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祝福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祥林嫂之死的探究,把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了鲁迅《孔乙己》、《故乡》,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但要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还有一定的难度。《祝福》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鲁迅作品的第一篇,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很高。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个课时,掌握了本文的故事情节,了解了祥林嫂人生轨迹的变化,结合肖像、衣着、精神面貌等多角度的描写分析了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本课时则是在此基础上对祥林嫂之死进行探究,来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的探究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得一步一步铺设好铺垫,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先探究祥林嫂之死,再水到渠成地把握小说的主题。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从鲁镇人们的言行入手,以写“控诉书”或“认罪书”的形式,探究祥林嫂之死的背后原因。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鲁镇人们背后的封建礼教,及把握“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深刻主题。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学习目标
1、通过对祥林嫂之死的探究,把握小说的深刻主题。
活动2【导入】知识回顾
1、请同学们回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节课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先在脑海中回放一下她的形象,再用一两句话概括她的形象。
可以用“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句子表述。
2、鲁迅说过,历来的中国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另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www.21-cn-jy.com
而祥林嫂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
1、思考: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自杀?还是自然死亡(冻死饿死)?(在原文中找出根据)
1)学生展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根据。
2)教师:丁玲曾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给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可以说,祥林嫂是被逼死的。
活动4【活动】合作探究
1、究竟哪些人把她逼死了?谁应该对逼死祥林嫂负主要责任?写一两段作文片段《逼死祥林嫂,某某罪责难逃》(写出自己的观点,并以文本为依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学生完成练笔后展示成果。
2)教师为鲁镇的人们正名,他们都不是杀死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因为他们并没有杀人的动机,也没有杀人的行为。21·cn·jy·com
教师追问:杀死祥林嫂的真正凶手到底是谁呢?
师生总结:杀死祥林嫂的幕后黑手是“封建礼教”!
活动5【活动】概括主题
1、了解背景
《祝福》发表于1924年。故事叙述的是辛亥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的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2·1·c·n·j·y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二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以推进民主新文化的进程。
2、根据祥林嫂之死的探究,并结合背景资料,概括小说的主题。
主题:《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21教育网
活动6【活动】拓展延伸
1、说说鲁迅笔下的死者:
祥林嫂(封建礼教)
孔乙己(封建科举)
阿
Q
(?)(请阅读必修四《阿Q正传》
活动7【练习】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彷徨》、《呐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