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4:5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明确细节描写的知识,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评价、鉴赏、训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刚刚升上高中的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和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忆,接受事物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运用起来不够自如。因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学生探究的习惯,是高中阶段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关键。
高一作文训练的重点在记叙文,记叙文的重点在写人叙事,写人叙事的精彩之处往往在细节,细节描写对于提高记叙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及典型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常接触这一概念,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节课通过知——评——赏——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更深刻地感悟好细节的特征,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评”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初步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欲望,“赏”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研读经典名著的选段的时候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初步总结细节描写的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我也要写“的欲望。
在选材上,兼顾方法和内容的结合。内容方面,涵括家庭、社会、学校等范围,既选择学生自己的习作,又选择经典文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及层次去欣赏、学习。方法方面,通过品味和练习,方法传授不求全面,只求能让学生有所感悟,触类旁通。
3重点难点
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课堂导入
这幅《斗牛图》为戴嵩所画,乾隆在此图上题跋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关于戴嵩画斗牛在画史上有一段趣闻:戴嵩画了一幅斗牛,神态生动,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众人看了都叫好,惟独有个牧童不已为然,戴嵩很奇怪,就问牧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牧童就笑着说,蛮牛打架的时候,一用力,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下面,是看不见的。戴嵩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并在以后的生活里更加细致人微地观察揣摩,画技越来越高超,终成一大家。
这个故事不仅仅告诉我们,戴嵩的成功在于他能够认识不足,从善如流,还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精彩和奇妙。
同学们常常觉得写的文章总是枯燥、肤浅,空洞无物,文章总写不长。其实是你们忽略了细微却很精彩的东西,那就是细节。
活动2【讲授】二、知——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
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可以是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也可是景物的一花一叶,光影声香……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鲁迅
分析:“罩”这个动作,还有孔乙己极具个性的语言,体现了穷困落魄,迂腐善良的性格特点。
2、推动情节的发展。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分析:因为父亲看到了这样优雅的吃法,产生了请我们吃牡蛎的想法,从而才有了后面母亲认出于勒的情节。
3、深化主题。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故乡》鲁迅
通过外貌的细节描写,反映了旧中国饥荒、苛税、兵、匪、官对广大农民的种种重压。
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之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活动3【活动】三、评——进一步评价学生习作。
这里有三个文段,都是来自高一6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12班同学们的习作,请你划出文段中细节描写的句子,说说这些文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从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习作题目要求:以《车站一角》为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文段,要求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习作一】高一6班
有一天,小黄在车站等车。这时,小红从远方走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但她没有注意到地上的香蕉皮,突然,“扑哧”一声跌在了地上,手心被划出了一个大口子。小黄看见了,但这时公共汽车进站了。他想去帮小红,但他想:公共汽车进站了,我不上,那么我也需要再等半个小时了,还是……当他犹豫时,有一位老奶奶站在了小红的面前,她轻轻地扶起她,拍了拍她膝盖上的尘埃,“小朋友,你是不是很疼啊!来,来奶奶帮你止血,好吗?”她脸上带着微笑,仿佛这阳光般的微笑也打动了小黄,他也走过来,说:“奶奶,你不方便,还是我来吧!”老奶奶拿起止血贴和一些纸,小黄托起小红的手,用纸轻轻地抹掉小红手上的血渍,然后贴上了止血贴。处理完后,小红的脸也绽开了笑容。三个互不相识的人,因为微笑而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小红说:“谢谢你们,你们的帮助我会永远记住的。”老奶奶说:“傻孩子,有什么记住不记住的。你应该记得的是你要学会帮助更多的人,是吧!”小红点了点头。当她转过头来,小黄已经消失在人海中了。小黄边走边想:虽然今天迟到了,虽然她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我的心却是暖暖的。也许那句话是真的: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吧……
叙事欠真实。
【习作二】
高一12班
公交车站有着一排特殊的队伍。
站在第一位的是一个上班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手紧紧地提着公文包,似乎那是他很紧张今天会不会迟到,面色有点忧郁,精神也不好,应该是昨天晚上因为工作睡晚了。在漫长的等待中,也许他在想象着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后,美好未来将会来临。
第二位是一个抱着婴儿的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她焦虑地看着孩子,怀里的孩子的脸红红的就像红苹果,有着不正常的体温,病得实在厉害。可是,过了这么久,车怎么还没来?马路上一辆辆小车呼啸而过,可就是不见公共汽车的身影,她不禁着急了。
……
第五位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佝偻的身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白的脸庞都验证着岁月的痕迹。他颤巍巍地站在寒风中,虽然已经等了很久了,但他没有丝毫不耐,依然在默默等着,等着。
这时,车子来了,等待已久的人们一拥而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先恐后,而老人却一下子被推到了后面,差点摔倒。没有人扶他,他只是把全身力量都集中在拐杖上,防止自己摔倒。
在他最终站好时,车子却扬长而去了。
描写面面俱到,没有主次,描写与主题欠统一。【习作三】
高一6班
人来人往的大街旁,人潮拥挤的车站旁,也许忙碌的行人们并不会太在意他们的存在。
又是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缓缓地减速停了下来,顿时一群人冲了过去,下来的人也匆匆离去,而他却仍旧表演着。
他不像那些乞讨的人,面前摆着一架简朴的电子琴,他边用灵活的手指弹着,边唱着……一首耳熟能详的曲子。我越听越觉得很熟悉,便过去看看。
只见他戴着黑边眼镜,微微泛黄的的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轻巧灵活的手不停地弹着,我看得出这的确是他自己弹的。天气已经转凉了,大家几乎都穿上了外套,可他还是和夏天一样穿着一件短袖,不过他并不冷,因为他已经沉醉于他的音乐。
细节描写欠典型,未能突出人物特点
活动4【讲授】小结:(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①忌弄虚作假,宜真情实感。
