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与妻书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7与妻书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4: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与妻书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与妻书》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本阅读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烈士林觉民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的一封信,在信中,作者表达了自己至爱妻子的深情,阐述了他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蹈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豪情。
2学情分析
学生虽是接触高中文言文不久,且基础薄弱,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前面已学过几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已熟悉,有一定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本课语言接近白话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利用资料书较易读懂。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理解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对妻子的挚爱。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资料书读懂文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文章
中的抒情句子,感受烈士的至真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理解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对妻子的挚爱。
教学难点:理解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选择。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理解重点句子。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资料书读懂文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1.2学时重点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与虚词,理解重点句子。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资料书读懂文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1.3学时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借助资料书读懂文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1.4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任务包括:
1、基础知识积累:参考配套练习《全优课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本文的生字词注音,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书、至、为、以、其、所、所以”等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主要语句:“然遍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等;
3、找出所用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全班分为8个小组,一二组负责字音、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字、古今异义;三四组负责词类活用;五六组负责“书、至、为、以”字用法;七八组负责“其、所、所以”的用法。主要语句理解和找典故则是全班同学都必须完成的。)
活动2【导入】话题导入
教师活动:请一两个学生说说面临爱情和事业的选择,会选择哪一边。
学生活动: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教师补充导入:100多年前,我们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有一位革命家就在爱情和事业之间作出选择,他就是林觉民,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与妻书》。
(设计意图:爱情与事业择其一,自古以来是很多人会面临的选择,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活动3【讲授】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简介林觉民与写作背景。
林觉民简介:
1887年,林觉民出生在如今福州最昂贵的地段-三坊七巷。
13岁参加科举考试,然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扬长而去。
14岁时,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性诙谐,涉口成趣,一座倾倒。
1905年,回乡与陈意映结婚。19
( http: / / www.21cnjy.com )07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文、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
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林觉民从日本回国参加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入狱后进行绝食斗争,后被清朝杀害,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写作背景: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
( http: / / www.21cnjy.com )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学生活动:讨论所了解的林觉民和广州起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老师的幻灯片展示中可了解林觉民的生平,初步感知林觉民的革命思想,有助于理解本文内容。学生对林觉民和广州起义的讨论,可补充教师幻灯片的不足,也体现了学生的互动交流。)
活动4【活动】检查预习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对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生字词注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则规定时间让学生上黑板板书。主要语句理解和文章中的典故则让各小组学生抢答)。在学生完成后,点拨学生答案。
学生活动:按照课前分配的任务,小组派出代表上黑板板书出自己的答案,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质疑。抢答环节,在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下抢答。
教师用幻灯片同步展示预习任务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注音
不能竟书而欲搁gē笔:放下。
称chèn心快意:符合。
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经受。
使之肖xiào我:相像,类似
一恸tòng:极悲哀。
2、通假宇
①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彀,通“够”
②吾灵尚依依旁汝也
旁,通“傍”
③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通“廿”
,二十。
3、古今异义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
②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
③汝可以模拟得之
古义:想像、揣摩。今义:模仿。
4、词类活用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形作动,尊敬;后两个“老”形作名,老人。
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形作动,爱护;后两个“幼”形作名,小孩。
③称心快意
使动用法,使……愉快。
④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意动用法,以……
为乐。
⑤瓜分之日可以死
瓜,名作状,象切瓜一样;死,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
⑥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名作动,追求。
⑦汝幸而偶我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配偶。
⑧卒不忍独善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好。
⑨意洞手书
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5、一词多义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名词,信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动词,写

吾至爱汝
极,最,副词
吾爱汝至
到了极点,副词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介词,对,向。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介词,替。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动词,表判断,是。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动词,当作。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介词,拿。
汝不必以无侣悲
介词,因为。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介词,把。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介词,用。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以”,连词,相当于“而”,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可译成“着”。
第二个“以”,介词,从。
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介词,凭着。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代词,他们。
卒不忍独善其身
代词,
自己。
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
代词,代腹中之物。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代词,代鬼。
吾亦望其言是实
代词,那些。
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副词,表猜测,大概,或许。
汝其勿悲
副词,表婉商语气,可,希望。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副词,表期望,应当,一定。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助词,与动词“爱”组成名词性短语,
“所(爱)的人。”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助词,与动词“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所(追求)的志向”。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名词,处所,地方。
所以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因此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原因。
(二)主要语句理解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翻译: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江州司马同情琵琶女的遭遇而泪湿青衫,我不能学习那种思想境界高的圣人而忘掉感情啊。
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翻译: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
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
翻译: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吗?
4、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翻译:你有幸嫁给了我,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有幸娶到你,可又如此不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我终究不忍心只完善自己。
(三)文中所用典故及意义
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司马春衫”
语出白居易《琵琶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1)“眼成穿”
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2)“骨化石”
事见南朝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
(3)“破镜能重圆?”据唐·孟棨《本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情感》记载,南朝陈代将亡之际,驸马徐德言把一面铜镜破开,与妻子乐昌公主各藏一半,备作失散后团聚的信物,失散多年后果然由此而使夫妻团聚。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
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预习,可让学生进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和感知课本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完成预习的情况,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注意到团结互助。)
活动5【练习】课后练习
1、课后朗读课文,特别是文中的抒情语句。
2、找出能体现作者至爱妻子和舍妻子勇于就死的原因的具体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抒情句子,感受林觉民的至真感情。找体现作者至爱妻子和舍妻子勇于就死的原因的具体句子,可让学生较好把握文章的中心。)
5.2
第二学时
5.2.1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文章中的抒情句子,感受烈士的至真感情;理解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对妻子的挚爱。
2、体会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
5.2.2学时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特别是文章中的抒情句子,感受烈士的至真感情;理解烈士对革命的忠诚、对妻子的挚爱。
2、体会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
5.2.3学时难点
理解林觉民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选择。
5.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播放歌曲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齐豫演唱的歌曲《觉》(《遥寄林觉民》),同时多媒体展示歌词。
学生活动:认真感受教师播放的歌曲。
(设计意图:这首歌是从林觉民妻子的角度来写林觉民的,感人的歌词加上哀婉的演唱,让学生能感受到其中的无奈与心酸,创设伤感的情境。)
活动2【活动】感悟情感
教师活动:1、提问:信的第一段写了什么,作者写信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2、提问:第二段中哪一句可统领全文;
3、指导学生学习剩下的几段内容,检查上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来的作业。
学生活动:概括第一段的内容,找出作者写信的具体原因和第二段中统领全文的句子。各小组抢答,明确作业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朗读相关段落。
明确:
交代写信的缘由以及作者献身救国、至爱妻子的深情。
写信原因:怕妻子不理解他的选择,故写信说明原因。
统领全文的句子: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至爱妻子如:
“①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③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
④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⑤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
( http: / / www.21cnjy.com )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是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等。
舍妻子勇于就死的原因
如:
①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②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③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
④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⑤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及诵读相关语句,理解林觉民对革命的忠诚、对妻子的挚爱,并体会他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高尚情操,更好地掌握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3【活动】把握主题
教师活动:请学生谈谈对林觉民在爱情与事业间作出的选择的看法。
学生活动: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派代表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及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林觉民的选择,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
活动4【讲授】课堂小结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这封信中,林觉民的至爱深情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更可贵的是,他把至爱妻子的深情推及到天下千千万万的有情人身上。读完此信,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既忠于爱情,又能舍小家为大家,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以“我看林觉民”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后把在合作探究环节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写出来,可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且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