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学实录
师生互问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荷花淀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里有洁白茂密的芦苇,有一望无垠的淀水,还有飘着清香的荷花,真的很令人神往!景很美,但人更美。大家觉得那里有哪些可爱美丽的人?
生:水生嫂、青年妇女……
师:嗯,大家是怎么感受到她们的美的?
生思索。
师:大家想想,塑造人物形象有哪些方法呀?
生: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师:对了,那水生嫂的形象是如何凸显出来的?
生:语言。
师:很好,那我们来欣赏一下“与夫话别”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话。在文中5-29段。我们先分角色读一下(第一组旁白,第二组水生,第三组水生嫂),感受一下水生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分角色读。
师:大家读的声音很大很整齐,但感觉感情不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可能是还不太能准确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不能把握住水生嫂的心理活动。那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水生嫂的性格。
师展示幻灯片:
学习目标:学习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举例示范:通过对话分析水生嫂的形象。(小组讨论)
师巡回解疑,生积极讨论。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那我们来展示一下大家的讨论结果。
生:水生嫂是一位体贴温柔的人。
师:体贴、温柔。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站起来要去端饭。可见对丈夫非常关切、体贴。
生:还有“怎么了,你?”
也能体现出对丈夫的关心。同时也可以看出水生嫂看出了水生表现的不平常,也能体现她的聪慧。
师:那这句话能不能改为“你怎么了?”
生:不能。感觉“你怎么了?”
没有“怎么了,你?”
更能体现水生嫂的焦急和担心。
师:说的有理。“怎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你?”
在随意的聊天中透露出妻子对丈夫的体贴担心。“你怎么了?”有点生硬,而且不能体现水生嫂当时的心情。大家自己读读揣摩一下。
生自读。
师:好,请大家继续。
生1:我感觉水生嫂还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从“你走,我不拦你。”可以看出。
生2:可是,她还说了“家里怎么办?”呀。说明她还是不想让丈夫走。
师:有争执说明大家有积极的思考。非常好。那大家再思考一下:水生嫂说
“家里怎么办?”是表明水生嫂不支持丈夫了吗?
生:不是。还是支持的。只不过那会内心比较纠结,比较矛盾。
师:对了。是啊,水生嫂只是个普通的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妇女,丈夫走了,生产任务、生活重担、服侍老人、照顾孩子,这一副副担子全都得压到自己的肩上,没有顾虑是不现实的。不过,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水生嫂还是毅然决定挑起家庭的重担。支持丈夫去杀敌。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水生嫂具有中国女性淳朴善良、任劳任怨、体贴温柔的美德。同时,又识大体明大局,支持丈夫参军杀敌。还有同学要发言吗?
生:“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很微妙。感觉水生嫂像是在抱怨又不像是抱怨。
师:你的语言感受力很强啊。那我们如果把这句话改为“就你积极”,你觉得如何?
生:对了,“就你积极”很明显是怨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足。这样对比一下,就感觉到“你总是很积极”这句话的透露的情绪了,不仅有嗔怪,还有为丈夫的行为感到自豪,感到光荣。
师:非常好,理解的很到位,表达的也很准确。
那我们大家一起说说水生嫂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理解支持丈夫,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任劳任怨。
生:还有舍小家为大家,深明大义。
师展示幻灯片:温柔体贴
机敏坚强
深明大义
爱夫爱家
师:言为心声。通过这组对话我们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受到水生嫂的内心世界如何起伏变化,也可以感受到她鲜明的性格特征。可见,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那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巩固一下刚才的认识。
师出示幻灯片
巩固练习:改写这段对话
要求: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个性;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水生嫂。
生思考改写。
师:好,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开始讨论了,看来是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写完啦,来,好文共欣赏,读出来让我们大家来看看你写的是个什么样的水生嫂。请你周边的同学帮你分角色读一读吧。一位旁白,一位水生嫂,一位水生。
生读引起同学们哄笑。
师:看,大家听得很欢乐,说明你的改写还是很有特色的。我还记得最有特色的几句是
“死哪里去了,到现在才回来?”
“就你积极。”
“你走呗,我又不是吃素滴。家里的一切能搞定。”
那我们大家笑过之余,能不能说一下这个水生嫂有什么样的个性?
