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
项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4.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玛蒂尔德的悲剧中得到启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学情分析
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
3重点难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
3.对主人公玛蒂尔德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掌握莫泊桑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说写作背景;
2、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3、把握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1.2学时重点
1、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2、把握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1.3学时难点
1、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2、把握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4.1.4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3、拓展学生的思维,从小说中吸取教训;
4.2.2学时重点
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4.2.3学时难点
1、全面评价玛蒂尔德,探讨人物命运与性格的关系;
2、探究改变人物命运的原因和人物命运蕴含的哲理性;
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以法国宫廷舞会的影片片段引入。大家有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到视频中有一个女子,她在这场宫廷舞会中备受瞩目,甚至连部长也注意到她,与她共舞。而且,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视频的最后,她不断地向我们展示她的项链。因为这条项链,使得她的美貌在舞会上更为出众,成为舞会中的亮点。但同时,这条项链也成了她的枷锁,改变了她的人生,视频中的这个女子就是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项链》,看看这条项链是如何改变马蒂尔德的一生。21cnjy.com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中学毕业后被征入伍,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任小职员,1880年他以短篇小说《羊脂球》而登上文坛,其中短篇小说成就最为突出。
(二)时代背景: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贪污风行,社会道德沦丧,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想极力跻身于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为此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作者长期在政府小科员圈子中生活,对他们有很深的了解,写了不少作品揭露和讽刺他们的庸俗、势利和虚荣。《项链》可以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三)正音解词:(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标注,然后朗读一遍)
寒伧(chen
)
黯(àn
)淡
佳肴(yáo)
请柬(jiǎn)
惊骇(hài)
自惭形秽(huì)
群褶(zhě)
面面相觑(qù)
债券(quàn)
契(qì)约
誊(téng)写
寒伧:丢脸,不体面。
自惭形秽: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秽:形态丑陋,引申为感到自身的
缺点或者不足。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怎么办。形容惊讶、恐惧,而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觑:偷看。
(四)粗读课文,整体领悟
1、复述故事情节。(请一个同学根据多媒体上的连环漫画简单地复述故事情节)
(1)马蒂尔德是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2)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
(3)但是她心里常引起狂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梦想,例如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厅,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得意洋洋地回家,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那是邀请他们去参加教育部部长夜会的请柬。21教育网
(5)但是她很很不高兴,因为她没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饰。
(6)向她的好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钻石项链。
(7)在夜会中,她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女宾嫉妒的对象。
(8)夜会结束,准备离开。她丈夫要将一件朴素的家常衣服披在她身上,她不愿意。
(9)回到家,她站在镜子前面端详自己,但突然发现脖子上的钻石项链不见了。
(10)她穿着那件参加舞会的衣服,倒在一把椅子里发呆。
(11)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项链。
(12)最后他们只能倾家荡产、到处去跟别人借钱,买一条同样的项链送还给佛来思节夫人。
(13)为了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马蒂尔德做一切粗笨的活儿。
(14)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账目。
(15)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年,到第十年年底,他们都把债还清了。有时候,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21·cn·jy·com
(16)有一个星期天,她到公园去散步,遇到了佛来思节夫人。
(17)当马蒂尔德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她时,马蒂尔德才得知原来项链是假的。
2、故事情节以什么为线索?(项链)。“以项链”中心词,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序
幕:玛蒂尔德的“痛苦”与“梦想”
借项链(开端)——丢项链——赔项链(发展)——识项链(高潮和结局)
3、在这几个情节中,哪些情节对人物命运影响最大?
丢项链——人物命运的转折点。
识项链——人物再次受到命运的捉弄和打击。
(五)研读课文,仔细品味。
1、品读人物形象。
(1)丢项链是人物命运的转折点,那么丢项链前后,玛蒂尔德的人生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小说,完成下表。(图表略)www.21-cn-jy.com
(2)归纳:马蒂尔德的形象:
丢项链前:年轻漂亮、高雅迷人、爱幻想、不安于现状
丢项链后:苍老、粗壮耐劳、不爱梳妆打扮、高声大气说话、坚韧、能吃苦耐劳
诚实守信(没想过用假项链,也没想过要躲避)
2、品读小说中的哲理语句。
(1)作者通过主人公“一夜欢乐梦,十年辛酸事”的经历得出一个哲理,请同学们找出来。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2)“极细小的一件事”在文中指什么?
指丢项链
(3)丢项链这件事对于马蒂尔德来说,是败坏了她还是成全了她?(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败坏:美貌
成全:勤劳坚强、热爱生活、诚实守信
“勤劳坚强”——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2·1·c·n·j·y
“热爱生活”——
即使遇到了天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诚实守信”——有借必有还,当寻觅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丢失项链、赔偿项链,让主人公失去了美丽
( http: / / www.21cnjy.com ),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磨练了意志,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心态也变得平静、自尊。可以说,丢失项链是她人格走向完美成熟的过程。21·世纪
教育网
温馨提示:挫折是败坏你,还是成全你,关键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
3、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部分,“识项链”中得知项链是假的,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早在前文有了多次暗示,请找出来。www-2-1-cnjy-com
A、借项链时,女友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
B、珠宝店老板“查了许多账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说明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的;
C、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然没有打开盒子看”,这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的物品。
(七)总结:品味小说主题
作者借玛蒂尔德的悲剧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①小说通过对一个爱慕虚荣,一心向上爬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尖锐讽刺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批判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2-1-c-n-j-y
②人生变幻,命运无常,难以把握。社会残酷,人生残酷!
活动3【作业】作业
展开想象,续写小说结局
提示:马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她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她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