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逍遥游(节选)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8逍遥游(节选)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4:5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逍遥游(节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2学情分析
教学说明
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方式,虽然看似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文言字词、句式“扣”得较实,但效果未必好,而且这种“字字落实,句句解释”的“填鸭式”串讲,将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感,使文言文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且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文),而不是“言”的简单的堆砌。因此,如何解决把文言文当作“文”来教学,同时又把“言”的掌握落到实处这对矛盾,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使文言文教学既扎实又灵活,既实用又生动。本人试图通过《逍遥游》的教学做一番尝试。
3重点难点
1、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4.1.2学时重点
1、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4.1.3学时难点
、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逍遥游》
导入新课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讨论个问题:“什么是自由?”
生:“自由”就是不受约束、随心所欲地做事。
师: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事也可以做吗?
生:不,在道德、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师:对,这个补充很必要。我们所说的“自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相对的,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约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谈论“自由”的文章,就是庄子的《逍遥游》(板书课题),看看庄子所言的“自由”与我们理解的自由有什么不同。
活动2【讲授】逍遥游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与众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独树一帜的。他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壮阔,汪洋恣肆,有很浓郁的浪漫色彩。鲁迅评价庄子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pìhé),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荧幕显示)《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前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也叫《南华经》,只有读懂了《逍遥游》,才算真正掌握了解读《庄子》的钥匙。
三、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文风,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读课文后,教师正音、正字。

四、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图南。
(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穷发之北。绝云气。此小大之辩也。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未数数然也。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五、教读课文
给学生6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课文,着重掌握以上重点字词、语句,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荧幕显示):
1、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意是什么?
2、文中共罗列了哪些事物?请一一列举出来(尽可能不遗漏),作者列举这些事物的目的何在?
3、作者所列举的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4、画出文中正面阐述“逍遥游”的文句(即全文中心句)。
5、作者认为什么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条件途径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读时前后左右讨论、切磋。学生自读后,师生共同落实部分思考题,荧幕显示)
1、“逍遥游”的特定含义: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记挂、无阻碍的绝佳境地。
2、文中所涉及的事物:
鲲、鹏、野马、尘埃、生物、舟、芥、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蜩、学鸠、斥鷃、适远者、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等(20余种)
师:文中涉及的20余种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学生尚不得要领,一时答不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一下,在下面的学习中,边思考边解决。文章一、二段涉及了两个事物——鲲、鹏。鲲与鹏是什么关系?
生:鲲变化为鹏——化而为鸟。
师:用一个字概括它们的特点是——
生:大。
师:文中说它们“不知其几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一开始就以寓言的形式,给我们描绘、渲染一个波澜壮阔的鲲鹏遨游、奋飞的壮美情景,形成美妙意境,显示了庄子想象丰富、意境壮阔的神奇文风。鹏这种大鸟,它的起飞,是像后文的蜩与学鸠一样“决起而飞”——很迅捷地就飞起来呢,还是很用力地起飞?
生:很用力起飞。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说它“怒而飞”。
师:“怒”是愤怒之意吗?
生:不是,是奋力之意。
师:谁能再说出一个“怒”字当作奋发、旺盛之意的句子?
生:心花怒放。
师:能触类旁通,很好。“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垂”通边陲的“陲”——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彩。鹏是在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借助什么才可以起飞?
生:时间是六月,地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借助大风才可起飞。
师:从哪些句子得知?
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等。
师:(引导学生强化“以”——凭借;“息”——大风;海运——海水动荡等字词)后文还有哪个字指出鹏要“凭借”大风?
生:培风的“培”。
师:鹏所借助的大风是一般的暴风、台风吗?
生:不是。是一种旋转而上的暴风——扶摇。
师:大概就是常说的龙卷风吧。鹏凭借龙卷风是直冲云天吗?
生:不是,是旋转着上升——抟。
师:一、二、三、六段中共有四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鲲鹏变化、翱翔的文字,将这些文字综合扩展,展开想象,将之扩写(或口头描述)成为一段更为形象、细腻、生动的文字。
(一两分钟后,择一两名学生口头描述,教师完善,荧幕显示)
在极荒远不毛的北方,有一个浩瀚无垠、深不可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黑色大海,叫天池。里面生活着一种叫鲲的大鱼,大鱼像几千里山脉一样广大望不到边际。鲲到一定的时候便变化为一种叫鹏的大鸟,鹏的脊背像巍峨的大山,宽广几千里。每当六月大龙卷风吹起时,海水汹涌澎湃,大鹏先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激溅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然后再奋力乘着龙卷风,盘旋着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翅膀遮天蔽日,像天边堆积垂下的乌云。最后大鹏向更广阔的南海飞去,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师:鲲鹏展翅九万里,翱翔南徙,看上去似乎很逍遥,但它达到了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了吗?
