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寂静的春天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6 寂静的春天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01 05: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寂静的春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春天
“寂静”的表现和原因。
2.运用四步阅读法,赏析文中富有感彩的语句。
3.联系现实,简单阐述自己维护“春天本色”的做法。
2学情分析
石楼中学高一级是广州市中考招生的最后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批次,学生的知识体系简单,技能情况一般,学习方法单调,情感态度尚需挖掘。同时,学生对于科学小品文常常有抵触情绪,积极性可能不高。所以本课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启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现实,简单阐述自己维护“春天本色”的做法。
难点:用规范的格式赏析文中富有感彩的语句。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自主学习
(1)阅读本单元科学小品文的基本常识。
阅读课本第25页《单元导语》和第52页《说得尽道得明》的内容。
科学小品文属于事理说明文。它经常借助某些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科学性小品文的社会需要日益增大,社会效益也日益显著,科学小品文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写作、阅读的内容。近几年来,在各类考试中,说明文选材中,科学小品文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无论从内容、形式到命题的设计都有新的尝试和创新。因此,在说明文学习中不能忽视科学小品文存在的价值,应倍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阅读作者及其著作的相关信息。
雷切尔·卡森1907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风光秀丽的小镇,是最早提出要保护环境的美国女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她从小就十分热爱大自然。青年时代,她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开始,她的专业是英文,大学三年级时,她选修了生物课,并对森林、海洋和野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改学生态学。192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生态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在马里兰州州立大学教授生态学,并利用暑假时间从事海洋生态的研究工作。21教育网
上世纪40年代,卡森和几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事注意到政府滥用DDT等新型杀虫剂的情况,并对此发出警告。从1955年起,她花了4年时间研究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她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大面积使用过化学杀虫剂的地区,亲自观察、采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21·cn·jy·com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你若有心去翻阅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
(3)查字典或者利用百度查询功能,明确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
拨弄(

供养(

牲畜(

隐秘(

弄堂(

供品(

畜牧(

秘鲁(

锶(

栖居(

啮齿(

滞留(
)辐射(
)步履(

(4)阅读课文两遍,用文中的原句来回答两个问题。
①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所说的“寂静的春天”的是哪一句?
答:
②导致春天变得“寂静”的罪魁祸首是     ,它是如何产生危害的?
答:
活动2【活动】【研学问题一】——合作学习、展示
仔细阅读富有感彩的四个句子,结合上下文,赏析它们运用的手法、说明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注意用“手法+含义+情感”的格式来分析)www.21-cn-jy.com
⑴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2·1·c·n·j·y
【解答示例】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化学药品的危害与核辐射的危害进行对比,说明了化学药品对环境的危害极其严重,表达了作者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引导:运用四步阅读法答题:明确任务——提取关键词——结合上下文整合信息——规范完成答案(手法+含义+情感)21·世纪
教育网
⑵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答:
⑶这些化学药品不应称作“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答:
⑷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
答:
活动3【活动】3.【研学问题二】——自主学习、展示
通过平时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哪些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导致春天变得“寂静”?为了维护“春天本色”,我们能做些什么?请把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作简短演讲。
活动4【练习】达标检测——巩固知识
阅读2008年广东高考题《绝妙的错误》,回答第(1)题。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①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www-2-1-cnjy-com
②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
③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大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④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21cnjy.com
⑤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原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2-1-c-n-j-y
⑥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
⑦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  21
cnjy
com
⑧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
(1)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来源:21cnj
y.co
m】
答:
(2)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4分)
答:
(3)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