚的感情。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