生:没有。它还有所凭借——大风。
师:如此硕大的鲲鹏不能逍遥,那么小巧的蜩与学鸠、斥鷃是否逍遥呢?它们对大鹏的壮举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
生:笑。
师:这种笑是羡慕还是嘲笑?
生:嘲笑。
师:嘲笑大鹏什么呢?
生:都是嘲笑大鹏要凭借大风,费很大的力气奋飞,升至九万里高空才飞翔,不如它们显得轻松自在。
师:它们所说话的意思也差不多,它们是怎么说的?谁来解释一下。
生:我一下子(决起)飞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触到(抢)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还飞不到树的高度(时则不至)就落在(控于)地上,哪里用(奚以)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为)?
师:注意,“奚以……为?”是古汉语的固定句式,译为“哪里用……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怎么解释
生:哪里用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
师:注意“之”字是动词“飞到”。下文有“奚以知其然也?”两个“奚以”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奚以知其然也?”的“奚以”是“凭什么”。
师:对。它们说的话的语气也差不多,谁能把它们嘲笑大鹏的语气读出来?
(一生试读,另一生完善,教师指导再读这几句)
师:那么庄子对它们“嘲笑”大鹏是否赞同?
生:不赞同。
师:为什么?
生:蜩与学鸠、斥鷃虽不像大鹏那样需凭借大风,但也要凭借外物,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师:是的。正如上文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马”、“尘埃”一样,都需要外力才能漂浮——尽管所需外力很小。它们对大鹏的“笑”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是大小、数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而且,它们以自己短浅的目光,鄙陋的见识嘲笑胸怀大志的大鹏,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味道。所以作者接着以“适远者”——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出行的远近不同,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同,说明事物的大小不同,对外物依求的多少不同的道理,都不可能做到完全逍遥。最后作者轻蔑地说“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东西又懂得什么!“之”代词“这”。它们不懂得小大不同,对外物的依求度也不同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所以它们嘲笑大鹏本身就很可笑。接着作者列举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事物,也在说明什么道理?
生: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都不能做到逍遥。
师:物是如此,那么人怎样呢?下面作者列举了四种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谁来解释一下这几句?
生:所以那才智(强调“知”——“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强调“效”),品行能够团结(强调“比”)一乡民众,德行可以合乎(强调“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能力可以令一国的民众信服的人(强调“而征”)。
师:孔子说:“胜任愉快。”这四种人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胜任的,他们工作、生活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看上去似乎活得很惬意,很潇洒,但庄子说它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此”指什么?宋荣子为什么笑它们?
生:“此”指代上文中的“蜩与学鸠、
( http: / / www.21cnjy.com )斥鷃”
宋荣子笑四种人也像蜩与学鸠、斥鷃一样,目光短浅,自鸣得意,自以为逍遥,没有认识到自己也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限制。
师:庄子对宋荣子的“笑”是否赞同?
生:赞同。
师:庄子认为宋荣子“笑”得应该。宋荣子的境界比上面四种人要高多了,达到了什么境界?
生:整个(强调“举”)社会都赞美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奋勉(强调“劝”),整个社会都指责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沮丧。
师:用一句成语形容宋荣子这种状态,那就是——
生:宠辱不惊。
师:对。宋荣子这种人有没有人生追求?
(学生分为“有派”和“没有派”,一时争执不下,教师趁势引导)
师:无论说“有”还是“没有”,都要从课文中找依据,不能凭空说。
(学生认真看书后,一生举手)你属于哪一派?
生:我本来属“有派”,现在是“没有派”。
师:为什么?
生:文章说宋荣子“彼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师:宋荣子的境界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他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庄子怎样评价他?
生:没有。庄子说:“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不过如此而已……即使这样,他还没有树立最高境界。
师:列子能驾风而行——“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像神仙一样来去轻快,境界比宋荣子更高,但他能逍遥吗?
生:不能。“犹有所待也”——还是有所依靠。
师:至此,庄子否定了反面列举的大小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事物,一言以蔽之——具“有所待”,都有所依靠凭借,受一定限制束缚,都不能算“逍遥游”。至此,文章蓄势已足,时机成熟,然后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大家齐读——
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师:这是全篇的文眼,中心句。谁来解释一下?