生:泼辣。
生:能干。
生笑:女汉子。
……
师:那这位同学的改写成功吗?
生:成功。
师:是的。虽然有些话语不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符合当时的语境,但我们还是能从刚才那几句中感受到女汉子版水生嫂与文中水生嫂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个性化的语言的魅力。
文中不仅塑造了水生嫂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年妇女的形象,还有以她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们,她们也和水生嫂一样,体贴善良,爱夫爱家,以大局为重,把丈夫送上了生死难料的战场。但她们又是不一样的。我们读一读文中“商量探夫”部分,感受一下她们不同的个性。
展示幻灯片
探究发展:根据青年妇女们的语言分析她们的情感和个性。(小组讨论)
生或读或讨论,师巡堂解疑。
师:好,停止讨论。我们看看,这里总共有几句话?有几个人?
生:五句,五个人,其中一个是水生嫂。
师:对了,那么,其他四个人各有什么个性呢?
生:我觉得她们都挺虚伪的。明明想去看丈夫却非要找个借口。
生笑。
师:说她们虚伪,也对也不对。对的是她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实好像心口不一,想去却要找借口。不对的是她们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解放妇女的口号才刚刚提出十几年,她们不敢也不习惯像我们现在这样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尤其是对丈夫的情感。但有一点你把握的很好,那就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她们都挂念丈夫,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请同学们根据她们找的理由或掩饰方式看看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
生1:说第二句和第四句话的人应该性格相似,都是那种大大咧咧的人。
生2:对,就是很直爽。直接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不过说第四句的人更冒失,不顾水生嫂的劝阻,要“快去快回”。
生3:说最后一句话的人最扭捏了。打着婆婆的幌子,掩盖自己内心的想法。
师:大家品读的很到位。最后一位说不定是新婚呢,所以特别的羞涩难为情。那么第一句呢,大家读到了什么?
生笑:第一句不明显,没个性。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先说“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是不是表明探望的可能性呀,“我不拖尾巴”又表明态度——不会给大家添麻烦,再找借口“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没个性”的语言中透着条理性。可以看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聪明,有理有据。
师:对了,很乖巧很伶俐。通过分析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看出,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羞涩,跃然纸上。那么,我们大家自己揣摩一下不同的语言体现的不同的性格,呆会找同学朗读一下。
生自读。
师:请五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自己选你要读的句子。
没有同学读最后一句。
师:可能女生都不好意思读最后一句,那么男生也可以演绎,只要情感到位就好。
有一位男生自告奋勇读。
生读。
师:大家评价一下,哪位同学读的最好?
生哄笑:王海林(男生)。
师:王海林同学确实读得不错,他把那种害羞扭捏难为情读了出来。不过邱惠扬同学读得也不错,直爽快言快语。谢谢这几位同学。
这节课呢,我们鉴赏了两组对话。“与夫话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温柔多情、勤劳朴实、深明大义、爱丈夫也爱家园的青年妇女形象。“商量探夫”这段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对话则塑造了白洋淀乐观可爱却又个性不一的青年妇女群像。言为心声,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都要注意到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
今天的作业是自设情景,写一段对话。
展示幻灯片
作业布置:自设情景,写一段对话,如周末回家后,晚餐时和父母在餐桌上的对话。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荷花淀
孙犁
人物对话
人物性格/情感
与夫话别
温柔体贴
多情坚强
深明大义
爱夫爱家
商量探夫
伶俐
率真
冒失
羞涩
个性化语言
鲜明不一的个性
教学反思:
在品读“夫妻话别”部分,先让学生分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齐读,感情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一是这篇文章所呈现的生活状态距离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有点远,他们很难真正理解当时的语境。另一方面设计也不太恰当,齐读本来就很难体现出感情,如果让学生自读或同桌间分角色读效果会更好。
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可以边品边读,哪句话大家品出了什么情感,立即再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演绎出来,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感受力。
巩固练习改写环节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个性化语言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回头思考还是因为语境的问题,文中的抗战语境学生是陌生的,故不能真切的感受到人物当时的心理。所以如果改为仿写,自设情景或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语境,可能效果会更佳。
本节课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标简洁化。教学目标——学习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整节课围绕这一个目标进行,虽然简洁但不单一,通过举例示范、巩固练习、探究发展等环节层层深入,相信学生会学有所获。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