例如语言描写,人物语言与其身份性格不符。
②忌面面俱到,宜攻其一点。
例如动作描写,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不只是为了表现人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③忌平淡无奇,宜生动典型。
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能产生动人的魅力,只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些抓住一点精雕细刻的细节描写才能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强烈冲击。它是各种人物描写手法的细微化、放大化、定格化。
④忌细节与主题不统一,宜细节为主题服务。
描写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是为表情达意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务的,所描写的人、景、物等,都要紧扣文章的主题,不能单纯地为描写而描写。再精彩的片段也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细节是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的。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果断割弃。活动5【活动】四、赏——品味经典,欣赏细节
请你品味以下的经典文段,划出其中细节描写的句子,学习、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
【片段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背影》朱自清
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
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
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最容易感染读者。【片段二】
(正当欧也妮母女欣赏查理留下的梳妆匣时,葛朗台闯进屋)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欧也妮·葛朗台》节选
巴尔扎克
运用修辞(夸张)
“纵”“扑”是猛兽(如狮、虎
( http: / / www.21cnjy.com )、豹、狼等)扑食弱小动物的动作,作者以之状写已经“跨到七十六个年头”的老守财奴的敏捷、迅猛,看似与年岁不符,实则和本性贴合。作者对他攫取金子的举动进行了动作分解,用“纵”“扑”这一细节,带有动态的夸张性,极为准确传神的勾勒出了一位见钱眼开,对金钱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反复:(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军大衣,“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分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同一件大衣,由“穿”到“脱”,又由“脱”到“穿”,最后“裹紧”,惟妙惟肖地绘出了“变色龙”的狐假虎威、欺下媚上本质,前后照应,结构严谨。)【片段三】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又是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有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局部特写,从多角度渲染。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运用细节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这三拳进行了充分的铺张渲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视觉、听觉作了一大串形容,充分渲染了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读者的“惩恶扬善”阅读快感也得到极大的满足。
活动6【讲授】小结:(描写的方法)
1、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
2、运用修辞,例如夸张,比喻、反复对比等。
3、多角度渲染。
活动7【练习】五、练——观察生活,描写细节   
将《________(性格特点)的________(某位同学)》补充完整,写一个100—200字的文段。
要求:1、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同学来写。
2、适当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动8【讲授】六、总结
细节是美的源泉,让一木一石现出光彩;细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生活的放大镜,透过一叶一枝见世界本色。一篇文章,有一句或一段生动的细节描写,就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就能让人对文中的人物过目而久久不忘。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在细节中传神,从微处见妙。使我们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当然,“文无定法”,我们在写作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何使文章更形象更感人,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法让我们不断去学习,去探讨,今天这节课就当作抛砖引玉,作为高一记叙文写作的升格训练的起始课吧。
活动9【作业】七、作业布置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闹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呢 是校园的课钟声,还是窗外的风雨声 是新岁的爆竹声,还是梦中的短笛声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适当运用细节描写。
活动10【活动】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异地教学,在广州六中借了高一的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重点班来进行教学。因为对学生的不熟悉,例如他们的个性、写作风格等,我一无所知,只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应和习作来即时进行教学指导,这对执教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不仅挑战教师的心理素质,要挑战教师的教育技术。
要上好这节课,首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距离,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更好的沟通与学习。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不错,先通过观赏一幅画来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进入正题,过渡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师生的陌生感。
作文训练课,关键是学生的思考和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知——评——赏——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更深刻地感悟好细节的特征,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写作当中。“评”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初步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欲望,“赏”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研读经典名著的选段的时候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的含义与作用,初步总结细节描写的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我也要写“的欲望。以学生作为课堂的重点,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进行自由而有效的思想碰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方,教学现场的调控能力还不够,譬如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显得有些拘谨;授课过程有些急,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思考。
在异地教学中应如何更充分预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学情才能更有效更完美的达成预想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调动积极性又能更好地掌控课堂?……这些都有待于在我以后的教学实践不断磨练、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