生: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乘”、“正”,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把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强调“御”“辩”),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强调“恶乎待”即“待恶乎”的宾语前置)
师:最后两句是倒装句、反问句,如果改为顺装、陈述句怎么说?
生:不凭借任何东西,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
师: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
生:至人、神人、圣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
师:需要什么条件、途径?
生:无己、无功、无名。
师:庄子认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忘掉自我,不求功利,不计名位。而“无己”又是关键的前提。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有诸多烦恼,就是心中有太多的自我,有了自我就有了功名欲望。心中塞满了各种私欲杂念,就如同屋子里塞满了各种杂物一样,遮挡了光线就阴暗。要想屋子明亮就要清扫杂物,要想心房明亮就要清除私欲杂念,庄子把这个过程叫做“扫心斋”。
这样看来,全文围绕一个什么字展开?——有这个字就不逍遥,没这个字才逍遥。
生:待。
师:对(板书大红色“待”字)。那么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谓的“逍遥游”这种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以及“至人、神人、圣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生:不存在。
师:是啊,连庄子本人也做不到。如果有人要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例举出生活中这么一个“至人、神人、圣人”,他举不出来,所以它只能在想象中虚构这样一个神人。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他说(屏幕显示):“邈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个神人住在那里,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姿态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驭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又在《庄子·齐物论》中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h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至人神妙极了!山林焚烧而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而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撼山岳而不能使他受到伤害,狂风激起海浪而不能使他感到惊恐。这样的至人,驾着云气,骑着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庄子追求这种“逍遥游”,实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反映了它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是借此逃避现实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所以自古以来真正信奉老庄哲学的人并不多,但喜爱庄子文章的人却不少,就是因为庄子的文章写得太漂亮了。我们可以不认同庄子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文章。大家看这篇文章有什么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师:文章要阐发“逍遥游”的观念,但他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并不开宗明义、正面立论,而是先从反面起笔。反面起笔也不是抽象理论说教,而是展开想象,以形象的寓言形式,描绘渲染了鲲鹏、野马、蜩与学鸠、斥鷃等诸多神奇瑰丽意象,让人沉醉迷幻其中,最后豁然开朗,亮出观点,使人在不经意间已接受了他的主张。确如鲁迅所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六、板书设计
七、知识拓展
古今有关鲲鹏形象的诗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与众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树一帜的。他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壮阔,汪洋恣肆,有很浓郁的浪漫色彩。鲁迅评价庄子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pìhé),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荧幕显示)《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前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也叫《南华经》,只有读懂了《逍遥游》,才算真正掌握了解读《庄子》的钥匙。
三、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文风,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读课文后,教师正音、正字。

四、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徙于南冥。(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图南。
(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穷发之北。绝云气。此小大之辩也。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未数数然也。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五、教读课文
给学生6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课文,着重掌握以上重点字词、语句,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荧幕显示):
1、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意是什么?
2、文中共罗列了哪些事物?请一一列举出来(尽可能不遗漏),作者列举这些事物的目的何在?
3、作者所列举的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4、画出文中正面阐述“逍遥游”的文句(即全文中心句)。
5、作者认为什么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条件途径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读时前后左右讨论、切磋。学生自读后,师生共同落实部分思考题,荧幕显示)
1、“逍遥游”的特定含义: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记挂、无阻碍的绝佳境地。
2、文中所涉及的事物:
鲲、鹏、野马、尘埃、生物、舟、芥、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蜩、学鸠、斥鷃、适远者、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等(20余种)
师:文中涉及的20余种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学生尚不得要领,一时答不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一下,在下面的学习中,边思考边解决。文章一、二段涉及了两个事物——鲲、鹏。鲲与鹏是什么关系?
生:鲲变化为鹏——化而为鸟。
师:用一个字概括它们的特点是——
生:大。
师:文中说它们“不知其几千里也”。文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就以寓言的形式,给我们描绘、渲染一个波澜壮阔的鲲鹏遨游、奋飞的壮美情景,形成美妙意境,显示了庄子想象丰富、意境壮阔的神奇文风。鹏这种大鸟,它的起飞,是像后文的蜩与学鸠一样“决起而飞”——很迅捷地就飞起来呢,还是很用力地起飞?
生:很用力起飞。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说它“怒而飞”。
师:“怒”是愤怒之意吗?
