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锦瑟
教学设计
1课程分析
《锦瑟》属于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唐诗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的最后一首。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当时朝野“牛李”党争激烈,他被卷入政治漩涡,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一生困顿失意,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作品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尤其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这首《锦瑟》有人说还是属于《无题》一类。用典比较有代表性,在理解诗歌情感方面还是要老师的引导。要体会他那怅惘悲伤的情感不仅要分析词的内容,也要理解本词的表达技巧。这节课预想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来掌握用典这一作用来体会作者的愁情,从而达到学会鉴赏诗歌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抓关键词语,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学生能掌握本文各典故的运用的表达效果。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赏析本诗并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3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高一的相对来说基础较好的班的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比较自觉,但是班级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高一学生在诗歌鉴赏技法方面的知识还比较薄弱,刚好这首诗的含义比较扑朔迷离,所以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按照学校
“研学后教”的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应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案上所创设的情景和探究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探索;尝试发言、展示、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本课是对“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一个尝试。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中各典故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由李商隐诗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谱曲的歌曲,给学生创设学习李商隐诗歌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李商隐的名句。选取学生熟悉的已有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无题》和《锦瑟》的感情基调相似,利于导入。
2、知人论世:学生根据“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拓展案”相关内容概括李商隐生平。让学生通过这个方式来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活动2【讲授】诵诗,初步感受诗的内容
1、全班朗读、正音。
2、听录音泛读。
3、自由朗读。
4、男、女生分别读,读的过程中体会作品情感。活动3【活动】课堂合作探究解诗,把握诗的内容
1、小组合作讨论
a.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b.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在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渲染了一种什么请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试着从内容和手法方面来分析。
c.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运用“典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和作用,同时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读诗体会启发学生敢于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对李商隐一系列无题诗能有审美方面朦胧和神秘的审美感受。
活动4【练习】课后巩固练习
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⑴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这首宋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
风送落花,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
选用这两道题一是针对“用典”手法的训练,第二题是联系李商隐生平和诗歌风格来理解他的诗作。
活动5【作业】背诵巩固