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锦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锦瑟》诗的内容。
2、
能力目标:鉴赏本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中的典故。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诗人李商隐,理解本诗多样化主题。
2学情分析
学生为第一层次,语文基础知识较扎实,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诗歌内容及典故,讨论诗歌多元化主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鉴赏本诗,理解诗中出现的四个典故。
教学重点
了解诗人李商隐,理解本诗多样化的诗歌主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出个诗歌竞猜题,我念诗歌的上一句,看谁能把下一句接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同学们都接得很好,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以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句诗歌均出自一人之手,晚唐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的诗歌每每朗读起来,都觉得朗朗上口,即便是不容易看懂,依然受读者喜爱。今日,我们新学一首《锦瑟》,看与往日所学李商隐诗歌有何不同。
二、
预习检查
1、
听录音,辫字音,确定诗歌基调。
锦瑟(
)
弦(
)柱
惘(
)然
2、
同学们齐读全诗,谈谈各自感受。
明确:感情基调—迷茫
惘然
惆怅
3、
默读全诗,自主解释诗文内容。
明确: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聆听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负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三、
课堂学习
1、课前已让学生分组查找史书资料,多个角度解读李商隐,现请小组代表阐述其观点。
①、身世卑微的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②、旷世情种的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③、深山倾情的李商隐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
( http: / / www.21cnjy.com )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些回忆前情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
( http: / / www.21cnjy.com )悠扬,深情眷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怀春的惆怅与偷情的愉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的相思。我们可以相信李商隐和女道士宋华阳的恋情既缠绵沉痛,又极其真诚的。李商隐的心灵深处永久留下了她的身影,终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④、伉俪深情的李商隐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婚后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中,令狐楚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义山竟做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的女婿,所以牛党的人,从此瞧不起义山。令狐说他背恩,更加嫌恶他。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氏夫人去世,李商隐写了一些诗怀念她,如:
《花·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的诗篇。
过渡:谢谢同学们给我们带来如此多面的李商隐,接下来请大家根据刚对诗人李商隐的学习,再读《锦瑟》全诗,找出诗歌中出现的典故。
2、明确诗歌出现的四个典故,请小组合作学习典故的故事内容。
典故一:庄周梦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
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
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
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
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
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
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
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
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
引导:诗人隐喻岁月如梦,往事如烟,抱负、理想终于幻灭。
典故二:望帝化鹃
“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杜鹃啼血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一般指对爱情的向往追求,也可借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引导:诗人借此表明伤时之感、身世之痛。
典故三:鲛人珠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南海鲛人悲时流下的泪珠,颗颗成珍珠的故事。
引导:诗人借此表达一种复杂的惆怅情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有对其高旷皓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意在叹息自己如沧海遗珠,徒有才华不为世用,只能对月惆怅,空垂珠泪。
典故四:蓝田美玉
“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化用了戴叔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升腾,远察如发,近观却无,是可望而不可及也。
引导:诗人借此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小结:诗歌中的四个典故皆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惆怅、悲伤的内心情感。
讨论主题
根据你对诗人李商隐的多维度了解,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史书典籍,以及对课堂上对《锦瑟》是诗歌中四个典故的学习,小组讨论诗人是以何原因而惆怅、悲伤?“此情”到底是何“情”?
明确: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美学家朱光潜也说过:诗人在一刹那中所心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会的,便获得一种超时间性的生命,使天下后世人能不断去心领神会。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无论何种情感,总而言之,感谢诗歌,感谢晚唐诗人李商隐,让我们品味到如此一首婉转而充满惆怅韵味的古诗。
课后作业
诵读《锦瑟》。
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要求借用典故抒发自己的心情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