生:不是,是奋力之意。
师:谁能再说出一个“怒”字当作奋发、旺盛之意的句子?
生:心花怒放。
师:能触类旁通,很好。“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垂”通边陲的“陲”——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彩。鹏是在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借助什么才可以起飞?
生:时间是六月,地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借助大风才可起飞。
师:从哪些句子得知?
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等。
师:(引导学生强化“以”——凭借;“息”——大风;海运——海水动荡等字词)后文还有哪个字指出鹏要“凭借”大风?
生:培风的“培”。
师:鹏所借助的大风是一般的暴风、台风吗?
生:不是。是一种旋转而上的暴风——扶摇。
师:大概就是常说的龙卷风吧。鹏凭借龙卷风是直冲云天吗?
生:不是,是旋转着上升——抟。
师:一、二、三、六段中共有四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鲲鹏变化、翱翔的文字,将这些文字综合扩展,展开想象,将之扩写(或口头描述)成为一段更为形象、细腻、生动的文字。
(一两分钟后,择一两名学生口头描述,教师完善,荧幕显示)
在极荒远不毛的北方,有一个浩瀚无垠、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不可测的黑色大海,叫天池。里面生活着一种叫鲲的大鱼,大鱼像几千里山脉一样广大望不到边际。鲲到一定的时候便变化为一种叫鹏的大鸟,鹏的脊背像巍峨的大山,宽广几千里。每当六月大龙卷风吹起时,海水汹涌澎湃,大鹏先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激溅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然后再奋力乘着龙卷风,盘旋着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翅膀遮天蔽日,像天边堆积垂下的乌云。最后大鹏向更广阔的南海飞去,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师:鲲鹏展翅九万里,翱翔南徙,看上去似乎很逍遥,但它达到了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了吗?
生:没有。它还有所凭借——大风。
师:如此硕大的鲲鹏不能逍遥,那么小巧的蜩与学鸠、斥鷃是否逍遥呢?它们对大鹏的壮举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
生:笑。
师:这种笑是羡慕还是嘲笑?
生:嘲笑。
师:嘲笑大鹏什么呢?
生:都是嘲笑大鹏要凭借大风,费很大的力气奋飞,升至九万里高空才飞翔,不如它们显得轻松自在。
师:它们所说话的意思也差不多,它们是怎么说的?谁来解释一下。
生:我一下子(决起)飞起来,触到(抢)
( http: / / www.21cnjy.com )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还飞不到树的高度(时则不至)就落在(控于)地上,哪里用(奚以)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为)?
师:注意,“奚以……为?”是古汉语的固定句式,译为“哪里用……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怎么解释
生:哪里用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
师:注意“之”字是动词“飞到”。下文有“奚以知其然也?”两个“奚以”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奚以知其然也?”的“奚以”是“凭什么”。
师:对。它们说的话的语气也差不多,谁能把它们嘲笑大鹏的语气读出来?
(一生试读,另一生完善,教师指导再读这几句)
师:那么庄子对它们“嘲笑”大鹏是否赞同?
生:不赞同。
师:为什么?
生:蜩与学鸠、斥鷃虽不像大鹏那样需凭借大风,但也要凭借外物,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师:是的。正如上文中的“野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尘埃”一样,都需要外力才能漂浮——尽管所需外力很小。它们对大鹏的“笑”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是大小、数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而且,它们以自己短浅的目光,鄙陋的见识嘲笑胸怀大志的大鹏,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味道。所以作者接着以“适远者”——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出行的远近不同,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同,说明事物的大小不同,对外物依求的多少不同的道理,都不可能做到完全逍遥。最后作者轻蔑地说“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东西又懂得什么!“之”代词“这”。它们不懂得小大不同,对外物的依求度也不同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所以它们嘲笑大鹏本身就很可笑。接着作者列举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事物,也在说明什么道理?
生: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都不能做到逍遥。
师:物是如此,那么人怎样呢?下面作者列举了四种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谁来解释一下这几句?
生:所以那才智(强调“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强调“效”),品行能够团结(强调“比”)一乡民众,德行可以合乎(强调“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能力可以令一国的民众信服的人(强调“而征”)。
师:孔子说:“胜任愉快。”这四种人都是很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的,他们工作、生活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看上去似乎活得很惬意,很潇洒,但庄子说它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此”指什么?宋荣子为什么笑它们?
生:“此”指代上文中的“蜩与学鸠、斥鷃”

( http: / / www.21cnjy.com )荣子笑四种人也像蜩与学鸠、斥鷃一样,目光短浅,自鸣得意,自以为逍遥,没有认识到自己也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限制。
师:庄子对宋荣子的“笑”是否赞同?
生:赞同。
师:庄子认为宋荣子“笑”得应该。宋荣子的境界比上面四种人要高多了,达到了什么境界?
生:整个(强调“举”)社会都赞美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奋勉(强调“劝”),整个社会都指责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沮丧。
师:用一句成语形容宋荣子这种状态,那就是——
生:宠辱不惊。
师:对。宋荣子这种人有没有人生追求?
(学生分为“有派”和“没有派”,一时争执不下,教师趁势引导)
师:无论说“有”还是“没有”,都要从课文中找依据,不能凭空说。
(学生认真看书后,一生举手)你属于哪一派?
生:我本来属“有派”,现在是“没有派”。
师:为什么?
生:文章说宋荣子“彼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师:宋荣子的境界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他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庄子怎样评价他?
生:没有。庄子说:“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不过如此而已……即使这样,他还没有树立最高境界。
师:列子能驾风而行——“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像神仙一样来去轻快,境界比宋荣子更高,但他能逍遥吗?
生:不能。“犹有所待也”——还是有所依靠。
师:至此,庄子否定了反面列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小所有事物,一言以蔽之——具“有所待”,都有所依靠凭借,受一定限制束缚,都不能算“逍遥游”。至此,文章蓄势已足,时机成熟,然后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大家齐读——
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师:这是全篇的文眼,中心句。谁来解释一下?
生: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乘”、“正”,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把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强调“御”“辩”),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强调“恶乎待”即“待恶乎”的宾语前置)
师:最后两句是倒装句、反问句,如果改为顺装、陈述句怎么说?
生:不凭借任何东西,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
师: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
生:至人、神人、圣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
师:需要什么条件、途径?
生:无己、无功、无名。
师:庄子认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要忘掉自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求功利,不计名位。而“无己”又是关键的前提。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有诸多烦恼,就是心中有太多的自我,有了自我就有了功名欲望。心中塞满了各种私欲杂念,就如同屋子里塞满了各种杂物一样,遮挡了光线就阴暗。要想屋子明亮就要清扫杂物,要想心房明亮就要清除私欲杂念,庄子把这个过程叫做“扫心斋”。
这样看来,全文围绕一个什么字展开?——有这个字就不逍遥,没这个字才逍遥。
生:待。
师:对(板书大红色“待”字)。那么庄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谓的“逍遥游”这种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以及“至人、神人、圣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生:不存在。
师:是啊,连庄子本人也做不到。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人要庄子例举出生活中这么一个“至人、神人、圣人”,他举不出来,所以它只能在想象中虚构这样一个神人。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他说(屏幕显示):“邈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个神人住在那里,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姿态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驭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又在《庄子·齐物论》中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h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至人神妙极了!山林焚烧而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而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撼山岳而不能使他受到伤害,狂风激起海浪而不能使他感到惊恐。这样的至人,驾着云气,骑着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庄子追求这种“逍遥游”,实际反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映了它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是借此逃避现实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所以自古以来真正信奉老庄哲学的人并不多,但喜爱庄子文章的人却不少,就是因为庄子的文章写得太漂亮了。我们可以不认同庄子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文章。大家看这篇文章有什么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师:文章要阐发“逍遥游”的观念,但他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并不开宗明义、正面立论,而是先从反面起笔。反面起笔也不是抽象理论说教,而是展开想象,以形象的寓言形式,描绘渲染了鲲鹏、野马、蜩与学鸠、斥鷃等诸多神奇瑰丽意象,让人沉醉迷幻其中,最后豁然开朗,亮出观点,使人在不经意间已接受了他的主张。确如鲁迅所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六、板书设计
七、知识拓展
古今有关鲲鹏形象的诗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
( http: / / www.21cnjy.com )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都是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他的文章想象丰富奇特,意境壮阔,汪洋恣肆,有很浓郁的浪漫色彩。鲁迅评价庄子的文章说:“其文汪洋辟阖(pìhé),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荧幕显示)《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和文风。前人说:“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庄子》也叫《南华经》,只有读懂了《逍遥游》,才算真正掌握了解读《庄子》的钥匙。
三、整体感知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文风,要求读准字音。(学生读课文后,教师正音、正字。

四、学习目标
1、理解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义,认识其局限性。
2、领略庄子想象丰富奇特,汪洋恣肆的浪漫文风。
3、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语句。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冥。(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图南。
(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穷发之北。绝云气。此小大之辩也。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未数数然也。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五、教读课文
给学生6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大体读懂课文,着重掌握以上重点字词、语句,同时思考下列问题:(荧幕显示):
1、庄子“逍遥游”的特定含意是什么?
2、文中共罗列了哪些事物?请一一列举出来(尽可能不遗漏),作者列举这些事物的目的何在?
3、作者所列举的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4、画出文中正面阐述“逍遥游”的文句(即全文中心句)。
5、作者认为什么人才能做到逍遥游,条件途径是什么?
(鼓励学生自读时前后左右讨论、切磋。学生自读后,师生共同落实部分思考题,荧幕显示)
1、“逍遥游”的特定含义: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庄子认为:一个人应该突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达到优游自在,无记挂、无阻碍的绝佳境地。
2、文中所涉及的事物:
鲲、鹏、野马、尘埃、生物、舟、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杯、蜩、学鸠、斥鷃、适远者、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至人、神人、圣人等(20余种)
师:文中涉及的20余种事物中,哪些不能“逍遥游”,哪些能“逍遥游”,为什么?
(学生尚不得要领,一时答不好)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一下,在下面的学习中,边思考边解决。文章一、二段涉及了两个事物——鲲、鹏。鲲与鹏是什么关系?
生:鲲变化为鹏——化而为鸟。
师:用一个字概括它们的特点是——
生:大。
师:文中说它们“不知其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也”。文章一开始就以寓言的形式,给我们描绘、渲染一个波澜壮阔的鲲鹏遨游、奋飞的壮美情景,形成美妙意境,显示了庄子想象丰富、意境壮阔的神奇文风。鹏这种大鸟,它的起飞,是像后文的蜩与学鸠一样“决起而飞”——很迅捷地就飞起来呢,还是很用力地起飞?
生:很用力起飞。
师:何以见得?
生:文中说它“怒而飞”。
师:“怒”是愤怒之意吗?
生:不是,是奋力之意。
师:谁能再说出一个“怒”字当作奋发、旺盛之意的句子?
生:心花怒放。
师:能触类旁通,很好。“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垂”通边陲的“陲”——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彩。鹏是在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借助什么才可以起飞?
生:时间是六月,地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借助大风才可起飞。
师:从哪些句子得知?
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等。
师:(引导学生强化“以”——凭借;“息”——大风;海运——海水动荡等字词)后文还有哪个字指出鹏要“凭借”大风?
生:培风的“培”。
师:鹏所借助的大风是一般的暴风、台风吗?
生:不是。是一种旋转而上的暴风——扶摇。
师:大概就是常说的龙卷风吧。鹏凭借龙卷风是直冲云天吗?
生:不是,是旋转着上升——抟。
师:一、二、三、六段中共有四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鲲鹏变化、翱翔的文字,将这些文字综合扩展,展开想象,将之扩写(或口头描述)成为一段更为形象、细腻、生动的文字。
(一两分钟后,择一两名学生口头描述,教师完善,荧幕显示)
在极荒远不毛的北方,有一个浩瀚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垠、深不可测的黑色大海,叫天池。里面生活着一种叫鲲的大鱼,大鱼像几千里山脉一样广大望不到边际。鲲到一定的时候便变化为一种叫鹏的大鸟,鹏的脊背像巍峨的大山,宽广几千里。每当六月大龙卷风吹起时,海水汹涌澎湃,大鹏先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激溅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然后再奋力乘着龙卷风,盘旋着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翅膀遮天蔽日,像天边堆积垂下的乌云。最后大鹏向更广阔的南海飞去,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师:鲲鹏展翅九万里,翱翔南徙,看上去似乎很逍遥,但它达到了庄子所说的“逍遥游”了吗?
生:没有。它还有所凭借——大风。
师:如此硕大的鲲鹏不能逍遥,那么小巧的蜩与学鸠、斥鷃是否逍遥呢?它们对大鹏的壮举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
生:笑。
师:这种笑是羡慕还是嘲笑?
生:嘲笑。
师:嘲笑大鹏什么呢?
生:都是嘲笑大鹏要凭借大风,费很大的力气奋飞,升至九万里高空才飞翔,不如它们显得轻松自在。
师:它们所说话的意思也差不多,它们是怎么说的?谁来解释一下。
生:我一下子(决起)飞起来,触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抢)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还飞不到树的高度(时则不至)就落在(控于)地上,哪里用(奚以)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为)?
师:注意,“奚以……为?”是古汉语的固定句式,译为“哪里用……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怎么解释
生:哪里用飞到九万里高空再往南飞呢?
师:注意“之”字是动词“飞到”。下文有“奚以知其然也?”两个“奚以”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奚以知其然也?”的“奚以”是“凭什么”。
师:对。它们说的话的语气也差不多,谁能把它们嘲笑大鹏的语气读出来?
(一生试读,另一生完善,教师指导再读这几句)
师:那么庄子对它们“嘲笑”大鹏是否赞同?
生:不赞同。
师:为什么?
生:蜩与学鸠、斥鷃虽不像大鹏那样需凭借大风,但也要凭借外物,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师:是的。正如上文中的“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尘埃”一样,都需要外力才能漂浮——尽管所需外力很小。它们对大鹏的“笑”是五十步笑百步——只是大小、数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而且,它们以自己短浅的目光,鄙陋的见识嘲笑胸怀大志的大鹏,颇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味道。所以作者接着以“适远者”——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出行的远近不同,对粮食的需求量不同,说明事物的大小不同,对外物依求的多少不同的道理,都不可能做到完全逍遥。最后作者轻蔑地说“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东西又懂得什么!“之”代词“这”。它们不懂得小大不同,对外物的依求度也不同的道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所以它们嘲笑大鹏本身就很可笑。接着作者列举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事物,也在说明什么道理?
生: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都不能做到逍遥。
师:物是如此,那么人怎样呢?下面作者列举了四种人——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谁来解释一下这几句?
生:所以那才智(强调“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强调“效”),品行能够团结(强调“比”)一乡民众,德行可以合乎(强调“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能力可以令一国的民众信服的人(强调“而征”)。
师:孔子说:“胜任愉快。”这四种人都是很胜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他们工作、生活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看上去似乎活得很惬意,很潇洒,但庄子说它们“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此”指什么?宋荣子为什么笑它们?
生:“此”指代上文中的“蜩与学鸠、斥
( http: / / www.21cnjy.com )鷃”
宋荣子笑四种人也像蜩与学鸠、斥鷃一样,目光短浅,自鸣得意,自以为逍遥,没有认识到自己也受到功名利禄的束缚、限制。
师:庄子对宋荣子的“笑”是否赞同?
生:赞同。
师:庄子认为宋荣子“笑”得应该。宋荣子的境界比上面四种人要高多了,达到了什么境界?
生:整个(强调“举”)社会都赞美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奋勉(强调“劝”),整个社会都指责他,可是他并不因此更加沮丧。
师:用一句成语形容宋荣子这种状态,那就是——
生:宠辱不惊。
师:对。宋荣子这种人有没有人生追求?
(学生分为“有派”和“没有派”,一时争执不下,教师趁势引导)
师:无论说“有”还是“没有”,都要从课文中找依据,不能凭空说。
(学生认真看书后,一生举手)你属于哪一派?
生:我本来属“有派”,现在是“没有派”。
师:为什么?
生:文章说宋荣子“彼于世未数数然也”——他在世上没有拼命追求什么。
师:宋荣子的境界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但他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了吗?庄子怎样评价他?
生:没有。庄子说:“斯已矣……虽然,犹有未树也。”——不过如此而已……即使这样,他还没有树立最高境界。
师:列子能驾风而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像神仙一样来去轻快,境界比宋荣子更高,但他能逍遥吗?
生:不能。“犹有所待也”——还是有所依靠。
师:至此,庄子否定了反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列举的大小所有事物,一言以蔽之——具“有所待”,都有所依靠凭借,受一定限制束缚,都不能算“逍遥游”。至此,文章蓄势已足,时机成熟,然后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正面观点。大家齐读——
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师:这是全篇的文眼,中心句。谁来解释一下?
生: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乘”、“正”,也就是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把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强调“御”“辩”),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强调“恶乎待”即“待恶乎”的宾语前置)
师:最后两句是倒装句、反问句,如果改为顺装、陈述句怎么说?
生:不凭借任何东西,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
师: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
生:至人、神人、圣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
师:需要什么条件、途径?
生:无己、无功、无名。
师:庄子认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要忘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不求功利,不计名位。而“无己”又是关键的前提。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有诸多烦恼,就是心中有太多的自我,有了自我就有了功名欲望。心中塞满了各种私欲杂念,就如同屋子里塞满了各种杂物一样,遮挡了光线就阴暗。要想屋子明亮就要清扫杂物,要想心房明亮就要清除私欲杂念,庄子把这个过程叫做“扫心斋”。
这样看来,全文围绕一个什么字展开?——有这个字就不逍遥,没这个字才逍遥。
生:待。
师:对(板书大红色“待”字)。那么庄子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谓的“逍遥游”这种不依靠、凭借任何事物,不受任何限制、束缚的绝对自由以及“至人、神人、圣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
生:不存在。
师:是啊,连庄子本人也做不到。如果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庄子例举出生活中这么一个“至人、神人、圣人”,他举不出来,所以它只能在想象中虚构这样一个神人。在《逍遥游》的后半部分他说(屏幕显示):“邈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有个神人住在那里,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姿态如处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驭飞龙,而遨游于四海之外)。又在《庄子·齐物论》中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hù)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参考译文:至人神妙极了!山林焚烧而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冻结而不能使他感到冷,雷霆撼山岳而不能使他受到伤害,狂风激起海浪而不能使他感到惊恐。这样的至人,驾着云气,骑着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庄子追求这种“逍遥游”,实际反反映了它对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不满和无奈,是借此逃避现实的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所以自古以来真正信奉老庄哲学的人并不多,但喜爱庄子文章的人却不少,就是因为庄子的文章写得太漂亮了。我们可以不认同庄子的思想,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文章。大家看这篇文章有什么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师:文章要阐发“逍遥游”的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他开篇并不开宗明义、正面立论,而是先从反面起笔。反面起笔也不是抽象理论说教,而是展开想象,以形象的寓言形式,描绘渲染了鲲鹏、野马、蜩与学鸠、斥鷃等诸多神奇瑰丽意象,让人沉醉迷幻其中,最后豁然开朗,亮出观点,使人在不经意间已接受了他的主张。确如鲁迅所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六、板书设计
七、知识拓展
古今有关鲲鹏形象的诗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活动3【练习】《逍遥游》
、知识拓展
古今有关鲲鹏形象的诗词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雍》)“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活动4【练习】逍遥游
课文一、二、三、六段中共有四处描写鲲鹏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翱翔的文字,将这些文字综合扩展,展开想象,将之扩写(或口头描述)成为一段更为形象、细腻、生动的文字。
(一两分钟后,择一两名学生口头描述,教师完善,荧幕显示)
在极荒远不毛的北方,有一个浩瀚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垠、深不可测的黑色大海,叫天池。里面生活着一种叫鲲的大鱼,大鱼像几千里山脉一样广大望不到边际。鲲到一定的时候便变化为一种叫鹏的大鸟,鹏的脊背像巍峨的大山,宽广几千里。每当六月大龙卷风吹起时,海水汹涌澎湃,大鹏先在水面上拍打翅膀,激溅起的水花达三千里,然后再奋力乘着龙卷风,盘旋着冲上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翅膀遮天蔽日,像天边堆积垂下的乌云。最后大鹏向更广阔的南海飞去,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活动5【测试】逍遥游
(荧幕显示“学习目标”和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字词、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海运则将徙于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冥。(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图南。
(4)“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穷发之北。绝云气。此小大之辩也。
(7)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未数数然也。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活动6【作业】逍遥游
一群人必须穿过沙漠,这是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由的;但穿过沙漠的方式因人而异,是自由的。请以“自由与不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是少于500字
活动7【作业】了解授课者和《逍遥游》发表获奖情况
张超简介
张超,以“高层次人才”由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省引入广州市知用中学。是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被教育部聘为“全国高中新课标调研专家”和“全国语文名师成长大讲堂客座讲师”。评为广州市推动科技进步先进个人。远程教育课程《课堂教学艺术》成为广州市优秀课程、中国教育电视台课程。多次获教育部、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组织的全国课堂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多节教学光盘出版发行。
有130多篇论文在《人民教育》《语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学通讯》等报刊发表,11篇论文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专著《语文教学道与术》出版发行。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首届十佳教改新星”、“全国教学能手和教研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山东省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称号。
参编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第四册、高中语文新课标第三册和《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教材,有四篇文章或教学设计被材采用。张超的《逍遥游》文字实录原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年第11期。
张超的《逍遥游》文字实录原载,《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年第11期。2008年参加“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交流研讨会,在上海执教现场精品课《逍遥游》,获“特等奖”,其授课实录被公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